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 | 李程征</p><p> </p><p> </p><p class="ql-indent-1">冬天来临,山川脱掉了秋的外衣,裸露着。远远望去,灰白、乳白和洁白成了主色调。至此,一年的忙活已基本做完,可以心安理得地身藏暖衾待日出。侧头看,窗户蒙上雾气,天儿冷了。</p><p class="ql-indent-1">时令易节,茶也该应季。于是,收起略带凉寒的绿茗,端出体涵暖意的盖碗茶。盖碗茶,下有托盘,其上托一小瓷碗,碗中放茶叶、焦冬枣、桂圆、枸杞、干菊、冰糖等物。开水倒入,立即热气升腾,将盖儿盖上,待喝。这便是陇原人冬天几桌上的高端饮品。说它高端,不是表达它的物质价值有多昂贵,而是讲,它有精神层面的很高讲究。</p><p class="ql-indent-1">喝盖碗茶讲究环境。</p><p class="ql-indent-1">真正心静的人,无论外部环境闹与静,都不会受其影响,这与大隐隐于市是一个理儿。但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我们大多数人是心浮气躁的。因此,我们对喝盖碗茶的环境得有点要求,否则,喝不出品位和意境。当然,最理想的是一处安静、干净、舒适、温馨的所在。如果这些要求达不到,其它地方也可以,但一定要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配点干果之类的佐品就锦上添花了。您想,好的环境加上茶香,能不使人神怡心旷吗?</p><p class="ql-indent-1">所谓一茶在手,舒缓身心,渐渐消除疲劳,慢慢享受生活带来的惬意与美妙。</p><p class="ql-indent-1">喝盖碗茶讲究缘分。</p><p class="ql-indent-1">一起喝茶,最怕的就是“三观不合”,即“茶观不合”,喝盖碗茶也是如此。所以宁愿独饮,也不能将就。如果非要找个茶伴儿,那一定要找懂你的人,浓淡相宜间,是彼此的人格欣赏,是灵魂的默契,是自由的呼吸。可以肆意畅谈,也可以沉默不语。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待在一起就算一个字不说也丝毫不觉得尴尬。这便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机缘。</p><p class="ql-indent-1">一定要珍惜这样的人,一定要珍惜这样的缘。因为,这世间芸芸众生,有几人能在同一时间、同一个空间、同一份心情端着同样的盖碗茶相坐对饮?因茶而识,彼此相知,便成了缘。如果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这份缘分一定是经历了千年的等待。</p><p class="ql-indent-1">喝盖碗茶讲究静气。</p><p class="ql-indent-1">心浮气躁适合喝啤酒,是喝不了盖碗茶的。所以,喝盖碗茶要有静气。有静气才能性稳神定,神定才能专注。专注才能投入,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连贯动作——拇指在上,食指和中指在下,握稳后合力将托盘端起至适当高度,另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捻住盖儿顶突出部,微微提起,轻轻地用其边儿,反复拨划水面漂浮而未下沉的茶叶或者枸杞类物。如此动作,至少有两个功能和作用,一是能使浮物快速“吃水”下沉,与水充分接触,将其浓郁泡出;二是给碗中茶水降温,方便饮用。</p><p class="ql-indent-1">这套动作,看起来简单,写起来也就几句话。但是,做起来可有学问可有讲究了。做动作时不能太快,得悠然,眼神得跟着碗盖儿走,绝不能顾左右言他。必要时也可用嘴使细气嘘吹,但不能吹出声来。几分钟后,待水温适可,扬首前倾,抿上一口,慢慢下咽,顿时肠道温热,浑身温暖。这些动作,一招一式都讲究一个度。做过了显得做作,不够又显得“阿欧特”,要恰到好处。初喝者不可能一次达到“恰到好处”的境界,凡事有一个过程,喝得次数多了动作自然会老练,静气也就炼凝于身了。</p><p class="ql-indent-1">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讲得是日本的茶道与剑道之间的事。</p><p class="ql-indent-1">说有一天,一位武功十分高强的剑客预约一位对茶道颇有研究的人,在一年后某地比武。一听,这位茶客慌了,他哪是剑客的对手?他连剑都举不起!但是有位高人给茶客说不要怕,只要按他说的去做,定能赢剑客。高人的方法就是让茶客苦练泡茶本领,一直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比武的日子很快来临,双方如约均至。剑客拉开架势,要急着比试,而茶客说先不着急,喝一杯茶再说。于是,茶客按照熟练的套路一步一动,若无其事地开始泡茶。而剑客看到茶客如此淡定、镇静、自信,他开始慌了,继而紧张、流汗,最后弃赛。比武结果是茶客不战而胜。</p><p class="ql-indent-1">可见,内心平静,拥有静气,是一个人最佳的状态。喝茶如此,论剑亦然。</p><p class="ql-indent-1">那么,再说盖碗茶,在东西南北随处可见,雅俗皆用。不过,我认为把它喝出静气、喝出意味儿的还属咱陇原大地。你看,那家农舍的炉火燃烧着,旁边的桌几上盖碗茶正冒着热气儿,几位饮者的神态安然自若。他们在举手投足间,将火炉、茶和人协调地统一到了一体,氛围和祥,意久味长。</p><p> </p><p> 2020年11月7日于兰州</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