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背景<br>大自然是幼儿最初获取知识的丰富源泉,自然环境中的万事万物直观具体,使幼儿在接触中懂得了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今天户外寻找秋天,有的小朋友捡树叶,有的小朋友摘松果,有的小朋友发现了藏在草丛里、泥土里的昆虫,孩子们心奋不已,开始七嘴八舌的交流着···<br>在小小的昆虫世界,竟然那么多的有趣。在昆虫世界里,它们有自己的语言,它们会交头接耳,它们会相互嘘寒问暖,它们会团结一致,打败敌.....每个昆虫都是一个而美丽的生命,值得孩子们去探索、研究、观察与发现。 二、游戏内容与过程实录<br> (一)寻找西瓜虫<br>户外活动的时间,我发现孩子们都在满地寻找西瓜虫,然后很兴奋地喊着:“我发现了一个西瓜虫。”其他小朋友听到都就跑到跟前凑在一起观看。这时一旁的曹芷嫣说:“我怎么没有找到,我发现的这个是死的。”展鸣说:“你可以去墙边那看看,那里应该有。”说着曹芷嫣便去墙根下面去找,只听她喊道:“你们快来看呀,这里有西瓜虫。”他的话语引起了其他孩子的注意,孩子都去墙下面找,结果每个孩子都有收获。我便问道:“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西瓜虫吗?”“因为它卷起来像西瓜一样。”“因为它的身上有像西瓜一样的纹路。“为什么要去墙根下去找呢?”“因为它喜欢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生活。”<br> 二)西瓜虫的自我保护方式<br>“你们快来看呀,这里有一个死的西瓜虫”曹芷嫣说。“他没有死,他只是变成了一个小球球。”“我觉得它就是死了。”“他真的没有死”益益辩论到。你不相信你去问老师。后来小朋友们就来找到了我,问我这个西瓜虫你到底是死的还是活的。我并没有直接给孩子答案,只是让他们在继续观察,看看到底是活的还是死的。过了一会儿,只见西瓜虫慢慢的伸开了身体,益益赶忙说:“你看吧,我就说它没有死。”芷嫣似乎很纳闷:“为什么呢? 那它怎么会变成球球。?”活动结束后,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反思、讨论为什么会变成球球。原来是因为这是西瓜虫的自我保护方式。因为它的腹部比较柔软,背部比较坚硬,遇到危险的时候蜷缩起来就能用背甲把腹部牢牢的包在中间。 (三)西瓜虫是益虫还是害虫?<br> 经过几天的观察后,孩子对西瓜虫的探索仍然有兴趣。但是却不知道西瓜虫是益虫还是害虫。把问题留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最后我们与孩子一起谈论、查阅资料,孩子们知道西瓜虫对于农业来说是害虫。<br>孩子们掀起了探究昆虫的热潮, 它们吃什么?为什么有的昆虫有翅膀?昆虫有脚?怎样引发幼儿后续的探究兴趣,使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兴趣,请看下次记录。<br>二、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br> 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把围绕西瓜虫进行的观察、讨论、寻求正确答案等机会都交给孩子,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发掘的学习题材,促使幼儿对科学产生亲切感,拉进了幼儿与科学之间的距离,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身边的科学知识。适时帮助幼儿形成问题,使幼儿获得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引领幼儿去进一步触摸科学,感受科学。 <br>与西瓜虫的相逢、相识到相知,教师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空间,使孩子能积极主动地自我建构知识经验,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自我成长,自我提高,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