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故宫600年,此为一瞬间。这组照片拍摄于公元1993年。</p> <p>1 在揽客的三轮中也有板车。</p> <p>2 外国的游客也多起来了。</p> <p>3当时的厕所是收费的。</p> <p>4 穿古装照相,生意很好。</p> <p>5 也有许多在路上兜售旅游商品者。</p> <p>6 也有国营的商铺。</p> <p>7 午门前的广告牌。</p> <p>8午门前正规和非正规的出租车。</p> <p>9 运送面包的车特忙。</p> <p>10 早市之后这里就成了理发的地方。</p> <p>11 有时也有外国人光顾。</p> <p>12 快到中午了支起简易的饭桌。</p> <p>13 早市的全景。</p> <p>14 早市一般在八点以后就收了。</p> <p>15 筒子河边买个吉祥。</p> <p>曾经的商潮曾经的紫禁城</p><p>齐洁爽</p><p>看了李建惠老师的黑白照片《商潮包围紫禁城》,犹如从浩瀚的历史中翻寻到了久远而珍贵的宝贝,20多年沧海桑田,曾经熟悉的生活已经陌生,曾经单纯的年代已不复存在。这些影像太陈旧了,就如同我们再见西洋人镜头下的上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充满好奇,并愈感珍贵。</p><p>纪实照片被称为时间的切片,是曾经的存在,即便是现代网络生活时代的人不时用手机实时微信的图片,照片依然是几秒钟前或几分钟前的过去,照片这样的特性被罗兰·巴特称为“此曾在”。照片永远的过去性是让人们怀恋的基础,而让人们更感兴趣的是照片所提供的过往岁月的样貌,照片中场景人物的细节,照片中这些让人感兴趣的东西,在罗兰·巴特的理论中叫做“刺点”,在苏珊·桑塔格的理论中叫做“异域风情”。《商潮包围紫禁城》让人感兴趣的正是其中的“刺点”、其中的“异域风情”。</p><p>紫禁城是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紫禁城周边生活意指中国的社会生活,紫禁城仿佛风向标,如春风般复苏着万事万物。天安门前的三轮车、板车好像是百年前之事,这样的场景深深刺痛着我们的神经,类似的场景如今世界上贫穷的国度依然存在,照片实实在在证明着,有段时间我们贫穷的曾经不是精神而是物质,而今天天安门前看到的是现代化的车水马龙。背景依在前景早已翻天覆地。中国是一个讲求传承的民族,正是因为如此,外来民族的统治最终被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所同化。20多年前的早市,今日之人风俗依旧,财米油盐酱醋茶一样不曾缺少;春节前的对联、喜庆汉字,依然统领着民情民风。看20多年前的场景,让人亲切、让人怀旧。</p><p>商业大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即便用万字的专论也不见得讲得浅显易懂,恰当而有思想的图片,刚好能发挥所长,让抽象的东西变得近在眼前。也许当代的孩子们已经不知道当年的“商潮”是啥意思,以及意味着什么,但看着这些并不是很老的老照片,他们能立即反应的就是新奇:这是我们的生活吗?这是父辈们的生活吗?——如同史前。当一组照片呈现在人们面前时,能有如此效果就足以令人骄傲了。</p><p>摄影不是万能的工具,摄影人所能记录的只是当下,过去与未来都是人思想活动的领域,不是相机的天下。摄影是当下的艺术,摄影是靠腿走出来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要高于生活,这不是语录式的客套话,至少是摄影人的真情感悟。只有把智慧与思想融入摄影中,才能把当下的现实生活记录得成体系、有意义。可以说,《商潮包围紫禁城》正是这样的成功案例。</p><p>紫禁城的商潮依旧,20多年前高调的“可乐”广告的影子,在紫禁城周边今天依然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刺点”、“异域风情”多得是,关键是摄影人有没有发现这些美的眼睛。历史是最好的一面镜子,照见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处于迷茫中的摄影人在不知何去何从时,多看点有深度的往昔成功照片,定会获益良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