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琢磨 行则将至——潍坊市义务教育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级培训班

七仔

11月10日上午,在青州市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中德大厦三楼报告厅,<font color="#ed2308">潍坊市义务教育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高级培训班</font>在热爱教育,热衷教研的老师们的期待下如期举行。<div><br></div> 会议在王尤敏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 台州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王少非教授为我们作<font color="#ed2308">《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font>报告。 报告伊始,王教授带我们思考了日常教学中关于教学评一致性的<font color="#167efb">九个问题</font>: 其中,在思考“为何要避免学生连续失败?”这一问题时,王教授用带队教练成功的秘诀<font color="#39b54a">“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要避免的是连续失败”</font>为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br><br> 九个问题思考完毕,得出<font color="#ed2308">结论</font>:<br>1、教师日常实践中的评价对学习的改进至关重要。<br>2、仅为激发动机的评价在促进学习上的作用是不确定的。<br>3、促进学习的评价应是“体检”,而不是“验尸”。<br>4、不是所有的评价(包括课堂评价)都能促进学习。 王教授指出:课堂评价本质就是<font color="#ed2308">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活动</font>,是一种<font color="#ed2308">高杠杆实践</font>。 关于“什么是好的课堂评价?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王教授分别从以下五个方面,为老师们解疑答惑:<br><font color="#167efb">一、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br>二、设计适当的评价工具<br>三、持续实施评价<br>四、正确解释评价结果<br>五、正确运用评价结果</font> 王教授的报告让老师们有了“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明朗,老师们更加明确了教学评一致性中<font color="#ed2308">“有效评价”</font>的重要性,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与研究指明了方向。 上午收获颇丰,下午依然干货满满。 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张雨强教授为老师们作“<font color="#ed2308">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理念、技术与实践</font>”的报告。 张教授从以下三个核心话题进行讲解:“如何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设计?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如何选择教学方法?”指出首先要解决四个重要任务:<font color="#ed2308">确定教学目标、分解教学目标、陈述教学目标以及落实教学目标</font>。进而<font color="#167efb">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资源,以相关学科考试大纲为参照,以学情、师情、校情为基础来确定无需分解的教学目标</font>。 张教授从行为主体(Audience)、表现程度(Degre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四个方面阐述了“<font color="#ed2308">教学目标陈述ABCD</font>”。 <br><br><br><br> 张教授还指出了陈述教学目标的步骤以及陈述教学目标中常见的误区,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11月11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核心团队,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font color="#39b54a">教学与评价案例</font>。 小学语文团队的王志全、范文华、王娜老师以<font color="#ed2308">《夏天里的成长》</font>习作单元的教学为例,以课程标准中的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并运用为依据来确立教学目标。课堂中的多次评价指向不同的目标,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继续学习,迁移运用。 初中语文核心团队的李宏绯老师、庄春荣老师、王海丽老师以<font color="#ed2308">《周亚夫军细柳》</font>初中语文案例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设计展示。以对应的课标、教材、学情的设计学习目标,后续的评价设计也对应着目标,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结合具体语段分析并归纳周亚夫的形象特点。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应用,提高自己了的欣赏品位。 小学数学团队以<font color="#ed2308">“圆的认识”</font>一课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和评价设计紧紧围绕着“学”这一活动来开展,通过查课标、看教材、想学生,对“圆的认识”一课进行整体性思考,以此来确定知识、理解、技能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把结果翻译成学生的学习行为,来设计评价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初中数学团队以<font color="#ed2308">“有理数的乘方”</font>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数学学科课例设计。从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活动三方面来展示。通过例题讲解的教学活动深化目标,以及一系列的变式训练来评价活动、回扣引入,以此落实目标1、目标2、目标3。 接下来是小学英语团队以外研版一起点五上M9U1第一课时<font color="#ed2308">“Are you sad?”</font>一课,确立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并进行分析。将本课知识进行分类: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让学生明白“学什么”,从记中学,从做中学,从悟中学;解读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在学习过程中,情景呈现-支架搭建、角色扮演-文化感知、绘本拓展-共情体验等三个过程中都展示了教学活动、学习目标、评价任务的一致性。 初中英语团队通过Unit1大对话之前的一段小听力来分析,并设计了多个小任务,使每一个任务都指向特定的目标。 接下来物理团队、化学团队、生物团队也进行了精彩的展示。用建模思想来解释和推导,设计了不同阶级的评价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张雨强教授对每一个课例展示都进行了精彩的点拨,为下一步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 感受着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我们收获颇多。真正让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深入老师们的内心,我们任重道远。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汶水小学在孙校长的带领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也一定会走在全国的前列!

教学

评价

课程标准

目标

一致性

老师

学习

基于

团队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