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幼儿园、南柳幼儿园开展自制玩具活动

运河街道中心幼儿园

<p>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体质,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p><p> 为了丰富幼儿户外活动的多样性,四小幼儿园和南柳幼儿园在原有购买的各种户外活动器材的基础上,发挥广大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利用身边的一些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制做了大量的“自制户外活动器材”,展现了幼儿教师的智慧和手工艺的精湛。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给孩子和家长们一定的启发性。下面是我们各班老师制作的各种户外活动器材。</p> <p>  奶罐小车:一个不起眼的小棍子和常见的奶粉罐,变成了幼儿手中神奇的玩具,幼儿在活动中利用自制玩具进行游戏,想出许许多多的玩法:有的幼儿用手滚,有的幼儿将滚筒当“马骑”,有的幼儿当小车,进行比赛,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p> <p>  飞碟:泡沫垫是最寻常不过的物品,变个身成为了幼儿最喜欢的玩具飞碟。</p> <p>  高跷:随处可见的饮料瓶,到了幼儿的这里变成了高跷,看孩子们玩的多开心。踩高跷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游戏,幼儿在玩高跷时,可以获得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p> <p>  爬爬乐:泡沫垫可以一物多用,变成了一个简单的玩具爬爬乐,爬的动作是一种手脚协调交替有节奏的运动,有利于幼儿身体两侧肌肉健康发展,而且促进幼儿大脑两个半球的发展。</p> <p>  抛接球:简简单单的塑料瓶成为幼儿喜爱的玩具,抛接球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对抛,也可以合作进行游戏,不仅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而且锻炼幼儿跑跳能力,锻炼抛、甩、接的精细动作。</p> <p>  废旧轮胎:利用废旧轮胎,为幼儿提供花样玩法。幼儿可以滚轮胎,跳轮胎,也可以使用轮胎进行“打地鼠”游戏。</p> <p>  套圈:老师们充分利用了塑料瓶,制作成不同的玩具,供幼儿们进行游戏。锻炼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以及大肢体动作。</p> <p>  双人踏板:一块简单的木板,两根绳子,经过“加工”变成了幼儿脚下的踏板,将废旧厚海绵垫或废旧纸箱剪裁成大鞋模样,然后穿孔或者用热熔胶等方式固定“鞋带”。</p><p> 玩法:根据情况,两人(或多人)一组将“大鞋”穿在脚上,两人同步前进。</p><p>锻炼肢体协调性,团队合作精神。</p> <p>  坦克:生活中最常见的纸箱,经过加工变成了“坦克”,幼儿可以单独进行游戏也可合作进行游戏,幼儿兴趣高昂。</p> <p>  这些玩具材料丰富、形态各异、安全卫生、结实耐用,体现了一物多玩,操作性强,深受幼儿喜欢。这些玩具为开展户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材料、丰富了孩子的一日生活,调动了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兴趣,让幼儿自主选择器械,自由活动,多角度的探索游戏、开发游戏,充分达到《指南》中对幼儿体能发展的要求,提高幼儿游戏能力,锻炼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同时也增强幼儿的体质。</p>

幼儿

游戏

玩具

户外活动

废旧

幼儿园

锻炼

轮胎

高跷

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