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共交流,评课促成长——杨店中心小学教研活动美篇

美友48568695

<p> “金菊已盛开,梅花待含笑”。为了提升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同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教研的作用,杨店中心小学于10月份开展了“听课促交流,评课促成长”教研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徐校长、杨校长、教导处陈主任及全体青年教师。</p> <p>  在教研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徐校长特意请到中心校胡乃侠校长来我校,对青年教师进行授课技能培训。</p> <p>中心校王仁侠老师、胡乃侠校长亲临我校新分配李汉卿、张智豪、余洁三位教师,进行课堂指导,提出了宝贵意见。</p> <p>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两组进行教学比赛:英数组和语文组。 </p><p>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校领导和所有参赛老师的辛勤付出下,秉着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通过匿名打分制取得每位教师的最终比赛得分。现将比赛结果公布如下:</p><p><br></p><p> </p> <p> 英数组孙颖老师 </p><p> 《Unit 1 A Let's learn》</p> <p>  本课时重点在于学习城市中常见的地点,并能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其位置。在教学开始前,孙颖老师以手势操开始教学热身,用英语歌曲Where is the hospital?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孙颖老师通过说唱的形式简洁明了地将所学单词和主要句型进行综合归纳,既练习了所学知识,巩固了核心语言,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容易在单词的发音和拼写上出现问题,孙颖老师采用拆分法教读单词,并一一书写在单词卡片上,既有利于降低难度,又能帮助学生根据发音记住单词拼写,教学效果显著,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最后以萝卜蹲游戏操练单词,既有利于增强学习又能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课堂识记效果强。获得每位听课教师的认可和好评。</p> <p> 英数组胡霜霜老师</p><p> 《倒数的认识》</p> <p>  胡霜霜老师执教的“倒数的认识”设计巧妙、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课程内容直奔主题,通过几道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认真分析概念,抓住词“两个数”“乘积是1”“互为”来分析,为后面的练习打下基础。教学环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设计严谨,语言简练。对教材理解全面、深刻。设计的练习题面面具到,练习中设计到求真分数的倒数、假分数的倒数、带分数的倒数、整数的倒数、小数的倒数。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能提供给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在遇到困难时同时教师能做到引导到位。</p> <p> 英数组张莉老师</p><p> 《小数除以整数》</p> <p>  张莉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教案精心构思,很好的展示了一位新教师的教学风采,获得数学组老师的一致好评!亮点很多:</p><p>1、张老师注重交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从讲练思三个维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p><p>2、教案设计合理,起点低,坡度缓,落点高,引导学生学习和发现问题,注重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p><p>3、作为新教师能够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来设计,而且教态自然,声音抑扬顿挫,很好的掌控了课堂节奏,这些亮点是十分难得。</p> <p> 英数组许燕群老师</p><p> 《认识直线 线段 射线》</p> <p>  教者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教学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容量适度,环节连贯、紧凑。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p> <p> 英数组李汉卿老师 </p><p> 《角的初步认识》</p> <p>  李汉卿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李老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p> <p> 英数组张智豪老师</p><p> 《一个因数是0的算式》</p> <p>  张智豪老师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老师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喜悦。张老师把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教态亲切自然,能与学生融合在一起,并在整堂课中倡导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p> <p> 语文组代婷婷老师</p><p> 《落花生》</p> <p>  代婷婷老师整节课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整节课把握重点,突出了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小组读课文对话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主动的互动。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活跃,积极配合老师。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p> <p> 语文组吴冬梅老师</p><p> 《田家四季歌》</p> <p>  吴冬梅老师以情境教学法教学,以图片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吴老师采用自主识字、临生字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应用和书写,并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良书写习惯。吴老师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重点字词句,了解田家农事,体会农民的辛苦,学习他们勤劳的品格。</p> <p> 语文组吕荣侠老师</p><p> 《比尾巴》</p> <p>  《比尾巴》这篇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儿童情趣。吕荣侠老师抓住这篇课文极具趣味性的特点,围绕“比尾巴”大赛展开设计,环节与环节之间街接自然,环环相扣,以摸尾巴游戏导入课堂,吕老师以拿门票的形式复习生字,以比尾巴评尾巴学习课文,以说尾巴画尾巴进行拓展训练。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注重了情境的创设,都采用最具有童真童趣的语言,符合低年级的认知特点。</p><p><br></p> <p> 语文组李秋菊老师</p><p> 《暮江吟》</p> <p>  李秋菊老师在四(1)班教室给大家献上了精彩的古诗展示课。李老师仪态自然大方,语言简洁凝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让孩子们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整节课充满了趣味性,孩子们也非常积极活跃,课堂氛围非常好,是一节非常有感染力的公开课。</p> <p> 语文组张甜甜老师</p><p> 《花之歌》</p> <p>  在教学过程中,张甜甜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张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张老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纪伯伦的作品帮助很大。最后通过对比阅读总结写作方法,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p> <p> 语文组余洁老师</p><p> 《在牛肚子里旅行》</p> <p>  余洁老师教学目标清晰,课件制作较好,学生上课都能积极投入,教学效果好。余老师声音洪亮,语气和蔼温柔,对课文朗读指导到位,学生易于掌握。学生朗读较好,说明平时训练到位。余老师善用激励性的语言,语言简洁,衔接恰当。教学环节设置恰当,问题设置层层深入,学生易于理解消化解决问题。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问题多由学生理解解决。善于引导,上课不慌张,处置恰当。</p> <p> 在公开课期间,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认真记录学习,为评课交流做好充分准备。</p> <p>  每节公开课结束后,在校长和陈主任的带领下,青年教师们聚在一起,积极评课,交流心得,对于同事所讲的这节课好的方面给予鼓励和赞赏,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方法,同事们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受益匪浅。</p> <p>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此次的教研活动犹如一场甘霖,滋润着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心田,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同时也对我们大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希望我们再接再厉,组织和开展更多、更高水平的教研活动。</p>

学生

老师

教学

教研

教师

课堂

学习

倒数

尾巴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