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对于官渡区福德中心学校师生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考验。今年10月份,全校师生面临着一场复杂纷繁的搬迁。对于师生双方来说都很艰巨。迁入曙光小学古镇校区进行为期一年的过度,这将会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搬迁,像是做了一个长久的离别,离开了自己的校园,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留恋。毕竟生活了六年,六年的光景,六年间的回忆,六年的成长故事,加上六年间的喜怒哀乐一起被带走,带到新的居所,带到了记忆深处。</p> <p> 学校自建校以来,已有七十多年的光辉历史,为官渡,为昆明乃至社会培育出了一批批全面发展的人才。我身为其中的一员,在这座悠久的校园里也已工作六年,对她充满着很深的感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地区建设的需要下,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努力下,现在我们已在新的过度校点办学。虽然我的整个教学进程以及教育方式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依旧以为教育,应该是一种享受。</p> <p> 首先,教育是教育者的一种享受。教育是教师的主动性行为,其主动性表现为教师的劳动和奉献的自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因为渗透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蕴藏了无穷的乐趣,使教育者本人从中享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的劳动是唯一不同于一般劳动性质的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供选择,需要的是教师本人忘我的奉献、崇高的思想、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这种奉献本身又是一种获取,所以教育是在享受中获取,在获取中享受。 目前,我们上学、放学路程很远,在南坝人力资源市场对面搭建了一个停车点,师生每天都要很早起来,到停车点集合乘公交车来过度校点上学,为了比学生提早到达,老师们每天5:30就得从家里出发,冒着寒风和漆黑的路途无怨无悔,组织孩子们有序地乘坐公交车,在车上进行小古文诵读,逐字逐句带孩子们理解、诵读、背诵。在颠簸的路途里也不忘教书育人,这是福德老师们的岗位,苦中有师爱。</p> <p> 其次,教育是学习者的一种享受。就学习者而言,他们相对于教师有一种受动性,这种受动性并不是对外力无奈的忍受,相反是学习者对教育的积极享受。一方面,作为学习个性,天然具有一种趋美冲动,即对美的样式的敏感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学习对象提供了学习者自我发现、自我欣赏的最好媒体。这些对象——人类总体劳动创造出的美的结晶,最能激起人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从而给学习者带来审美愉悦和享受。所以,学习是在生产中享受,在享受中生产,生产出个性主体以圆满实现教育的目的,享受自我发现、欣赏及生命得以生长的欢欣。乐观向上的人,总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以我们三年级4班为例,每天在疲惫的回程中,有一个最享受的环节——点歌。每天表现好受到表扬的同学,就可以点到一首最想听的歌,送给全班同学。在音乐声中,已然忘记了路途的奔波与枯燥,更多的是对于成长经历的享受与铭记。</p> <p> 再者,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把自然人、感性人变成社会人、理性人,是为了提升人性,使之尽快走向崇高和完美。而这,绝不能通过强制、灌输来实现。精神的高扬、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塑造需要陶冶。而陶冶,不经审美的享受阶段就不能成功。因为"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其所不乐。"只有教育到了使学生感到"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时,教育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师生双方才能共同进入享受阶段。 </p> <p> 这种享受在教育教学中随处可见:当学生突然明白了生命的价值,从而羞愧满面,流下热泪,深情地说出"老师,我错了"的时候;当老师提出了学生急于想了解的问题,解析了学生急于想知道的秘密,使处于愤悱状态的学生茅塞顿开,眼里闪烁快乐光芒的时候,那种属于精神上的享受便出现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