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军工巨洞 激情三线丰碑

军人本色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816,一个当代版的愚公移山的神话;一个不可磨灭的精神符号;一个新中国的绝密级军事工程。它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建筑群。整个工程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内共有大型洞室18个,其主洞厅共9层高达79.6米,总长24公里;有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山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根据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洞体施工挖出的石方量有151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工程布局宛如迷宫,洞中有楼,楼中有洞,体量庞大,集神秘、神奇、神圣为一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20世纪60年代,国家决定在大后方西南地区建设一个核工厂,有关部门多次考察、论证后,在四川涪陵白涛镇选址。为了保密,从此白涛的地名随之从地图上消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1967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五师(代号8342部队)奉命承担工程洞体的施工任务;至1984年停建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对816地下核军工洞下达了解密令。2010年,洞体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2015年涪陵区政府为了进一步完善升级景区设施,对"816工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2016年9月25日,景区重新开门迎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在"816工程"的建设中,国家核工业部陆续派出了三个建筑公司,担负其架桥铺路、建厂房和住宅区的任务。涪陵地区从各县调配了民工1万人左右;加上从全国征调的人才和老厂转调的技术尖子也近万人。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里,一下子聚集了将近6万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在参与工程建设的众多人群中,我的另一半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816厂整整工作了十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816,它既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这个历史名词叫做"三线建设";这种民族精神叫做"无私奉献";这段共和国的记忆叫做"备战备荒";而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汇成一句话,就是一一"当祖国需要时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在共和国风雨的历程中,一大批三线建设遗址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消失。一大批三线建设者们,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奔赴到了大山深处;当形势发生巨变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坚守、突破和自我转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致敬,共和国的决策者!致敬,英雄的基建工程兵!致敬,默默奉献的军工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