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幸和张老师一同外出学习,开心!</p><p> 三人三节不同的车厢,高铁转动车,五个多小时的旅程,晚上八点到达佛山西,八点半入住,疲惫!</p> <p> 赛前开幕式,介绍专家,评委(大部分是星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各区教研员),佛山市教研室主任讲话,短平快,五分钟搞定。</p> <p> 引导员, 分布图,指示牌,备赛室,安排得细致周详。大屏上清晰地展示着五个区的参赛选手照片,一目了然。43位参赛老师,有12位男老师,这个比例还是可以😊</p> <p> 比赛共六个项目,声乐赛场忘记拍了。</p> <p> 声乐项目一首自选,一首抽选教材歌曲,教材歌曲的分值占比70%,这一举措看出教育导向——教师技能终究是为教学服务的,不是为当歌唱表演家而来。</p> <p> 把传统文化列入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项目,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到,点赞这一举措。不得不说发达城市发达的不仅仅是经济,他们在推广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方面也做得特别好。由于地域性特点,比赛中很多选手演唱粤剧、潮剧,也有外地来粤工作的,他们展示了花鼓戏、京剧、傩舞、中国鼓、唢呐、古琴等传统项目。</p> <p>潮剧</p> <p>唢呐</p> <p>粤剧与京剧</p> <p>傩舞</p> <p>中国鼓</p> <p> 说课,提前半小时抽取课题,(花城版和人音版教材内容),对选手的能力着实是很大的考验。</p> <p> 观摩完小学组14位选手说课已是六点多,这时天都黑了,最后广东省教研员杨健点评小结,回住处后张老师拉着我们一起讨论梳理杨老师的点评:</p><p> 课堂教学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一种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育人。音乐学科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个学科的特点去教学,达到育人的目的,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p><p> 教学设计的几个缺失:</p><p>1.只设计了老师做什么,没有设计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学方案设计的立场是从教师角度出发而不是是学生角度出发。</p><p>2.教学设计的单位,是一个个的课时,而不是整体学习的递进。</p><p>3.教学设计的取向是知识点的分解教授,而不是整个知识的整合。</p><p>4.教学方案的目标是以双基为基础,而不是以素养为基础。</p><p>5.教学设计的重心在于老师向学生信息的传递,而不是在于老师把信息的本质摆在这里,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信息加工。</p><p>6.教学方案通篇只有教学,没有评价,怎么检验你教了,学生真会了?没有评价的教学等于无效的教学。</p><p>7.教案设计的服务对象是给领导检查,同事交流,而不是真正为学生服务。</p><p>8.目标好像都是冲着学生去的,但过程全是老师.</p><p><br></p> <p> 美食必须出镜😍😍</p><p> 中午张老师的学生请客,我们跟着蹭大餐🤩🤩</p> <p> 第二天上午,中学组说课,说课范围为湖南文艺出版社七到九年级教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