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佛满人间

星期六小伙

<p>大足</p><p>位于重庆西部,建于唐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古称昌州,后取“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现称重庆市大足区。大足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是唐宋时期的摩崖石刻。</p><p>2020年10月31日9.07分,从成都乘G8653次列车至大足。</p><p><br></p> <p>大足石刻</p><p>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五世纪和七世纪前后(魏至盛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八世纪中叶(唐天宝之后)走向衰落,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建成了以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p><p>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有造像1030龛,约五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碑文、颂偈、题记十万余字。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此次到大足,受时间限制仅游览了宝顶山和北山石刻两个景区。</p> <p>宝顶山石刻景区</p><p>位于大足城区东北十公里处的宝顶镇,海拔527.83米,由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年至1252年),历时70余年开凿而成,15000多尊造像分布在一个长500米,高8至25米的三面崖壁上,是一座大型佛教密宗道场,成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最高峰。</p><p>2020年10月31日下午,到此一游。</p> <p>宝顶山石刻是比较世俗化的一组石刻艺术,主要作用是向当地文化水平较低的信徒们讲述佛经的内涵。因为大部分人不识字,所以就采用石刻连环画的形式,表示出佛经中的释义与场景,这样只要看画就能明白佛经的含义了。</p><p>宝顶山石刻的造像,最大特点是整体设计,各龛布局,每一龛都有一个故事,生动逼真并无一雷同,内容丰富且前后连接,造像壁间雕刻有楼台亭阁、花草鸟兽和泉水石山,构成了一幅幅中国式的佛教写实画面。</p> <p>在景区的广场上,耸立着高达19.6米的石质经幡,在其十层造像之中,精细雕刻了金刚、飞天、天龙八部、八大天神、金翅鸟部、万佛等大足石刻造像元素精华。</p> <p>“宝顶”这两个字,是清代同治知县王德嘉书写,两米见方的楷体大字,点画横轻竖重,苍茫遒劲,凹版字,凸字现,被称为宝顶山的书法之冠。</p><p>下面“寿”和“福”二字,是宣统年间涵若龙必飞题刻。</p> <p>首先看到的是两尊道教的雕像,左边是道教祖师老子与优虎山君合窟,两边的楹联是“道祖乘牛登岸上,山君伏虎镇桥头”。</p> <p>造像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合龛,据说是民国时期的,体现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理念。</p> <p>正觉像</p><p>这尊造像是赵智凤的老师柳本尊的成佛像,因为在佛头顶的两道豪光之间,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p><p>正觉佛交叉二手十指而作拳,以左手五指置于右手五指之上,使十指外现与掌外,称为外缚印,其代表功德圆满。</p> <p>圆觉洞的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也有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正心园觉。</p> <p>园觉洞</p><p>圆觉洞不是一个天然洞窟,是800年前,匠师们利用粗陋工具,在坚硬的岩壁上一锤一锤凿出的洞。洞深12米、宽9米、高6米,是宝顶山最大的洞窟造像。</p> <p>洞内中间是三尊佛祖,左右环伺排列着12位觉行圆满的菩萨,展现他们在修行过程,相互探讨的场景。菩萨们姿态各不相同,但每一位都精美无比,头戴的镂空花冠,身挂的璎珞细珠,历经800多年仍然历历可数,明明是石刻,却有着木刻的效果。</p> <p>十二位菩萨个个端庄典雅,风安飘逸,目光柔和,浅浅微笑,肌肉丰满细腻。四周洞壁上雕刻了无数的飞天、神将、花纹。</p> <p>牧牛图龛(南宋)</p><p>龛高570、宽2910厘米,全图长约30米。牧牛图是国内罕见的长卷式组雕,是大足石刻生活化的代表。此图以牛喻心,以牧牛人喻修行者,阐述佛教调优心意的修证过程。造像取材于现实,以山岩自然起伏构图,利用岩间的流水,依次刻出牛和牧人的各种情态,抒情诗般的再现牧牛生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整龛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从“未牧”至“双忘”共十组,展示了悟禅入门的全过程。</p> <p>第一幅(左边)雕刻的是“未放”,因为牛将要受牧人放牧,它昂首怒吼,欲向山上奔去,牧童只能双手紧拽缰绳与牛抗争。寓意人心在没可去服之前,就跟未经过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很容易随外界的干扰而波动。</p><p>第二幅(右边)雕刻的是“初调”,牧人站在牛首旁,左手牵牛,右手扬鞭,正驱牛下山,牛虽回首,但仍顽强与牧童僵持不下。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虽然受到制约,但还不能麻痹大意,放任自流。</p> <p>第四幅(左边)“回首”,雕刻牧人背着心爱的鸟笼,头戴斗笠,身披头蓑衣,轻挽绳绳,悠然自苦,牛轻轻侧过头并无躲避之意,此时的牛己老实听令,与牧人同行。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有所转化,不易受世俗凡尘的干扰和影响,但还需要清规戒律的约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p><p>第五幅、第六幅(右边)“驯伏”和”无碍”:雕刻两个年轻的牧人手握缰绳并坐在一起,正亲密地交谈,缰绳松缓,表明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牛了。牛也不再发怒,左侧的牛竖耳偷听着主人们的谈话,右侧的牛安静地在一旁饮着山泉,一派祥和气氛。比喻对心性的驯化已达到了无拘无碍的程度,清规戒律的约束也正在趋于淡化。</p> <p>第七幅(右边)“任运”,是一头牛悠闲站立正欲饮水,牧人面带微笑,左手挽着缰绳,并没有拴在牛鼻子上。此时驯服无碍的心性已无需清规戒律来时时刻刻约束,但此时仍然要提防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失去了驯服无碍的心性。</p> <p>到了第十幅”双望”,牛已经四腿跪伏,卧地而息,伸颈望着白云,牧人怡然自得,敞胸露怀地在一棵大树下酣睡,头顶上方的小猴去抓他的衣服,他也毫无察觉,说明修行到此,他的心性已经纯化透明,清净自由,外界的一切已无法干扰他了。</p><p>经过牧牛图的十组修正,修行者己有所觉悟,但毕竟未证得佛果,还需要继续修行。</p> <p>通过循循渐进的的磨炼、修炼,自己的思想达到了空灵如皓月,一尘不染的境界。就是佛家所说的“四大皆空、物我双忘”的最高精神境界。</p> <p>护法神龛(南宋)</p><p>龛高430、宽1260、深120厘米。分上下层刻像33尊。但凡佛教圣地,首先建造护法神,如各佛教寺庙里的四大金刚既是,密宗的护法神与显宗的护法神不一样,一共有九个。龛上层中部並立护法神像9尊,正中的一个造像是释迦摩尼佛的化身,他亲自率领天龙八部在此守卫道场,左右刻六通神像,下层刻有12生肖中的”兔、羊、猪、犬、猴”等鬼卒7尊,以示护法神昼夜24小时都在坚守岗位。护法神即持魔法之神,其作用是护卫道场,降服魔障。</p> <p>六通神像</p> <p>鬼卒七尊</p> <p>六大轮回图(南宋)</p><p>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佛教用这个观点来诠释世界、社会和人生,便出现了所谓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学说。六道轮回图即是这种学说的形象表现。</p><p>六道轮回图是一龛巨大的圆形石雕,共分四圈。佛教把这瞬息万变刹那生灭叫做“无常”,让他来掌握生死轮回,已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皆不永恒。龛正中雕刻一转轮圣王,亦称为蓝脸无常大鬼,正怒目獠牙,嘴死咬轮盘,长舒两臂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p><p>在轮中心雕刻一卷发人像,在胸部发出力道六道佛光,将转轮分为六个部分,发什面的心,造什么样的业,所得的报应也就各不相同。在卷发人之外,轮中还有三圈造像,由里至外,第一圈为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第二圈雕刻的是佛教十二因缘说;最外一圈雕刻一圆柱体器物,前端露出了部分表示来世,后端露出部分表示前生,人在其中轮回不休,或为鱼马,或为官吏等等。</p><p><br></p> <p>轮盘右下方刻有一猴子一只手扶下体,一边回头瞅着后面的少女表示“爱”。轮盘左下方有一官一卒,以手扶兜表“贪”。为什么脱不了苦海?是众生的“贪”、“爱”之心使得轮盘旋转不休。</p><p>轮回中心修行者的坐下刻有猪、蛇、鸽子。猪表“贪”,蛇表“嗔”,鸽子表”痴”,这三毒蒙蔽了人心,只有皈依佛门,诚心修炼,才能成就大我。</p> <p>广大宝龙阁图(南宋)</p><p>龛高780、宽370、深250厘米。 这部造像是据唐不空所译的《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雕刻而成的。佛经上说,广大宝楼阁是一个能降诸魔,生清凈心,能让刀山变宝山,能使兵杖变莲花的金刚不坏之地。刻紫竹林下趺横排并坐三修行者,是宝髻、金髻、金刚髻,笃信佛法,常效仿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死后在埋骨的地方,生出三根竹子,十月后竹内各生一童子,于竹下结跏跌坐,成等正觉,三根竹子变成三所广大宝楼阁。</p><p>在大宝楼阁图下面横刻着“宝顶山”三个字,系南宋兵部侍郎杜孝严书。</p> <p>华严三圣像(南宋)</p><p>龛高820、宽1550、深205厘米。刻像119尊。在前端有三尊擎天柱般的立像,中为毗卢遮那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二菩萨,三尊像合称“华严三圣”,其头顶崖檐,脚踏莲台,皆重额广眉,悲悯豁达,袈裟皱褶如刀斧劈出,舒展自如。三尊像高达7米,工匠刻意将他们头部加大,胸部缩短,小脚部位加长,身体前倾25度,使人仰首观望时,感觉菩萨好像正亲切地俯下身来,关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给人以亲和之感。</p> <p>文殊手捧七级宝塔,高1.8米,手臂悬空支出1.2至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工匠师们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利用宽袖袈裟披肩挂肋飘逸而下,和身躯相连,巧妙的将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依靠垂在其脚面上的大衣襟支撑,使文殊手托宝塔千年不坠。</p><p>在文殊佛右侧是宝顶山舍利宝塔,这座实心舍利塔是中国木质楼阁的建筑形式,己完全无印度舍利塔的风味儿了,由此可见佛教和其造型艺术中国化的过程。</p> <p>大悲阁</p><p>修建于明代,用来专门保护千手观音的。</p> <p>千手观音(南宋)</p><p>相传有一国王名妙庄王,有妙金、妙银、妙善三位公主。妙善好修行,国王逼其还俗,火烧修行的尼姑庵,不久,国王重病,全身长满脓疮,需亲生子女手、眼合药才能治愈。妙金、妙银皆不愿,三公主妙善得知后,毅然献出手眼为父治病,不久便痊愈。此事被佛知道后,为让妙善公主拯救世间众生苦难,赐予千手、千眼,便成为了妇幼皆知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p><p><br></p> <p>千手观音造像是大足石刻中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上唯一一尊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以主尊观音造像为中心,呈辐射状在岩面上雕凿1007只手,每只手中各执法器,如日、月、宝剑、如意珠、宝瓶、莲花、宝镜、数珠等等。手心各有一眼,以表现观世音菩萨的法力无边,智慧无穷。</p> <p>释迦涅槃圣迹图(南宋)</p><p>全龛宽3.2米、高6.8米,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圆寂时的情景,释迦佛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详、平静。</p><p>传说释迦牟尼经过多年的修行,终于得成正果,即将涅槃归去,众弟子都来送行,依依不舍,他最小的弟子阿难伤心不已,拉住他的一角,恳求同去,然而阿难修行还没圆满,怎能带他去呢?于是释迦牟尼一狠心推开阿难,用手一挥,便出现了一一条滔滔大河将它们隔开了,卧佛像前面的水沟代表的就是那条隔开二人的河流。背身那尊造像就是阿难。</p><p>这是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一种造像,由于大师们多采用圆刀雕刻,所以造像各部分的线条显得较为浑厚柔和,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佛祖涅槃时的安详之态。</p> <p>涅槃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意思是大彻大悟,坚定永恒,能使人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彼岸,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了一种解脱。在佛教经论和佛教艺术中,对涅槃都不厌其烦的阐述其意义,表现其形象。因此可以说涅槃图像是佛教艺术中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题材。</p> <p>云端上有女像九人,她们是释迦眷属,都比释迦先死,在天宫闻得噩耗,从天而降,手捧鲜花水果,迎接释迦圣灵。</p> <p>九龙浴太子(南宋)</p><p>因地制宜,山泉水与造像巧妙结合起来,九龙浴太子生动地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天上的九条金龙为他沐浴洗身的故事。</p><p>佛经记载:释迦之母摩耶夫人梦一孩子乘六牙白象进入右腋而有孕了,怀胎十个月后释迦牟尼从其母右腋降生,他一落地就朝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并且步步生莲。他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说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天上飞来九条巨龙,口吐冷暖二泉为太子洗浴。此龛造像采用高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这一情景。</p> <p>龛上部刻九条巨龙,或含珠,或昂首,或张嘴,姿态各异,正中巨龙张着大嘴是山泉水的出口处,泉泉清泉从龙嘴里终年不息的喷出,龙头的下方,释迦摩尼合十结跏跌而坐于金刚台上,虔诚地接受洗沐;左右两个半身天王,各用一只手托着金盘,他们头戴铁盔,身穿盔甲,表情严肃,左边的天王一只手指天,右边的天王一只手指地,表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金刚台下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p> <p>孔雀明王经变相(南宋)</p><p>明王即冥王,孔雀明王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出现的,其他明王皆以愤怒象出现,他以能驱除诸般毒术,禳灾去祸为特征。</p><p><br></p><p><br></p> <p>龛中的孔雀两翅张展,明王端坐在孔雀背负的莲台之上,面容慈祥。孔雀明王呈一面四臂之相,右边第一手执井敷莲华,第二手持但缘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莲花表敬爱,俱缘果表调优,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灾。</p> <p>毗卢道场(南宋)</p><p>洞高690、宽800、深500厘米。除左壁因早年崩塌像毁外,洞内现存像287尊。</p><p>佛教中经常会提到“三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报身“卢舍那佛”。法身佛如明月,报身佛如月光,应用佛如月之影。法身毗卢遮那佛,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永远存在,可见其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p><p>所谓“毗卢道场”,即是毗卢舍那佛设坛讲经说法之处,塔亭内刻毗卢遮那佛说法像,其坐转轮经藏,手结最上菩提印,口吐文理之光(嘴边光束),讲经说法。其余诸像或坐、或立、或跪、似在静听佛音。此龛雕刻精美,技艺娴熟。</p> <p>在道场右壁,雕刻文殊(坐狮)、普贤(坐象)菩萨,皆在听法。</p> <p>父母恩重经变相(南宋)</p><p>龛高700、宽1450、深250厘米,刻像44尊。上部刻贤劫七佛半身像,下部中央刻一对夫妇“投佛祈求嗣恩”图,左右连环画式地刻岀父母含辛茹苦抚育子女成长的“十恩图”,情节连贯,形象生动,隧人肺腑,是佛教中国化后的造像。</p> <p>贤劫七佛,是指在婆婆世界度众的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p> <p>“求子”:青年夫妇手捧香炉,虔诚的像菩萨祈求得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p> <p>第一恩:怀胎守护恩。一位坐着的孕妇正伸手去接侍女端过来的一碗保胎的中药,也许因为药大苦大难以下咽,她的脸上一种不太情愿的表情,但为了孩子好,她还是伸出右手去接药。</p><p><br></p> <p>第二恩:临产受苦恩。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孕妇被侍女架扶着,以手抚肚,嘴唇紧闭,咬紧牙关,她身下一位接生婆正撸袖准备接生,相公空惶不能自持,手拿佛经,希冀顺产。孩子诞生时,母亲受难日。</p> <p>第五恩:推干就湿恩。这幅图很传神,晚上尿床,妈妈把儿子抱到干燥的床上睡觉,而自己睡在孩子尿湿的地方。表现出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心的照料。</p> <p>第六恩:哺育不尽恩。母亲袒胸露乳,身着开裆裤的儿子饿了,叫嚷着快步向母亲跑去,母亲见状忙解开衣襟,摊开双手准备抱儿子,孩子可能太饥饿了,一到母亲跟前未等母亲抱起就叼住奶头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另外一只手捂住母亲的另外一个奶头,好像是告诉别人,这也是我吃的。碑文刻有颂词:“不愁脂肉尽,唯恐小儿饥”,把母亲育儿的心情,母爱的博大和孩子的童真表现得淋漓尽致。</p> <p>第七恩:洗濯不尽恩。母亲在盆中洗衣,身后站立一女子,正抱着儿子在母亲头上逗乐,孩子的洗濯之事大都是落在母亲的肩上,母亲虽每日辛苦搓洗,但只要看到孩子,听听他们的稚气活泼的笑声,便觉得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了。</p> <p>第九恩:远行忆念恩。孩子踌躇满志的将去远行,老父老母扶杖送别,依依难舍,老父碰了碰了碰老伴,意思送君千里必有一别,而老伴儿满脸不服,扭头捣了他一肘,她似乎还有千言万语未对儿子说尽。这一精彩瞬间的人物表现刻画令人拍案叫绝,这正是儒家宣传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教义。</p> <p>第十恩:究竟怜悯恩。父母年老,因担心儿子的言行举止,儿子跪在父母前聆听教诲,正所谓“百岁惟忧八十儿,不舍做鬼也忧之”,真可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p> <p>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南宋)</p><p>龛高730,宽1560,深182厘米,刻像68尊。龛正中刻释迦佛半身像,左右壁图文并茂,分上中下三层雕刻释迦佛前世和今生因地修行、行孝、报恩的12组雕像,宣扬释迦佛种种难舍能舍、难为能为的自我牺牲精神。</p> <p>龛正中为释迦佛半神像,释迦佛左手持钵,右手结印,头顶上冒出毫光一道,内现天宫。</p> <p>挑着父母乞讨,腰中别着餅,自己不舍得吃,留给二老,旁人不解嘲笑。</p> <p>缚心猿銷六耗图(南宋)</p><p>龛高790、宽360厘米。上部刻弥勒化佛怀抱猿猴喻心识。坐下六绳各缚动物,喻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此即所谓“六窗一猿”,为佛教阐释“心主一切”的图像。</p> <p>雷音图</p><p>造像群诸多角色为风伯、雷公、电母、雨师、云叟诸神。</p> <p>观天量寿佛经变相(南宋)</p><p>龛高8.1、宽20.2、深3米,刻像面积160多平方米,刻像169尊。上部为西方净土盛况,中为西方三圣像,下部及左右壁刻“三品九生”、“十六观”等。其规模之大,堪称中国石窟同类造像题材之最。</p> <p>十八地狱变相(南宋)</p><p>龛高1268、宽1995,深244厘米,刻像138尊。上部正中刻地藏佛,其顶上并列坐十斋日佛,左右并列坐十殿阎王加左侧速报司和右侧玩报司(阴曹地府十二殿)。下部分上下层刻刀山、截膝等十八地狱。为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者。</p> <p>中间端坐地藏王菩萨,手中宝珠放出六道佛光,两道上天,两道照左右十殿阎王,两道入地。地藏菩萨的大愿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p> <p>地狱经变是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具体表现,18层地狱中的人,都是因生前作恶,实施的种种恐怖刑法。</p> <p>铁轮地獄</p> <p>截肢地狱</p> <p>柳本尊行化事迹图(南宋)</p><p>龛高1257、宽2540、深750厘米,刻像67尊。崖上部正中刻唐末嘉州(乐山)居士柳本尊,左右及上下刻其行化“十炼”事迹图和待从等像。</p><p>因为大足石刻的兴起人赵智凤是柳本尊的徒弟,所以专门为他创造了这个场景。</p> <p class="ql-block">柳本尊的修行方法令人咋舌,以自残苦行的方式来弘扬“密教”,他用火灼烧左手食指是为“炼指”,在峨眉山顶大雪中站一昼夜是为“立雪”,以至“炼踩”、“剜眼”、“割耳”、”炼心”、”炼顶”、“舍臂”、”炼阴”、“炼膝”等。</p> <p class="ql-block">柳本尊像,坐身高52米,居士打扮,右眼已瞎、缺左下耳、左袖软搭膝上呈断臂状,右手举胸前食指、中指伸起,拇指与四、五指弯曲。</p><p class="ql-block">柳本尊是唐末五代时在四川弘传瑜伽秘教的一代祖师,相传他生于柳瘿,是从柳树疙瘩里出生的,因为"数至神异,人不敢称其名”,故号柳本尊,本尊就是佛教的祖师。</p> <p>在众多的石刻画面中,有两幅最美的女子形象一一养鸡女和吹笛女,雕刻的微妙微肖。</p> <p>游览石刻景区后,继续上行去观览“万岁楼”和“圣寿寺”。</p><p>万岁楼</p><p>明永乐十年(1412年),当时的蜀献王朱椿(朱元璋的第11个儿子)来宝顶山进香,大足县为了纪念他的朝香之行,修建了万岁楼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p><p>万岁楼为四层木结构建筑,高21.2米,底层边宽3.6米,楼为八角四重檐,楼层逐渐上收,翘角飞檐,非常壮观。</p> <p>圣寿寺</p><p>位于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乃南宋名僧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p> <p>圣寿寺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饰精美。是明朝三大名寺之一,弘治年间,当朝皇帝曾经手画水莲观音像送五台、普陀、宝顶三寺供侍,”时三山齐名海内”。</p> <p>北山石刻</p><p>北山摩崖造像,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公元892年(唐景福元年)首先开凿,后经当地官绅、士庶、僧尼等相继凿造,至公元1162年(南宋绍兴末年),方具现存规模。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叶(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以精美雅典兴著称于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p><p>2020年11月1日上午,到此一游。</p> <p>北山原名龙岗山,北山石窟造像主要是世俗祈佛出资雕刻的,题材丰富,以密宗造像为主。石窟造像也是依山而建,造像崖面长约300米,形若新月,有连廊保护,即避免摩崖造像的日晒、风吹、雨淋,又能为游客遮阳。北山也是大足石刻中观世音菩萨最集中、最多、最精美的地方。所以北山的石刻又被称为“美神荟萃的艺术宫殿”。</p> <p>韦君靖像</p><p>唐景福元年(公元872年),昌州刺史韦君靖,在大足龙岗山(北山)始凿“毗沙门天王龛“。毗沙天王像被军旅视为保护神,可得神力,因而就特别受到韦君靖重视,将其雕刻在北山佛湾之首,希借助天王的神力为自己助威壮胆,以巩固其统治一方的地位。石窟,作为佛教信仰衍生岀的艺术形式,韦君靖首开大足北山石刻,不经意间开辟了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p> <p>韦君靖碑</p><p>碑高260、宽231厘米。碑记载“四海波腾,山川鼎沸”的晚唐局势和四川东西部藩镇征战,以及韦君靖于北山建永昌寨始凿佛像等史实。</p><p><br></p> <p>毗沙门天王龛(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p><p>龛高430、宽286、深176厘米。正壁刻毗沙门天王,头戴大鹏冠,饰牛角形项光,身着甲,脚踏二夜叉,身躯硕壮,怒目园睁,左右壁刻力士、侍从等像。</p> <p>千手观音龛(唐景福元年至乾宁二年,公元892至895年)</p><p>龛高324、宽292、深140厘米。刻像44尊</p><p>,正壁刻千手观音宝冠天衣,善迦趺坐于须弥座上;左右两壁对称刻十佛、文殊、普贤、,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像,千手表示护持众生,千眼表示普观世界。</p> <p>释迦说法龛(唐景福元年至乾宁二年,公元892至895年)</p><p>龛高355、宽366、深193厘米。刻像27尊,正壁刻释迦佛坐像,左右侍立大势至、观音、天王、护法等像,其中两菩萨像端庄丰满,薄衣贴体,颇具盛唐遗风。</p> <p>三世佛龛(唐光化二年,公元899年)</p><p>龛高189、宽235、深88厘米。刻佛41尊,龛正中刻释迦、迦叶、弥勒“三世佛”,左右刻文殊 、普贤及天龙八部等,造像端庄典雅,刻工精致。</p><p><br></p> <p>500罗汉窟</p> <p>诃利谛母龛(宋代,公元960至1279年)</p><p>龛高161、宽109、深117厘米。龛内刻诃利谛母、侍者和童子像等13身。</p><p>佛经记载她本是王舍城一位牧牛身怀有孕,因城中独脚佛出世,牧牛女被迫歌舞,致使小产死胎,牧牛女悲愤发誓,来世要尽食城中人子。她死后与药叉长子结婚,生了500个儿子,并且天天按照誓言要进王者城偷食别人的小孩。释迦摩尼佛运用法力将她最心疼的小儿子藏了起来,她号哭求还,释迦佛教育她将心比心,想想别人失去孩子的痛苦。于是她改邪归正,发誓愿保护天下的小孩,并愿为他们提供一切帮助,成为专司护持儿童的守护神。民间信仰俗称“送子娘娘”。</p> <p>数珠手观音龛(南宋绍兴,公元1131至1162年)</p><p>龛高127、宽100、深72厘米。这龛造像主尊是观音像,她赤足站立在莲花台上,身后有椭圆形背光,头戴花冠,胸饰璎珞,头微微倾侧,面部轻抿嘴唇,似笑非笑的模样,神情妩媚。左手轻扼右手腕,右手下垂轻粘珠串,身材窈窕,亭亭玉立,斜侧身姿,飘带飞舞。被世人俗称“媚态观音”,是中国宋代石刻造像之精品。</p> <p>摩利支天女龛(宋代,公元960至1279年)</p><p>龛高221、宽114、深104厘米。龛正壁刻摩利支天女,左右壁刻八大护法金刚。摩利支天女作三头八臂,手持诸般兵器,立于战车上,为佛教神通广大的护法神。</p> <p>水月观音龛</p><p>水月观音,头戴花冠,胸前密饰璎珞,身上绕有换帛,观音左腿盘于台座上,右腿赤足呈二郎腿形式放在台桌上,脑后有园形头光,在身后刻连绵起伏的群山,山形错落有致,其间放有一净瓶。观音面含微笑,身姿略倾,其异于其他观音的坐式,姿态潇洒,气度不凡。左右侧对称站立善财和龙女,在洞窟的左右两侧壁,四大金刚威严凛冽。</p> <p>转轮经藏窟(南宋绍兴12至16年,公元1142至1146年)</p><p>窟高405、宽496、深679厘米。全窟造像个性鲜明,形神皆备。为大足石刻中的珍品,现已重点保护。</p> <p>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窟(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28年)</p><p>窟高424宽、387深、340厘米。正壁刻如意轮菩萨、观音菩萨,左右壁浮雕诸天神像。</p> <p>孔雀明王窑(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p><p>窟高347、宽322、深607厘米。本窟创造性地将支撑洞窟的中心柱与艺术雕刻融为一体,构思精巧,独具匠心。中心柱上雕刻孔雀明王头戴花冠,面容端庄慈祥,身披荷叶形披肩,胸饰璎珞,四臂分别持有佛经、宝扇、如意珠、孔雀羽毛。明王莲花座下的孔雀头右倾斜,双翅展开,似欲展翅高飞。窟内正壁和左右两壁,上下刻有950尊佛像,与孔雀雄姿辉映成趣。</p> <p>弥勒下生经变相(北宋靖康元年,龛公元1126年)</p><p>龛高272、宽195、深220厘米。弥勒佛端坐正壁像,左手抚膝,右手膝间结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座下有三狮举座,正中石狮双爪举座,两侧石狮一爪举座,一爪拨弄绣球,憨态可掬。</p><p>弥勒两侧,站立着迦叶和阿难,弥勒佛背后有背靠椅。头顶上部有宝盖,两侧有翱翔的飞天,盖中发出四道毫光,飘至窟外。窟左右壁刻像173尊,为经变中的菩萨,文臣武将,男女居士及各式人物等像,内容丰富,雕刻精美。</p> <p>观音变相窟</p><p>观音菩萨头戴高花冠,瘦削的瓜子脸,削肩细腰,右肩袒露,身体微微倾斜,左手撑在台座上,右手抚膝,左腿盘于座上,右腿翘立。</p><p>在主尊两侧,依次站立12头部的动态,五官的细节,服饰上的璎珞和手臂的起伏,都不尽相同的观音各持不同的器物。</p> <p>泗州大圣龛(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元)</p><p>龛高298、宽222、深237厘米。龛正壁剖泗州和尚,左右壁刻志公、万回等僧人像,泗州等僧人作为圣僧崇拜,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重要表现。</p> <p>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唐末,9世纪未)</p><p>龛高469、宽361、深40厘米。刻像578尊,经幢和楼阁等建筑42座。以中部“西方三圣”为中心,上部刻“净土”盛景,下部雕“三品九生”及“未生怨”故事,左右沿凿“十六观”。刻工精湛,被誉为晚唐最为精美的作品。</p> <p>观音地藏龛(五代,公元907至960年)</p><p>龛高157、宽122、深96厘米。刻像48尊,正壁并立观音、地藏,左右壁祥云内浮雕十王、两司,造像面如唐貌,身似宋刻,反映了五代造像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p> <p>陀罗尼经幢</p><p>如同做童身和同顶三部分组成,在其上雕刻有龙、宝珠、双层仰莲、佛像、为士等诸多题材,层层次分明,技艺精巧。在经幡的正上方刻有三身佛像,造像为三世佛。在经幡的左侧,为三身地藏像,皆是坐于金刚座上,左手捧珠,右手持锡杖,左下侧站立一身侍者。此龛最大的特点就是汇聚众多的佛教神像题材,这种组合形式在佛教经典中未见记载,具有较为浓厚的世俗信仰特点。</p> <p>游览连廊里的石刻后,沿着近两公里的石阶小路去观览“多宝塔”和“二佛并坐”像。</p> <p>多宝塔(南宋绍兴17至25年,公元1147至1155年)</p><p>多宝塔俗称北塔和白塔,为楼阁与蜜檐相结合的砖塔,外13级,高33米,底边宽4米,共八面,腰鼓型。</p> <p>多宝塔为八角形砖塔,每一角立一石柱,蟠龙缠绕,顶托莲台,上置一托塔力士,刚劲有力。</p> <p>二佛并坐</p><p>《妙法莲华经》中记载:释迦牟尼在法华会上说法后,“七宝塔自地涌出,多宝佛在宝塔中分半座,使释迦牟尼佛坐”。此景完整的呈现出了这个典故,高达十余米的释迦摩尼佛多宝和二佛并坐,上方则是多宝塔。</p> <p>2020年11月1日19点56分,乘G2870火车返回成都。</p><p>大足,再见!重庆,再见!</p> <p>照片是用手机拍的,只为记录,备存自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