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尊敬的家长朋友:</p><p> 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济宁市任城区南张西城小学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作为西城小学教育大家庭的一员,您的每一次关注与肯定,都是我们奋力前进的不竭动力,期待您再一次为我们的树人教育点赞助力!</p> <p> 任城区南张西城小学位于红星路南,新华路东,规划复兴街北,建于1995年,占地13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p><p><br></p> <p> 学校在校生876人,20个教学班,在编在岗教师41人,其中,国家级优质课、省优质课执教者3人,省优秀教师1人,济宁市教学能手、市优秀班主任2人,区教学能手、区运河名师、育人楷模、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20余人。优秀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创新教育、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在上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新的教学楼已经在2020年8月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占地35亩,总建筑面积21973平方米,30个教学班,容纳1350名学生。</p> <p> 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宗旨,确定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立德树人,具有一定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秉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夯实基础”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自学、自理、自律、自强”的校训,“团结、文明、开拓、创新”的校风,“严谨、爱生、务实、善诱”的教风和“勤奋、善思、求实、进取”的学风。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厚爱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和拼搏,南张西城小学在济宁大都市的西部,正快速崛起。</p> <p> 我校体育健儿在任城区足球校长杯、区长杯比赛中过关斩将、勇夺冠军,在任城区中小学运动会上大放异彩。</p> <p> 学校先后被授予:“制度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物质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电教实验室建设第二名”“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学校规划建设第一名”“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任城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群众满意度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p> <p> 在新课程改革的征途中,学校将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人为本,群策群力,争创有特色、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味,凝聚师生团队,班级开设了“电影赏析课”,“激情美术课”,“感恩课”,“阅读课”等,丰富了校园生活,学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根植文化的沃土、师生共享幸福的精神家园。</p> <p> 今年8月,我校新建校区投入使用,购置高新教学设备、丰富图书资源、更新实验仪器、配备新桌椅、完善功能室等多种举措,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任城区信息化教育强校。</p> <p>一、学校严格落实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p><p> 我校严格按照任城区教体局制定的“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进行一年级招生。凡是符合招生政策的学区内适龄儿童,我校全员接收,实现了全部就近入学。</p> <p>二、学校招生全部免试入学</p><p>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学生入学时不参加任何选拔性考试。一年级报名时的师生交流是为了了解孩子的性格、习惯和家庭情况,便于更好地为学生量身订制家校合作的方案,并不是选拔性考试。</p> <p>三、学校无辍学情况</p><p> 国家规定适龄儿童年满六周岁应当接受义务教育。我校对在校儿童进行实时监测,不断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管理工作,近年来无任何一例辍学情况发生。</p> <p>四、学校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同时开设校本课程</p><p> 我校积极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按照规定开足开齐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我校课程同样进行的有滋有味,每门课程均有专(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国家课程与学校特色课程相结合,既丰富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展示了我校独具一格的教学风采。</p> <p>五、学校严禁任课老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p><p> 学校多次开展了禁止有偿补课、收费办班、推销教辅资料等系列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全体教师贯彻落实教育部下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文件精神。每学期我校教师都签署了《拒绝有偿补课责任书》等承诺书。学校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讲巧练,一课一得,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从源头上全面杜绝课外有偿补课现象。</p> <p>六、学校从未组织教师在周末、假期补课</p><p>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规范办学管理规定,严禁教师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学生补课(因国家法定节假日而进行的调休,不属于周末或假期补课)。</p> <p>七、学校不存在任何乱收费现象</p><p> 我校按照省教育厅、财政厅规定,严格收费管理,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乱收费行为。学校对所有收费项目均予以公示,不存在乱收费现象。</p> <p>八、学校严禁推销教辅材料现象</p><p> 根据上级规定,教辅材料的购买与使用实行自愿原则,由家长在新华书店平台自愿购买。我校从未强制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教辅材料现象。</p> <p>九、学校积极开展家访工作</p><p> 我校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深入开展了教师全员大家访活动。老师们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谋划对应举措,共同探索教育培养孩子的新路径。</p> <p>十、学校积极化解大班额问题</p><p>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化解大班额的通知精神及相关要求,学校高度重视化解大班额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商讨解决方案,坚持“阳光、公平、均衡、优质”原则,成功化解大班额问题,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目前,我校所有教学班学生人数均在上级规定的55人以下,全部符合标准班额。</p> <p>十一、学校协调多部门确保校园周边环境</p><p> 学校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学校不仅安排值勤教师每天在校门口和接送岗对学生上放学进行看护疏导,保障学生安全;而且积极与公安部门、执法部门、交通部门等协调合作,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畅通的校园周边交通秩序。</p> <p>十二、学校严控学生作业时间、确保作息时间</p><p> 学校积极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学生书面作业不包含背诵、阅读、预习、收听、实践等)。学校倡导教师分层布置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p><p> 学校同家长密切配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小学生每天10小时的睡眠时间(包含午休在内)。如达不到,建议家长督促学生增加睡眠时间。</p> <p>十三、积极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助力青年教师成长</p><p> 为不断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德师能水平,学校大力实施师徒结对,以基本功培训为主的青蓝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的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p> <p>十四、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生命安全,定期举行安全演练</p><p> 为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疏散和避险的能力,使广大师生掌握灾害来临时的逃生办法,学校积极开展防空、防火及防震演练。</p> <p>十五、严禁通过家长给学生布置作业</p><p> 家庭作业既是帮助学生夯实每日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必经途径。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我校各班级老师均在放学前直接将作业写在黑板上,由学生认真记录,回到家中按时独立完成。您看,很多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认真、严谨完成作业的好习惯。</p> <p> 面对新校区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西城小学全体教师一定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进取,努力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放飞心中理想,共同创造西城小学美好的明天。</p> <p><br></p><p>策划、审核:曲艺</p><p>编辑:吴明霞、胡文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