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古语有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医者备受公众尊重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然而,当今社会,医生和患者,本应是相互依存和尊重的两个群体,却存在着似乎不可协调的矛盾,甚至常常变成尖锐的对立面,在如此“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医疗环境中,医患沟通成为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和工具。本着总医院的人文精神,打造区域内最满意的人文医院,普外党支部11月10号下午举办了医患一家亲座谈会。</p> <p> 座谈会气氛融洽,患者及家属都争着踊跃发言。</p><p> “我感谢医院领导,感谢医生护士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我们在这里住院感觉放心,你们医生护士都很辛苦,感谢你们”!</p><p> 我住了很多次医院了,在几家医院都住过,最后还是感觉在这里住的很舒心,医生护士服务态度都很好,医院环境很好,都关心我们,医疗技术也不错,没有不足,我对你们医院是非常满意………</p><p> 胸外的一名老先生眼含热泪诉说,他的命是总医院给的。他是在住院期间做检查发现肺癌,然后治疗,至今已经十余年了,在这十余年里他经历了太多的感动与关爱,医院就像是他的家,医护人员就像他的儿女,让他多了好多家人亲人………</p> <p> 病友们针对就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p><p>1、一楼安保人员可以多一些人,话语更温和点,能主动帮助就诊的人员。</p><p>2、保洁人员早上不要太早打扫房间,影响患者休息。</p><p>3、希望医院能有WIFI。</p> <p> 普外一区郑家幸:最好的人际关系是信任!</p><p> 没有谁比我们医生护士更想让患者好起来,尽快地康复出院!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信任我们,我们尽我们的所能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患者及家属也要尽力配合医护的治疗,越是愿意配合,病情恢复的就快就好。</p> <p> 普外二区梁振霞所感:医患一家亲,医患本一家,因为医护与患者、家属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战胜疾病、早日出院!虽然我们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每一位患者,但总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总有注意不到的小细节不是那么让人满意,希望患者家属也能体谅到我们的不易,多些包容,多些理解,相信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p> <p> 普外三区殷鹏昌谈到:医者仁心,这世上最讲“德”的职业就是医生和教师,每一位医生都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做相应的检查,虽然科学在进步,检查手段在提高,但检查结果是不可能与实际病情百分之百吻合的,希望患者家属也能理解医生有时也很无奈!</p> <p> 胸外马雯迪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在诉说中几乎哽咽,她感谢患者对她的信任与理解。这种感情,超出亲人、超出家人,护理患者真心像对待自己一样,用心去做。同时也告诉我们,医患之间的相互配合,贯穿住院期间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配合治疗,还体现在遵守医院的各项要求上,虽然,并不是每一位患者家属都能理解,但我们依然初心不变!</p> <p> 胸外刘守知:从“医”而终,不懈前行!</p><p> “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去治愈。”疾病的严重程度往往超过了预期,但作为一名医生,不放弃每一名患者,尽自身所能去帮助患者,减少病痛折磨。</p> <p> 普外党支部书记党华平同志感慨而言:患者及家属的认可给我们医护人员莫大的支持,成为我们继续奋斗、努力的动力;本次医患沟通,病人及家属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完善,努力使普外党支部成为总医院优质服务的先进科室!</p> <p> 一个亲切的微笑😁</p><p> 一句暖心的安慰</p><p> 一句耐心的解释</p><p>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医学作为一门科学,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着,但其中不变的,是治愈、是帮助、是安慰,是医者那颗不变的初心,患者与医护之间,言语有温暖,举止有温情,相处有温度!</p><p><br></p> <p> 听着一个个反馈,患者、家属、以及身着白衣的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换位思考、耐心解释、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优质的服务等等,每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回味、慢慢细品,感动的瞬间永驻心中,让我们紧握双手,我们继续前行!</p> <p> 事不求易者进,志不避难者成!虽然医患由于所站的角度,专业知识量等方面的差异,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多多交流,好好沟通,相信医患一定能成为相亲相爱真正的一家人!</p> <p>人生很长</p><p>总有人和你同行</p><p>然后分开</p><p>再也不见</p><p>那份感谢 不常提起 却深藏在心</p><p>一半靠你 一半靠我 </p><p>谢谢你来到我生命里!</p> <p> </p><p><br></p><p> 编辑:苏亚丽 梁振霞</p><p> 摄影:郭 恒 殷鹏昌</p><p> 审核:党华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