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心灵 静守以待花开——记京师好老师生命成长营学习

池鱼

<p>  我能够成为2020年北师大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暨京师好老师生命成长营的一员,在这里聆听到大师的经典讲座,与全国十九个省份的老师共同成长,真是人生一大幸事。</p> <p> 端身正立、整肃衣冠,多么有仪式感的诵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开课前的各种臆想都止于内心的平静。</p><p><br></p><p><br></p> 11.5   学习第一天 <p> 王文静教授的《中华文化涵养师德》讲座,从立德树人,一以贯之大背景讲起,到理论思考,实践探索,更理解了师德师风建设的由来与深远意义。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文化涵养是第一要义,永远葆有一颗恭敬谦虚的心,最终达到学以成人。争做四有好老师不仅是口头上的誓言,而是从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体现的,“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4, 12, 4);">  王秦丰教授从“五常”理念、君子人格、教育思想、好老师四个方面娓娓道来,将《论语》中的道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工作、生活各方面教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并深入浅出地向我们讲解了《论语》与好老师的联系,让我深刻领悟了“仁义礼智信”的含义。</span></p> <p> 郭齐家先生的讲座慷慨激昂,一腔热诚。他强调,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治国之道。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中华文化很深厚,人要经常反省,知不足,而后修身。他“鞠躬”八年,全方位关心学生生命成长,以自己生命唤醒生命,以自己真诚唤醒真诚,师道长存!</p><p> </p><p> </p><p>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蕴涵着大量生动的教育资源。我们的做法是:打造蕴含传统文化气息的园所环境;营造融入传统文化思想的人文环境;创设文化经典的音乐环境;“礼爱”主题活动课程;传统节日节气课程;阳光体育活动课程;一日生活课程;社会化活动课程。</p><p> 最后,我用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校张久霞老师的讲座题目“久润兰香品自高,深悟经典助成长”来结束此次分享,让我们和老师、学生共同在经典的浸润下收获生命的健康成长。</p> <p>  侯保成副校长的讲座中,强调了教育是在播撒“信”的种子。师生间要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是教育第一位的。“文化”在学生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里。在学校,文化是要有课程来做支撑的,学校德育建设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舞,呈现出的是向上、向善、向阳光的精气神。他说教育需要用心经营,在文化育人上,歌风颂雅,读经典。大型活动中,专业教师、家长参与活动设计;家长课堂上,家长认可后,出家长公约,这些都体现了很好的校园文化。</p> <p> 于述胜先生的讲座,以题外话“师德是什么”告诉大家,师德的本质是教师的正常状态,道德的本质也是人的正常状态。他强调,最根本的教育手段是教师的品格,如果只是知识技能就太简单了。文化的集中体现即是经典,学经典是在与高人对话。唯有经典可以开其智、扩其胸、提其神。修身是齐家的根本核心,以修身为基点的涡旋式结构一体联动。他把修身确立为根本的为师之道,生命成长的两把钥匙即是诚敬和修身。</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杜霞教授的讲座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沐春风一般,她的声音不是很大,但句句话语滋润心田。她带着我们逐渐发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也让我们知道了传统文化之用,如何重拾传统文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成就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一个人根底里的良善。&nbsp;&nbsp;&nbsp;&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校园文化建设,重在以文化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读书学习,要真正觉悟,而不是做表面文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4.教育最难的就是教师怎么去安住学生的心,让学生的心稳下来,有幸福感,成为他自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5.重拾传统文化,要知行合一,发展创新,学以成人,学会做一个“个人”,劳动,启发与培养人文素养,以文化认同为起点,根植于传统,求证于实践。</p><p><br></p> <p>郭文斌教授的讲座《教育要回归生命的关切》,慢声细语中,慈眉善目间,让我一下子读懂了安详。走进安详,我们要让心回到本位,回到现场,把生命换成和谐,把生活变成诗意,通过给,守,勤,静,信走进安详。享受安详,我们要时时处处跳出事情之外,以一种观者的姿态,清醒地活着。中国文化讲究“中”,坦然地活着,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做事为人,人才会真正喜悦,有的时候得到也会觉得是意外的惊喜。</p> <p>  刘洪森教授《不忘初心使命·理解中国共产党》,从政党·国民党·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正当性的源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能力提升四个方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及其宝贵经验,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中,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使命性的政治。</p> <p>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原馆长侯冀在讲座中,带着我们从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两弹一星”的伟大决策,中国航天事业一路奋进,不断在太空刷写中国高度,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孕育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带着我们重温中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致敬默默奉献的中国航天人,赞叹伟大的航天精神!</p> <p>  几天的学习时间里,我们所有学员一起经历了经典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及八位专家精彩讲座的教化,每天接受着崔欣营长及夏红老师的主持引领,每天感受着郭晨校老师及各位志愿者老师对我们温馨的关怀与照顾,让我们达到了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同频共振,我的心越来越静,感悟天人合一,去除小我走进心灵真正的安详。</p><p> </p> <p>  总之,我会把此次京师好老师成长营所学,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用心明道笃行! 我愿意带着感恩心、敬畏心和平常心,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p>

文化

老师

讲座

经典

生命

我们

传统

修身

课程

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