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中学语文组专家进校园同课异构总结 为了进一步推进周至县高中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周至县高中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据《周至县高中教学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的安排,周至县教育局联合周至中学开展了“周至好课堂,助推名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高中教学质量”活动,专家进校园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11月9日到11月10日,语文学科专家叶健刚老师再次来到周至中学。通过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示范课的形式指导语文组工作,让语文组老师受益匪浅。 语文组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高一、高二、高三分别两位老师同课异构,叶老师评课;第二环节是由叶老师在高一(2)班上示范课《包身工》;第三环节听叶老师的专题讲座。<div><br></div> 11月9日上午,高一语文组易红娟和王静老师进行了《涉江采芙蓉》同课异构。 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各有千秋,易红娟老师的群文阅读形式新颖,突破了传统课堂以讲授课本内容为主的形式,将四篇写莲的诗歌对比阅读,帮助学生拓展了思维;王静老师的课堂层层深入,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讨论,并以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课堂气氛热烈。 在评课环节中,叶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形式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并表达了自己对于语文课的一些想法,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疑惑给与解答。 11月9日下午,高二语文刘旭和康春辉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活动。 两位老师选择的课题是《谈中国诗》,刘旭老师以课文为蓝本,根据学生的基础进行内容上的拔高,指导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如何进行信息的筛选,并在课堂上进行了练习,讲练结合,学生获益匪浅;康春辉老师的课堂,结合学生的学习平板进行翻转课堂,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先进。 两位老师都得到了叶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叶老师让两位老师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行,要切实抓住质量提升工程这个契机,尽快提升自己。 11月10日上午,高三级王程婉和钟喜红两位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 王程婉老师的课堂风趣幽默,以学生熟悉文章为范例,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知道小说阅读形象题的答题技巧,在课堂中不惜以“自黑”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整节课堂气氛活跃。 钟喜红老师的课基础扎实,老师娓娓道来,讲练结合,润物细无声,学生与老师互动频繁,为学生如何答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学生收获颇丰。 在评课活动中,专家对于两位老师不同风格的上课方式给予肯定,充分赞许了两位老师的高考知识储备体系和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叶老师也在如何在这节课中落实语文学科素养给予了一些建议,强调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对学生高考的重要作用。 在11月10日下午,叶老师为所有语文老师上了示范课《包身工》。叶老师新颖的教学方式让我们耳目一新,他把课堂上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在课前给学生分发教学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前完成他布置的作业,课堂上主要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这节课为我们最大的触动就是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课学生平等的讨论,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求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最后,我们聆听了叶健刚老师的讲座,叶老师在讲座中强调,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将这学习习惯逐步内化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职业,这次宝贵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叶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教学方向上的问题,让我们知道面对学生,重点不仅是教授,正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们语文组的全体同仁,会抓住每一次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提升专业素养,争做新时代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