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身素养,共育桃李芬芳 —— 记潆溪小学教师于硕勋小学跟岗学习第三天

Gone

<p>  不经意间,2020年的冬天悄然来临。初冬在犹豫中姗姗来迟,但是潆溪小学老师们学习的步伐却从未停歇。今天是跟岗培训第三天了,伴随着轻快的下课铃声,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今天的培训活动。</p> <p>  肖美玲:第一堂课我走进了一年级11班的课堂。他们今天学习的是《比尾巴》一课,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范敏老师精彩的课堂演绎,诠释了她背后的辛苦与付出,同样也展示了辛苦后获得的成功。这堂课中,范老师的亮点很多。</p><p>一、她借助甲骨文认识生字——“比”,从而引出课题《比尾巴》,范老师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p><p>二、形式多样,促进识字教学。范老师利用联系生活,偏旁归类等方法,认识生字,突出重点。</p><p>三、范读引领,突破难点。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可以让课文的语言有效地浸润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p><p>四、把生字教学融入阅读教学,在学习课文中认识生字,显得更加轻松。</p> <p>  第二节课,我听了兰香红老师的课。兰香红老师教学的是《用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她以复习导入揭示课题,点明“6个装一盘”是平均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来列算式。再利用口诀、分小棒、算除法想乘法等多种方法揭示用乘法口诀求商最简便。最后让孩子们观察算式,得出结论“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兰老师的课,真正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p> <p>  卢蕊:跟岗的第三天,在听课之余,我和李琼芳老师根据我在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孩子在绘画当中总会存在模仿的情况;对孩子带学具不齐的问题;针对中心校及村小的教学方法探索。在这几个问题上李琼芳老师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悉心地给予我指导,让我知道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孩子,教师要善于运行不同的教学方法,正如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p> <p>  陆郑洁: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p><p>今天第三节课我走进廖卿秀老师的课堂,廖老师教授的是一首三年级的二声部作品《美丽的黄昏》,廖老师在课堂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变成学习主体,参与进了整堂课,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二声部歌曲的教学方法是我上岗以来的困惑,今天我解开了这个困惑。</p><p>第四节课惠钟老师的《唢呐和喇叭》,惠老师加入了手的动作,“长的就是喇叭,短的就是唢呐”,更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歌词,惠老师还加入了铃鼓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我受益匪浅。</p> <p>  下午,严聪老师以《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为主题举办了讲座。她从积极乐观、认真负责、因材施教、创新教法等方面展开叙述,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她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措施,给我们传授了许多的教育经验。</p> <p>  我们始终相信,“学习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p>

老师

教学

学生

生字

学习

口诀

算式

课堂

教师

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