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中国有一种动物被称为“龙”。说是动物,却从来没人见过,但它的形象却被描绘的淋漓尽致。它有角似鹿、有头似牛、有嘴似驴、有眼似兔、有耳似象、有鳞似鱼、有须似人、有腹似蛇、有足似凤。它集所有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和天上飞的动物特点于一身,想必神通不小。也难怪人们对它尊崇备至。</p> <p>说起龙的来历,它起源于中国当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世界各地的人都说它是“中国龙”。而中国人自己也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p> <p>其实世上原本就没有龙,龙是人们虚构的,由中国古代图腾文化演变而成。其基本形象来源有多种说法,有说是来源于鳄鱼,有说是来源于蛇,还有人说是来源于猪,等等,说法不一。</p><p>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不同的氏族都有自己的以动物形象为主体的图腾。后来以蛇为图腾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同时以自己蛇图腾为主体,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特点,组合成一个新的有着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组成的新的图腾。这个神奇的动物形象人们叫它为龙。而下雨天那通天达地,纵横飞腾的闪电人们便认为那就是龙的真身。</p> <p>龙虽然是虚构的,但作为图腾,它受到了人们的崇拜。这种陆上能走、水里能游、天上能飞,神通广大的龙也就逐步的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龙的形象也一步一步的更加具体而丰满起来,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龙文化。</p> <p>在北京北海公园里有一座九龙壁。向人们清晰的描述了龙以及它的儿子们。</p> <p>龙生九子,它们喜好不同,性格迥异。于是人们便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功能,并在不同的场合分别展示他们。</p> <p>老大囚牛,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人们常在琴头上刻上它的雕像。这个习俗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雕像。</p> <p>老二睚眦,心胸狭窄,好斗喜杀。常被雕刻于刀环、刀柄等处。不仅常装饰在古代战将的兵器上和仪仗队和宫殿卫士的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而充满杀气。</p> <p>老三嘲风,形似走兽。生性好险,好四处望。殿台角上和宫殿斜脊上的走兽是它的雕像。负责宫殿的守望和警卫。同时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p><p>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p> <p>这是北京太和殿,它的等级是最高的:十样俱全。</p> <p>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p> <p>老四蒲牢,平生好鸣好吼。受击打时就大声吼叫。常做为洪钟提梁的兽钮,可助其鸣声远扬。它虽为龙子,却害怕鲸鱼。遇到鲸鱼的攻击,就吓得大声吼叫。于是人们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则声音响入云霄。</p> <p>老五狻猊,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常被做为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装饰。</p> <p>老六霸下,又名赑屃,似龟有齿,喜欢负重,常用来驼碑。老六驮碑。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p> <p>老七狴犴,又名宪章。其形似虎好诉讼。在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雕像。</p> <p>老八负屃,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它们互相盘绕着,看去似在慢慢蠕动,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觉壮观。</p> <p>老九螭吻,又名鸱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常做为宫殿正脊两端的吞脊兽,据说可灭火消灾。</p><p><br></p> <p>中国龙文化的四大属性:宗教属性、政治属性、艺术属性和民间属性。</p> <p>第一、龙置根于水,可飞腾于天。下接地气,上达天庭。据说它可腾云驾雾,飞腾于天地之间,善呼风唤雨。怒则电闪雷鸣、洪水肆虐,喜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尊其为龙王,把它作为神灵,四时祭拜。这是它的宗教属性。</p> <p>第二、古代龙是帝王的象征。它上承于天,下治于民,居高临下,傲视八方。他自称为"真龙天子",并把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比如:龙体、龙袍、龙椅、龙辇、龙舟,等等。北京历代帝王庙里龙的塑造就把这种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它的政治属性。</p> <p>第三、随着图腾的进化与龙文华的形成与完善,人们对龙的崇拜的加深,龙在人们心目中日趋完善。人们倾注着大量的心力与技巧,塑造出无数的关于龙的栩栩如生、充满想象的艺术作品,散落在中国各地。这是中国龙文化的艺术属性。下面图片拍摄于清东陵牌坊上面的石雕。众多的龙栩栩如生,无一雷同。</p> <p>第四、还有一点要提及的是,几千年来,龙一直是皇权的代表,只有皇帝可以使用龙。到了现代,龙文化已经慢慢的大众化了,龙也就走进了百姓中间,龙也不再是皇家的专有。比如耍龙灯,赛龙舟等,甚至普通百姓的墓碑上也刻上了龙的形象。这就产生了中国龙文化的民间属性。</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