潜心实践 笃定前行———四年级数学专题讲学

🌻

<p>  金秋的十月已悄然离去,初冬的十一月也悄悄来临。我们四年级数学组专题讲学也终于在11月拉开了帷幕。</p> 选课 <p>  课程标准将“运算能力”作为10个核心概念之一,给出了明确的描述,并将其写入总目标的“数学思考”中。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计算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而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教学能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如何进行口算教学是值得我们思考、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组经过多次研讨,最终确定专题《潜心实践&nbsp; 笃定前行——“读、习、研、创、展”课堂形态在中年级计算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以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口算除法》,做为研究课例。</p> 组内磨课 <p>  教学经验丰富的张沛老师主动承担同课异构的第一棒。课堂上,张老师由复习导入,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用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p> <p>  热情、爽朗的李想老师,有着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中大胆进行尝试。以前置性作业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p> <p>  活泼开朗的王梦菲老师,在大家一起议课后,对练习题进行了修改,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增加了一道开放式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学中悟”。</p> <p>  韦晓燕老师整合了大家的想法和建议,把课件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小棒图的变化过程,从一根一根,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一捆一捆,以“十”为计数单位,更加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p> <p>  虚心好学的蒋小涵老师,课堂中,通过复习旧知,交流前置性作业,练习巩固,拓展提升,更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p> <p>  年轻的徐婷老师教学风格沉稳,在课堂中,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层层递进,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带领学生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p> <p>  最后一棒展示的是侯凤珍老师,虚心勤奋的她,精心备课、两次试讲、反复修改琢磨。</p><p>&nbsp;</p> <p>  张海老师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全程参与听课、评课、议课,给大家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凤珍两次试课都是在张老师班,张老师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后,帮助组织学生,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前置性作业。</p> 组内听课,教研 <p>  不管多忙,大家都排除万难抽出时间备课听课,在一遍一遍的试课中反思如何把课堂呈现的更完美</p> <p>一份份手写的教案体现出大家的用心</p> <p>  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课,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p> 侯凤珍老师展示课 <p>  2020年11月11日,侯凤珍老师在二楼报告厅进行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展示课。从容不迫的教态,富有亲和力的语言,让大家都对第一次上公开课的侯老师提出了表扬。</p> <p>老师在台下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p> <p>勇敢的小组上台为大家展示</p> <p>听课的老师们在认真的做笔记</p> 展示课后教研 <p>  11月11日下午第二节,四年级数学组进行专题讲学</p> <p>侯凤珍老师首先对本节课上课情况进行课后反思</p> <p>韦晓燕老师做课题生成汇报以及组内磨课情况</p> <p>  四年级数学组内老师从“读、习、研、创、展”五个方面反馈课堂观察</p> <p>  二年级任小爽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指出口算形式可以再多样化</p> <p>三年级卢明月老师提出可以再让学生多说说算理的过程</p> <p>五年级王继伟老师做出幽默风趣的点评</p> <p>六年级乔瑞丽老师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p> <p>  一年级何丽君老师提出对本节课的疑问,韦老师为她解答</p> <p>  最后韦老师在“读、习、研、创、展”的课堂形态中,对中年级计算教学的探究与实践进行了课后反思与总结。</p> <p>  通过教研活动,新老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进步、成长。“学无止境”、 “研无止境”,我们将继续“潜心实践、笃定前行”。</p>

老师

课堂

教学

学生

听课

课后

侯凤珍

四年级

数学组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