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煤泥脱煤坯

风雅颂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家里的活特别多,担水劈柴、生火做饭、洗衣缝被、挖菜窖腌咸菜,捡砖头盖小房等等,有干不完的苦力,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和煤泥脱煤坯了。</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70年代,家庭生活用煤是凭证供应的,块煤每户供应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混煤和面煤。煤虽然都是黑的,但黑的不同,质量好的煤黑的发亮而且轻,劣质的发污、发黄、发红。那时煤的主要来源是山西大同和本地蔚县、下花园。供应的块煤都是大同产的,表面光亮,热值高,热量多,就是烟特别大。混煤和面煤是本地产的原煤,煤质硬,燃点高,是无烟煤。</p><p class="ql-block"> 每年秋季一到就像冬储大白菜一样,开始把供应的各种煤统统购回来分类存放和进行再处理。再处理的过程是用筛子把混煤中的碎块筛选出来,剩下的煤面就可以和煤泥脱煤坯了。和煤泥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是需要经验的,如果煤泥和不好脱出来的煤坯不是酥散就是不起火,做饭取暖就成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秋天是拖煤坯的最好季节,因为秋季雨水少了天气又干燥,家家户户就开始脱煤坯了。我们家的煤坯大都是我和哥哥脱的,等弟弟大了点也加入到了我们的行列。每次脱煤坯前先要准备好黄胶土,为了节省8角一车的黄胶土钱,只能到离家二里半外的古宏庙黄土场去刨能和煤泥的那种黄胶土,再用小推车把刨上的土拉回来。记得有一次把胶土装的太满了,重车在下坡时,哥哥驾的辕往后拖我在后面往回拽就是控制不住,风驰电掣般的从坡上冲了下来,幸好撞在了一块大石头上才幸免没出事故,有惊无险的一幕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和煤泥要先往备好的无烟煤里掺上一些烟煤,无烟煤质硬烟煤软,这样脱出的煤坯才好烧。把煤混合好后堆成堆,再从中间抛开坑把黄土放里面,这时就可以将担来的水浇在土上,水一定要放的适量把土闷上一上午才行。</p><p class="ql-block"> 下午了我们哥俩就开始和煤泥了,如果和的煤多邻居们大多都会来帮忙的。和煤泥时先拿三齿耙子把煤和土搅拌均匀后用铁掀反复不断地翻和,等到煤泥和的软硬恰好而且很黏乎时就和好了。脱煤坯是有专门制作的铁模子,在脱坯子之前要弄上一盆水放一个高粱刷子,每脱一块煤坯就先在盆里刷一下模子的四框,防止模子脱不干静。脱煤坯3个人干活配合是最好的,一人倒煤二人脱坯,既快又省事,因为弟弟小还帮不上忙,我和哥哥一人倒一人脱,干起来也挺快的。脱煤坯也是有讲究的,煤泥放在模子里,抹子要先压角顶边再填中间最后抹平脱模子,一块薄厚均匀,四边规整,坯子瓷实的长方形煤坯就脱好了。有时天有不测风云,刚脱好的煤坯碰到下雨就倒霉了。有一次我们就遇到了,赶紧用油布去遮盖,结果因为雨大把煤坯全冲散了,在没有办法时,我们灵机一动把冲散的煤渣用铁锨刮成一堆一堆的,然后用抹子摊成大饼状,在上面横竖打成方块,等晒干以后再用铁锨收起来,虽不像煤坯那样好存放但一点也不影响烧煤。</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住在蒙古营,据说百年前是蒙古人住的营房。房子灰砖包面茼瓦盖顶是构架式的,每10个独立院落形成一条长巷,共分上、中、下蒙古营,每个营又有6道巷,合起来共18道巷。我们是在上蒙一道巷,巷子既宽敞又平坦,可能是过去车马要通过的原因,所以为脱煤坯提供了绝好的场地,无论谁家脱煤坯都不会因为没地方相互影响闹出矛盾。夏季一过 立秋的时候,赶在天凉前,每逢星期天各家各户都脱出了煤坯,远远望去宛如一条黑丝带,形成了一道"黑色"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转眼进入了新世纪,天燃气早己代替了生炉子做饭,集中供热也替代了烧煤取暖,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单休日变成了双休日,法定的假日也越来越多,相反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了,大家尽享新时代社会变迁带来的美好生活,或许我们却忘记了过去人们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头张图为友人配图,其余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