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p> <p>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趣的思维工具,它被应用在众多的领域,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用较少。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英语学习中,极大地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效率,帮助孩子形成严谨的逻辑、创新性的发散思维。</p> <p> 张维老师以陕旅版Unit 5 It was here just now.的一篇对话课为我们展示思维导图如何有效地运用到实际课堂中。</p> <p> 张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设计新颖,PPT设计精美,由复习单词入手,循序渐进地展开课堂环节。课堂中,学生兴趣盎然,敢于表达!</p> <p> 张老师板书布局合理,字迹优美整洁。小组比赛机制的设置(利用本节课所学的was、were),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想为自己的小组争得荣誉。</p> <p> 张老师这节课,开辟了英语学习的新模式:听、说、读、写、画,激发了学生小组交流合作的主动性,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老师的主导作用。</p> <p> 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幅幅色彩丰富、形状多变的图画,特别适合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学生在色彩与图形的刺激下,会把枯燥的英语学习转变成生动有趣的绘画过程。这种教学工具进入课堂显然有助于唤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