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袁家村

涟漪

<p class="ql-block">  阳光暖暖,风和日丽,气温高达二十多度。如果不拿户外的叶子辨别,还真不知这季节究竟是春还是夏呢?为了不辜负难得的好天气,决定去朝思暮想的袁家村走一圈。</p><p class="ql-block"> 提到袁家村,相信大多数人耳熟能详。于我而言,真正了解得少之甚少,也只是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纪录片中知道微不足道的一点儿。里面驴拉着磨研着辣面、白嫩的豆花、醇香的粮食醋……涌上鼻尖,令人梦寐以求。因而,一直梦想能目睹它的全貌,那该是多么开心的事啊!</p><p class="ql-block"> 沿着312国道径直往咸阳方向行走。路旁,树木上的叶子在暖阳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微风轻拂,树梢轻轻摇曳,红黄绿搭配一起,为路边的山脉披上多彩的霓裳。</p><p class="ql-block"> 翻过秦岭,伴着三三两两的车辆,途径不同的路段,也没留意到底走了几个钟头,就到了袁家村所属区——咸阳市礼泉县。眼前,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苹果园🍎 展现眼前。导航上提示着距离袁家村已经不远,激动的心情真恨不得赶紧与之紧紧相拥。</p><p class="ql-block"> 袁家村坐落在陕西礼泉县烟霞镇九山唐王陵南部,听说为了给村民找出路,于2007年9月29日,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正式开业。为了使传统工艺能在袁家村集中展示,村里派人在全国搜罗制作传统食品的传人,请他们来到袁家村制作美食,并教村民学习制作。相关手续都是请工商税务局上门为大家办理。虽说条件便利,但起初的生意也是不好做的。豆腐坊及其他店铺都是推车转村卖东西的。而现在,靠传统手艺吸引游客的袁家村,日接待量高峰时达两万余人,每到节假日,石板街便被游人挤得水泄不通,吃一碗豆花,都要排上半个多小时的队。传统作坊供不应求。村上出去打工的年轻人,都陆续回到村子里,开始跟着管理公司学习。</p><p class="ql-block"> 下了车,并不引人注目的大门伫立眼前,门庐上醒目地写着“袁家村”三个字,门牌颜色暗黄,没有金碧辉煌的耀眼,没有奢华张扬的外观。犹如朴素的人儿低调地站在风中微笑着,用最真诚的面孔欢迎着远道而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大门内,车流匆匆,停车位上整齐地停放着来自不同地域的车辆。五十多米处,鳞次栉比的店面挡住了视线。市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农产品摆满一街两行,人们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谈笑声,汇成了一曲欢快的集市交响曲。</p><p class="ql-block"> 最引人注目的是店门口一串串红辣椒,整齐有序地挂在门口,犹如一串串红灯笼,挤挤挨挨满脸含笑。门口有个石磨,石磨旁边坐着一个穿着有民族风服装的妇女,神态安详,悠闲自在地看着她的店面,店里坐着顾客。门口挂着白色的牌匾,上面镶嵌着工工整整的正楷字:“食品安全有保障,绿色消费保健康”。这个作坊很大,石磨上不仅仅是辣子面,就连店里也堆满了辣椒和辣面,难怪老板娘一脸喜悦呢?看样子她的生意不错。</p> <p class="ql-block">  与之紧紧相邻的店面横幅上写着:“袁家村酸奶”,店里店外聚拢着一些年轻男女,低头看着买着。对于酸奶,向来是我的最爱,不假思索走到门口,买了一瓶,拧开盖子,白白的颜色,用小勺子舀一口尝尝,凉凉的,酸酸的,甜甜的,那香甜的口感也不忍心一口吃完,于是,边走边品尝。</p> <p class="ql-block">  目不暇接的腐竹坊、陕北小吃院、女红作坊、竹席作坊、写真轩、怪味豆等令人眼花缭乱。不知不觉又看到了回民街。出于好奇,很想感受一下它与西安市区的回民街有何不同?定睛一看,清真风干牛肉、牛肉米线、烤梨应有尽有。尤其吸引人眼球的要数烤全羊的小伙子了,他的店里播放着热情奔放的音乐,自己跟着节拍摇头晃脑唱着,烤着,自得其乐的开心完全忘记了身边围绕着一大群人看他表演,看我专注地拍着小视频,礼貌地喊了一声:“来尝尝吧!”我摆摆手,用手示意,“等会再吃。”他继续跟着节奏烤着、唱着、摇摆着,快乐的样子令人羡煞。 身临其境,更能体会到它与西安市的回民街没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  回民街外,台阶遮挡住脚步,绿色的植物围绕着一个花园式的书房,横幅上醒目地写着“书院街”三个字,旁边的书屋倒是不少,显得安谧而温馨。再走几步,前面又出现酒吧街,各种酒坛摆着不同的样子,期待着商贾云集……</p> <p class="ql-block">跟着行人,亦步亦趋,眼花缭乱地浏览着不同的街道,正宗的陕西小吃饮食街又挡住了我的视线,肉夹馍、雪梨汤、藕粉皮、重庆小面、凉粉鱼鱼尽显眼前。</p> <p class="ql-block">尽头,一条整齐的围墙被雕刻得凸凹有致,轮廓清晰,延伸得很远,沿着它往里走,才得知这条街全部是客栈,是为游客专门提供的住宿地。每个门庐装饰风格诡异,那种花园式的洋房,设计和布局极其富有诗意。行人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这里,犹如人在画中走,画在人心中,令人乐不思蜀,忘了尘世间所有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拍摄着周边的美景,老板娘走了出来,笑盈盈地问道:“住店吗?”我摇摇头。赶紧问她:“这店是自己的房子还是租的房子?”风姿绰约的老板娘笑容可掬,友好地告诉我,这是她们自家的房子。旁边的游人露出了羡煞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拍完农家乐一样的客栈街,又看到了豆腐坊。坐下,欲尝豆花,原以为它跟豆腐脑一样,哪曾想到它比豆腐脑更有味,一团团花一样软软的白花花的豆花,上面漂一层辣子,嫩嫩的,辣辣的,香香的,味道别提有多美了……趁人不多,赶快与老板攀谈起来,才得知袁家村现有休闲农家四十多户,油坊、豆腐坊、醋坊等作坊和休闲农家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近二百多个。2010年,袁家村接待游客四十多万人次,休闲农业营业收入1560万元。袁家村一直以来都是集体致富。从生产队,到1988年成立农工商总公司,再到袁家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挂牌成立,又改为“礼泉县袁家集团公司”,都带有袁家人自己的特质。1990年集体栽植果园115亩,1992年按人划拨土地栽植家庭果园,实行户栽村管双层经营体制。从传统农业跨入了现代农业的新阶段。而今袁家集团公司正用自己的经营方式,为人们集中保留下这些传统工艺的老作坊,并将它们推向更远。</p><p class="ql-block"> 听着老板的详谈,思绪纷纷扬扬,眼前又一标志牌伫立眼前,光滑的雨花石上清晰地写着“关中古镇”这四个字,旁边绿竹围绕。驻足,与之拍照。不远处,古朴典雅的楼阁旁又出现一宽敞的街道,周围亭台轩榭,店门上写着魔幻旅程,龙腾老客栈等等,仔细看看才发现这是专门为打游戏的年轻人设计的。这应有尽有、不胜枚举的繁华地,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在电视上看到过袁家村曾在2019年年底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浏览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整齐有序的店面,布局合理规划有方的不同街道。明显感觉到袁家村根据地势巧妙安排布局,房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横平竖直,排列有序,顺势就势,高低错落,整齐有致。它源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山水天然相容,表现出与时空的高度和谐和对生活环境艺术质量的重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袁家村几代人建村的设计理念。与江南那些富豪云集、奢华气派的古镇风格截然不同,这里一切都显得朴素而自然。它的交通走向、气流、排水、通风等均以其地形、地貌为依托,这使其建筑风格、特色符合人性、自然、生态规律的需求。街巷的铺装也是自然纯朴,多采用古老青砖或卵石铺成,有一些地面也采用夯实的土路,由于地面渗水性较好,因而路边植被也较为茂盛。随着街巷的或曲或折,随着植被的或疏或密,一个个公共活动空间节点也就随之形成,不仅丰富了街巷的景观效果,也满足了村民交往的生活需要。</p> <p class="ql-block">  最为好奇的是头顶上飞机不断盘旋,离屋顶很近,一会东一会西,惊讶至极。问同行的亲人,才得知这里人流量大,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保护着,随时待命,以防不测,以防安全隐患偶有发生。暗暗佩服这里的负责人真是考虑得周到啊!</p><p class="ql-block"> 看着袁家村集观光休闲、民俗文化、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在这里不仅能聆听到美妙动听的演唱,观看到特有的土族婚礼、传统社火、皮影戏等特色民族演艺,还可以观赏到已被现代文明所取代已淡出人们生活的牛角弓、牛羊毛口袋席等古老传统手工艺制作,加工过程、一些作坊、河湟剪纸、撒拉族刺绣、彩绘等传统艺术的展现,才觉得它被称为浓缩版的河湟文化博物馆属于名副其实,真是不图虚名啊!</p> <p class="ql-block">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此地,依然期待有机会再故地重游,这百游不厌的地方,这能工巧匠的独特设计,这休闲、娱乐、饮食集一体的古镇风貌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