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自发游戏来学习的活动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通过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和指导助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又一新课题。</p><p>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的能力,促进区域活动教育价值最大化和幼儿个性化的发展,雨花区教育局第一幼儿园特邀请专家路奇教授、周圆老师来园进行本学期第一次指导活动,通过活动我们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研讨,解决问题,为今后各班区域活动顺利开展做好铺垫。</p> <p>一、现场活动观摩</p><p> 在园领导的陪同及指引下,路奇教授和周圆老师进入到两个本月以“足球”为主题的实验班观察。</p> <p>开放区域有:科学区、益智区、建构区、语言区等。</p><p>科学区:造纸、水晶宝宝</p><p>益智区:棋类</p><p>建构区:足球场</p><p>语言区:画图猜姓名、找姓名</p><p>美工区:制作运动节相关的加油棒、加油横幅、足球及球门等</p><p>外区:扎染</p> <p> 二、案例分享</p><p> 观摩结束后,各年级组实验班教师通过讲述及播放PPT、视频的形式对本班区域活动进行详细的介绍。</p> <p>小班主题区域分享:《我爱我家》</p><p> 罗偲老师从主题的来源、 环境与材料、活动的实施、反思与困惑四个方面来讲述。</p> <p> 家是幼儿最温馨、最亲切的生活环境,初次离开家来到幼儿园,幼儿内心肯定缺乏安全感,为了帮助幼儿消除内心的害怕、担心,教师先从环境入手,帮助幼儿在幼儿园 “建造” 一个家,营造温暖、舒适、安全的感觉。班级围绕“我爱我家”主题开展了丰富的区域活动,如美工区:秋天的树、爸爸的胡子、小绵羊、妈妈的新裙子,语言区:好喝的汤、我妈妈、小猪爱睡觉,建构区:为小动物做家、我们的幼儿园,益智区:找影子、图形对对碰、找朋友,娃娃家:来我家做客、我会穿衣服等。</p> <p> 特色活动:我来保护蛋宝宝</p> <p>反思与困惑:</p><p> 不足:1.活动开展不够深入,如:蛋宝宝活动结束后在家里的后续、在 区域的再次体验。2.区域材料中教师的参与较多,可更多地激发孩子的表现力和创造性。</p><p> 困惑:1.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做到及时观察和有效指导?2.序列化材料投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p> <p>中班主题区域活动分享:《我爱家乡》</p><p> 罗辉老师从活动来源、环境创设与幼儿活动、聚焦活动(以长沙地铁为例)、收获与反思四个方面讲述。</p> <p> 《我爱家乡》主题活动主要围绕“长沙古迹”、“长沙今貌”、“长沙美食”、“长沙传统文化”4个板块进行,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如在语言区中幼儿翻阅亲子自制绘本,和同伴交流去过的地方和相关物件,记录美食等。在美工区里,投放许多材料,根据相应的内容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美食小吃。科学区:水和面粉融合、变化。角色区:皮影戏玩赏等。 </p><p> 还有活动:收集家乡童谣、长沙话大比拼、我是小小解说员——我为家乡代言等</p> <p>聚焦活动——以长沙地铁为例</p><p> 在主题活动新地标打卡环节中,孩子们对去往“橘子洲头“乘坐的交通工具十分感兴趣。有搭公交、乘地铁、开汽车、骑摩托车等几种不同的交通方式。根据孩子话题延伸出“哪种交通更便利”活动,活动中老师与幼儿共同分析不同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通过搭乘人数、搭乘时间、在哪里行驶3个部分进行对比,最后选出搭乘人数最多、搭乘时间最短的交通工具“地铁”并对“地铁展开深入的探索。</p><p>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实地打卡、调查讨论、教室内外区域联动游戏探究地铁的乘坐流程、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地铁站的设施设备,并体验坐地铁的流程。(图18、19、20)</p> <p>收获与反思</p><p> 收获:1.活动源于幼儿,在师幼探索、家园合作下衍生活动内容。2.主题脉络清晰,幼儿喜欢活动,参与度高。3.精简活动内容,明确活动价值,促进幼儿思维能力、语言表达与前书写、动手操作、科学探究等多方面的向上发展。4.家长融入课程内容,家园合作支持幼儿学习。</p><p> 反思:1.主题课程下生成活动时,师幼交流不够,教师思维较为局限,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2.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操作探究性材料较少,区域间的联动需加强。</p> <p>大班主题区域分享:《我爱祖国》</p><p> 卢晋老师从课程背景介绍、区域开展、区域项目介绍、反思四个方面讲述。</p><p><br></p> <p> 围绕主题开展了传统美食-餐桌文化、中国人的名和姓、皮影戏等活动。</p> <p>反思:</p><p> 1.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以及过程中的观察指导,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品质。教师的观察应该包括对操作结果的关注,也有对操作过程的了解;既有对幼儿兴趣、态度、个性的分析,也有对幼儿认知、智慧的分析。</p><p> 2.在区域活动开展时,应该以“主题”为主,呈显性的、重点的展开线索,适当兼顾各“领域”经验的平衡问题。</p><p> 3.作为教师,更应当关注在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引发人际互动、多区域联动、多途径联动等方式,不断深化幼儿的学习,强化材料与幼儿之间的意义连接。</p> <p>三、专家引领</p><p> 路奇教授及周圆老师就现场观摩及教师汇报情况,为大家进行答疑解惑,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p><p> 周圆老师就现场观摩的语言区、美工区、生活区、科学区、建构区分享了自己的见闻,并提出来有效的观点及建议。</p><p> 路奇教授就大家实践情况提出建议及措施的同时,也抛出了问题引导教师思考:教师如何避免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如何激发幼儿主动产生想法?并对教师提出的“大班额下教师的观察与指导”这一困惑作出解答,他告诉教师,班级老师可对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指导,要有效调动班级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保育老师专业化,班级老师共同实践思考。路奇教授还指出了观察与指导的要点:1.捕捉和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观察幼儿的行动及情绪反应,及时记录整理。2.围绕幼儿的学习经验进行组织、补充、提炼和拓展。3.同伴冲突问题的解决与指导。</p><p> 作为实验班要有永不止步的心态,不满足现状,不断前进。提出问题后,希望大家要进一步思考和尝试。</p><p> 项目化四要素:内容性材料,工具性材料(记录表、笔等),信息化材料(流程图等),情境性材料</p><p> 最后,路奇教授对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期待:1.进一步加强实验班行动研究意识,大胆探索。2.定期进行区域教研,并得出明确的行动计划。3.落实分组PDR。4.加强序列化活动的研究力度。5.全力做好省年会的现场接待工作,以实景呈现、过程案例展示、经验提炼等形式为各地教师作出专业示范。</p> <p> 相信教师们在专业的引领下必将拥有一颗永不止步的心态,不满足现状,不断前进!</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