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的诵读、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我们将以“营造大家共同读书,交流习作的氛围”为思想主线,致力于把幼芽文学社办成真正培养同学们能力的社团。本学期,我们幼芽文学社将继续加强社团成员的自主化管理,争取在扎实做好文学社的基础工作的同时,能有意识做好对外宣传,使之成为我校社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校诵读、作文教学研究一个闪光点,成为同学们的文学素养提高的一个舞台。</p> <p> 幼芽文学社团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社团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社员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活动、勇于创新的精神。</p> <p> 在这阳光午后,辅导员高召老师带领着幼芽文学社团孩子们出发了,去探寻博望那古老的文化。</p> <p> 首先,第一站,我们来到的是张骞桥。</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高召老师为孩子们讲述张骞桥的历史,通过桥板的磨损程度,可以看出这座桥的古老,孩子们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博望新镇和老城之间由白条河自然隔开,河上有一座桥,叫张骞桥。据说这座桥是张骞封侯于此的唯一“物证”。这是一座三孔石桥,西边桥头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汉博望侯张骞封邑”几个字。两侧的桥栏上,用青石镌刻着36幅仿汉画石刻,内容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事迹。</span></p> <p> 孩子们认真搜寻着桥栏上每一个动人的故事。</p> <p> 随后孩子们来到了桥下,高老师认真回答着孩子们提出的古灵精怪的问题。</p> <p> 其次,孩子们来到了三眼井,耐心的听着高老师讲,此井开凿于三国时期的公元207年,镇守博望的蜀将关羽,适逢天旱缺水,城内其他井水咸涩不能用,官、兵、商仅此一口清澈甘甜井水使用,导致用水纠纷时常发生。关羽恐军心动摇,民心不安,星夜上书驻守新野的诸葛亮恳请退兵,诸葛亮命手下在水井口上,盖上凿有“品”字形的一块石板,形成三个井口,往外汲水互不相扰,解除了关羽的后顾之忧。井深20多米,直径3米,井壁用汉砖砌成,水源旺盛且水质甘甜清冽。每孔直径60厘米,三孔分别占据一步履于井上,一眼官用,一眼民用,一眼兵用,故称“一步三眼井”。从此再无纷争出现。官、兵、百姓和谐相处,其乐融融。</p> <p> 最后,大家一同来到了博望坡的三国古柘树旁边。</p> <p> 孩子们一起听博望坡三国古柘树的故事……</p> <p> 孩子们认真听着高召老师的讲解。然而,经过两千多年沧海桑田的世事变迁,幼芽文学社团孩子们一行去探访之时,这里完全是一片安宁与祥和的景象。唯有离路边约百十米,据说在这片曾经的古战场,而今地面上经历过当年那场战争,唯一幸运地留存下来,作为见证者的那棵古老的柘刺树,静静地伫立在一片广阔的麦田地里,似乎还能折射出些许当年的硝烟与烽火,孤独地向我们诉说着她那历史的厚重与沧桑。</p> <p>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学习,孩子的快乐离不开玩耍,通过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发展了孩子们的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大家带着满满的自豪,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学校,梦想没有止境,幼芽文学社团正以一种昂扬的姿态勇于实践、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努力让社团活动成为绽放每位孩子魅力的炫丽舞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