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张家界是第一次,计划主要游览武陵源景区,黄龙洞、大峡谷和天门山以后再游。<div> 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包含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有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鹞子寨、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等精华景点。</div><div> 武陵源地质构造复杂,地貌景观奇特,素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美誉。造型之巧,神韵之妙,意境之美,堪称大自然的“大手笔”。</div><div> 武陵源是美国电影“阿凡达”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及《钟馗伏魔》、《捉妖记》等实景拍摄地。莽莽武陵源,独立天地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蔚为壮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风光。“中国画的原本”、电影《阿凡达》“悬浮山”的原型地。</div> 2015年8月11日傍晚到达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先到景区门口转一圈,然后入住农家乐,并购买了套旅游套票。含一天袁家寨住宿的2日游,门票3天内有效,可多次进入景区。依次游览天子山景区石家檐游览线、杨家寨、食宿袁家寨、土寨、袁家寨、金鞭溪峡谷、大广场、回农家乐、黄石寨。 早上8点出发走景区西边20县道(现在叫杨家界大道),从天子山景区北门进入。 沿途风光。天子山因古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率领当地农民起义而被拥为“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东临索溪峪,南接张家界,北依桑植县,是武陵源区四大风景之一。它位于“金三角”的最高处,海拔最高1262.5米(昆仑峰),最低534米(狮兰峪)。景区总面积67平方公里,环山游览线有45公里。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年降雨量1800毫升,年无霜期240天,年冰冻期60到80天左右。 从天子山的地质地貌来看,除山顶上海拔几百米以上有一层石灰岩和极少量的龟纹石以外,大部分景区景点都是石英石构成,属沙岩峰林地貌,基本上与索溪峪,张家界相同,是三亿八千万年前由一片汪洋大海逐步沈下来的沉积岩(水成岩),后来,又由于复杂而漫长的成岩过程,才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总厚度达五六百米的石英砂岩,形成了各种造型奇异的景观。 <br> 大约9:30到达天子山风景区环保车三岔口车站。然后换乘景区电瓶车到达石家檐游览线观景区。 张家界石家檐风景集中,有“凭栏览尽天上景”之称。人说天子山的其它景区逊色于石家檐不无道理。除了神堂湾、点将台、 御笔峰、仙女散花、贺龙公园外,还有狮子望乡珠(一块凸起的青石如狮雄立,石罅勾出它的嘴和牙,岩上簇生的芳草是它的须发,狮身弓起,欲腾空扑向山梁对面那座“乡珠”)等一系列景观。 神堂湾,坐落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一般归于石家檐游览线,是武陵源名胜区中的一大禁区。<br> 据明朝万历年间编写的《慈利县志》记载,原名叫"神堂寨",它位于索溪峪的西部,是一块充满神秘感的半圆形深峪洼地。 神堂湾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只有一面山上有一道缺口,可向湾底俯瞰。你会产生一种神秘感。湾内深不见底,神秘莫测,有时霞光万道,瑞气煦煦,有时又阴风阵阵,雾雨绵绵。更令人惊奇的是,只要人走近湾边,耳际便会隐隐约约响起鸣锣击鼓、人喊马嘶的声音,似有千军万马正在鏖战。 神堂卫士:位于神堂湾观景台左侧。一石柱独耸,如武士冠带整齐侍立谷中。其后一巨形长方石峰巍然横亘,如武士伸展之战袍。峰顶青松劲拔。 1996年5月15日上午8点,此台前右侧沟中浓雾凝聚,此时太阳初升,只见雾衣上出现直径约3米的“宝光”,如彩虹七环,红黄橙绿,熠熠闪烁,艳丽夺人。稍停片刻,即向右缓缓移动,长达5分钟。 游完神堂湾,仍然步行返回公路,步行到点将台。点将台也在路边不远,坐落在白雾缭绕的深谷里,怪石嶙峋仿佛数十人形。 点将台为武陵源著名景观。站在观景台上凌空而观,数十余座峰柱拔地而起,如校场阅兵点将的场面。据导游说,下图的石柱,便是天子向大坤的将军们。右侧最前边的一位将军,正举右手向天子宣誓。 举右手向天子宣誓的将军。坐落在白雾缭绕的深谷里,怪石嶙峋仿佛数十人形,“皇帝”高居正中,前方“传令官”正在宣读圣旨,“左丞右相”弓身而立,“将士们”屏息静听。传说向王天子曾在此阅兵点将。 站在观景台上,隐隐约约可望见深谷对面的“天子阁”。 御笔峰是天子山风景区的最佳景点之一,坐落于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御笔峰被公认为是武陵源砂岩大峰林风光的标志景点,不断出现在海内外各种媒体和宣传品上面,堪称天下一绝。 位于天子阁80米西侧深谷中。一排6根石柱,每柱高约百米,方正如削,顶天并立,参差相连,且上细下粗,形如笔杆。传为向王天子所用之笔。四周诸峰呈环形之势,相互抱拥,近前左右空旷,翠树缠拥,其后千百峰峦在雾霭中渐渐退隐。唯此御笔峰丛所处位置偏高,线条、棱角清晰可见,更显突兀高峻。尤其是柱石纤细,仿佛人造,缝痕如撕,依次相依,又有苍松几棵傲立其间,俊美非凡。 御笔峰石峰,高低不一,峰顶长有松树,极象几枝倒插的毛笔。传说这是向王天子的"御用笔",故名御笔峰。这里云缠雾绕,似沉似浮,人称"琼山仙阁"。 御笔峰是99年张家界首枚发行的邮票景点。有诗句写到"视看西海云雾中,御笔峰端指长空。奇峰异石观景台,三山五岳败下风。" 御笔峰数峰参差并列,归类于石家檐游览线。山谷中数十座错落有致的秀峰突起,遥冲蓝天,靠右的石峰像倒插的御笔, 靠左的石峰似搁笔的"江山"。此景变化万千,日照霞染生辉,云雾涌动时隐时现,春月透过花丛,五层峰峦相迭。 座落于御笔峰斜对面。石峰俏立云端,态极妖娆,岩顶灌木滴翠,山脚山腰野花如锦,每到春暮,天风吹,流云飘,恍如仙女将鲜花撒向人间。<br> 观景台正前方有三层峰群,茫茫云海翻滚,把无数画峰翠崖变成了座座孤岛,石峰俏立云端,风驱白雾,态极妖娆,渐露一少女的倩影。她头插鲜花,胸脯隆起,怀抱一只玲珑的花篮,右手抓起满把的鲜花向人间,满月似的脸庞还挂着淡淡的微笑,岩顶灌木滴翠,山脚山腰野花如锦,每到春暮,天风吹,流云飘,恍如仙女将鲜花撒向人间。这奇景就是饱人眼福的仙女散花。 仙女散花仙女散花还有一个动人的爱情神话传说,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贞不一。 拉近再拉近,仙女手捧花篮,面东而立,眉目清秀,线条分明,体态娇娜。峰顶青松照木似少女头上的装饰。整个造型优美逼真,韵致殷然。 天子阁是张家界天子山的著名景点,为一人工建筑,"天子阁"三个字由当代山水画、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题写。在天子阁可以眺望天子山去全景,场面非常壮观。天子阁高30米;为六层四重檐穿头式仿古建筑。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石雕栏杆,花岗岩地面,梓木门窗,金黄琉璃瓦屋顶。 登上顶层重温《天子阁赋》,文中"登阁凭栏,把酒临风。眼收六合苍茫,卷帘一轴锦绣。缠清流而作罗带,饰花果以为佩环。君不见,三千奇峰乱斧劈,八百秀水破川来。虽天公之独厚,亦造物之标新"。 登阁远眺,三面临渊,远近群峰山峦尽收眼底。<div><br></div> 绕着观景护栏,全方位观赏。北向贺龙公园 东北方向的仙女散花 东北向的指天峰又称南天一柱。位于天子山索道上站右侧,沿公路下行250米处,一峰依谷而立,冲天而起,柱峰高200余米,下大中细,顶呈锣槌形。峰顶丛生苍松,直指蓝天。 东向的将军列队 东向的将军列队<br> 西南向的武士驯马:天子阁南下30米,丛峰叠起。观景台右侧一峰,顶平,方正有边棱,宛如头戴钢盔之武士。正前方一峰如马,昂首腾跃。顶左有苍松数株,谷底树林茂密、幽深难测。 西方的西海林峰。 从天子阁下来到贺龙公园,经贺龙墓,到观景台。贺龙公园,张家界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天子山景区,因园内设有贺龙铜像、贺龙陵墓 从天子阁下来到贺龙公园,经贺龙墓,到观景台。贺龙公园处于武陵源地貌峰林景观最集中的地方,公园设有多处观景台。 贺龙公园,张家界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天子山景区,园内设有贺龙铜像、贺龙陵墓。 贺龙像周边沿山谷边有几个观景台。龟王化石景点 山峰上的“龟王”活灵活现地匍匐向前。 它似乎告诉人们:这里的砂岩峰林,是由4亿多年前的石英砂岩经200万年以来地壳间歇式抬升,流水沿近水平岩层中的网格状垂直节理裂隙侵蚀及重力崩塌而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br> 云青岩景点:据说因为贺龙字云青,所以将这个观景台取名云青岩。 这里是天子山峰林石柱最集中的地方,是名副其实山的海洋。 因为是台地地貌,中间高,四周低,可俯视峰林。 站在云青岩,上千座石峰铺陈在眼前,鳞次栉比,巍峨壮观。 其中一座石峰顶端,有一长方形石块横在石峰之上,取名“石船出海”,倒是有几分神似。<br> 这里是观西海峰林最佳观景台。有诗曰,“西海之奇莫若云,或听之有声,或嗅之欲醉,团团然若絮,蓬蓬然似海,袅袅然如烟”。 西海白云向称绝景,尤宜登天台观赏。这一带还有数以千计的石峰。步入西海,宛若置身于石林海洋之中。多少年前,这里是真正的大海,以后海水退去,这一带便形成了现今岩谷幽深、万石峥嵘的奇特自然风光。 西海有上千座石峰竹笋般密密麻麻插在不到几平方公里的深川大峡之中,秀丽神奇雄伟壮观。如果遇到雾海蒸腾,山势更加雄浑,瑞气上浮下沉,山峦在云雾中奔突隐现,宛如一幅山河云雾图。 在建筑师看来,石峰如塔、如柱、如屏、如楼、如堡、如墙,次节比鳞错落有致,在展现宏伟的蓝图;在艺术家看来,石峰似人、似佛、似鸟、似兽、似花、似树,生动逼真惟妙惟肖,似一幅彩色的画卷;在军事家看来,石峰有将、有兵,有鼓、有旗、有车、有马,威武雄壮严阵待发,象一支天降的军队。而贺龙元帅就好象是这支军队的首领,昂首挥臂,正在发号施令。 但见深谷里密密麻麻罗列上百座石峰,活像一群威武雄壮的将士列队听令,相传这是向王天子的神兵在聚会。神话虽不可靠,但石峰如此集中壮观,在武陵源也属罕见。我想引用一位美术大师的话:“岂有此理,莫名奇妙,说也不信,到此方知”。不看神兵聚会,怎知石峰成林。 天子山的风光,用一名话来概括,就是“原始风光自然美”。她的景观、景点都是天造地设,全无人工雕琢痕迹。这里不但有奇山秀水,还有淳朴的民情,奇特的民俗、独具风味的民族食品正等待着各位游客光临。 难怪有人评价说:“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不游天子山,枉到武陵源”。 继续往西转,不远处还有几个观景护栏。 同一石林,不同角度,变幻出不同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