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晒秋彩绘焰 三清石松晚霞瑰

王颂亚

<p>  2020年的秋日,放飞被疫情压抑的心情,邀上战友同学,婺源看美景,登高三清山。</p> <p>  走出村落中一条条青石板的路,一定能通向“徽饶古道”!我们来探访婺源!</p><p> 徽饶古道始建于唐代,均用长约4尺青石板条铺砌而成的,由长江以北通往徽州、饶州等地的客商必经之道,故被称“古徽道”,“徽饶道”即属旧时的“国道”。</p><p>  徽饶古道穿越是徽道的其中一段,全程15公里左右,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尚未完全开发,沿途断崖峭壁林立,崇山峻林,自然风光秀丽。可惜不得亦见。</p> <p>  一棵屹立于北宋乾德甲子年(964年)所建的严田村头的古樟树,仿佛能述说婺源的历史。树龄距今已有1600年,树冠幅达3亩,胸围14米,据说能祷福消灾,而被村民们称为“树神”</p><p> 建村者李德鸾取“占得从田之鉴,从严治家”之意取村名严田。</p><p> 严田是李知已的故里,李知已是南宋贞元甲戌年(1154)进士,官至大理寺丞,摄理右侍郎。</p> <p>  “徽州儒商第一村”的思溪延村的通济桥,建于明代,廊桥结构,桥墩前端砌成半截船形,俗称“燕嘴”,可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力。</p> <p>思溪村闻名遐迩的保存最好最大古民居,当属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的敬序堂。创建人俞文杰,例授“修撰佐侍郎”、贡生。清乾隆间建的俞氏客馆,客馆内12座格扇门的中间,分别镌刻着由96个不同字体(楷、行、草、隶、篆)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格扇门上下均雕镂有人物戏文、鱼虫花鸟、水谢楼台等图案,堪称"木雕精品"。</p> <p>  除了门上的96个“寿”,正门玄关顶上还有一个,藏寿于花庭后两边的内窗上,各有一个,第100个“寿”则是整个建筑在无人机下拍出的结构。</p> <p>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烟雾朦胧,秋色朝阳里,仿佛霞光独为村舍镶嵌。</p><p> 石城不是城,一座程姓、戴姓的小村落,起源于南宋。</p> <p>  11月从南岳衡山到三清山,从拂晓爬到黎明,都不曾看到日出,在石城的村凹里,看到不一样的太阳升起,给村落穿上金装。</p> <p>“中国最圆的乡村”,当地人称“脸盆村”,山环水绕,“”后山前水”,应了中国的八卦设计。宋代初年建立,明代名臣何如宠的故里。</p> <p>  李坑村建于北宋(公元1010年)。小桥流水李姓人家。</p> <p>  名人当属南宋亁道三年(公元1166年)武状元李知城。</p> <p>  婺源北部的卧龙谷,金庸笔下的世外桃源。说是谷,也有海拔7、800米的落差。</p> <p>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南宋)《观书有感》组诗之一。</p><p> 出生、成长于福建尤溪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因祖籍婺源,一生与婺源渊源颇深,所以宋度宗赵基诏赐婺源为“文公阙里”。 </p><p> 诗人明明是讲看书学识的道理,婺源人却坚决的引用此诗,来佐证先贤对家乡美景的盛誉,倒也贴切也丰富了诗的美意。</p> <p>  漫步于婺源秋景下的乡村画卷里,篁岭晒秋—🌶🌽🌾🎃🍁💐</p><p>这个可以写诗作画的村庄,是卷中的神来之笔!</p><p><br></p><p><br></p> <p class="ql-block">“最美中国符号”、“世界级古村样板”</p> <p class="ql-block">篁,竹田也。——《说文》🎋</p><p class="ql-block">岭,篁岭村则“窝”在婺源名山石耳山下的另一座小山上。🏞 据道光版《婺源县志·山川》所载:“此地古名篁里。篁岭(山),县东九十里,高百仞。其地多竹,大者径尺,故名。”“篁岭(村),离城八十五里,曹氏世居。”</p><p class="ql-block">距今已有580年历史。</p> <p>因为偏僻,而得以长久保存的原生态建筑、劳作和生活方式,呈现给现代人,出奇的色彩和错落,感悟别样的表达和意境。</p> <p class="ql-block">  因为地无三尺平,劳作的人们,挑出的晒簟不在厅堂而在天堂。</p> <p class="ql-block">补记:</p><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19日从广播里听到,篁岭村被联合国列入“最佳旅游乡村”。为山村兴奋!</p> <p>“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徽派民居的淡雅,相较闵南地区“厝"的红砖燕尾脊,风格迥异,各领风骚。</p><p> 马头墙,是指高出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称封火墙,风火墙,放火墙。始于明朝弘治年间,以避免火患而火烧连片,发展至今装饰作用夺人眼球。</p> <p>  关于“婺”指静女翌立,是上古汉语的词汇,有解字为:左矛,右文,下是女—文武双全的女子;天文星象命名有“婺女星座”为女宿星座......。</p> <p>  中国现唯一以县命名的AAA级景区—婺源,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代代出英才。据资料记载,进士有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历史文人留下3100多部著作,其中172部计1487卷被选入《四库全书》。</p> <p>这就是我们见识的初秋季的婺源,虽沒有油菜花黄,梯田叠叠,枫叶浸红,但别样的景致,同样让我们感动而无遗憾。</p><p> 第一次用蚂蜂窝策划了婺源之旅— 给力!</p> <p>远处道教名山,三清山正等着我们。得上饶战友特别安排,听导游小王的讲解,我们免于盲人摸象。</p> <p>经南面外双溪索道上山,徒步到达网上抢到的日上山庄住宿。</p> <p>拂晓4:30出发,50后4人,徒步登上玉皇顶,期看日出。</p> <p>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中外地质学家喻为“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p><p> 注:五大峰林:桂林阳朔峰林(喀斯特)、湖南武陵源峰林(张家界等 砂岩)、贵州万峰林(马岭河 喀斯特)、江西三清山(花岗岩)、云南罗平峰林(喀斯特)。</p> <p>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三清山”。海拔最高为玉京峰1819.9米。</p> <p>14亿年的海浸沉浮、板块碰撞、造山运动、节理切割、风化剝蚀,“铁槌磨针”,自然和岁月,造就了神奇的三清山。我眼中的奇石、苍松、日落。</p> <p>“东方女神”,静坐在海拔1314米的女神峰上,不同角度,变化多多。</p> <p>“巨蟒出山”,气呑山河。海拔1200米。</p> <p>与神女峰相峙而立,引出一段动人传说。</p> <p>葛洪炼丹</p> <p>🐵王献宝</p> <p>企鹅献桃</p> <p>犀牛石</p> <p>马面石</p> <p>仙人指道</p> <p>雄鹰展翅</p> <p>莲花宝座</p> <p>五老朝圣</p> <p>五指山峰</p> <p>九天锦屏</p> <p>抱子石</p> <p>田字石</p> <p>石锥。专业术语为节理切割而成。</p> <p>一石劈开变两道,左边为“福道”,右边为“健康”。</p> <p>坚韧不拔,小小的种子,在岩石中磨难生长,苍劲蓬勃,装点群山万千。</p> <p>峰间敬苍松</p> <p>登山当日的日落,走西海岸,经阳光海岸,看的意外惊诧,叹为观止。</p> <p>第一次在山巅见到夕阳西下前的光辉,是那么绚丽多彩。</p> <p>最先到达落日观景台,还是晚了几分钟。</p> <p>从北面金沙索道下山,结束了三清山的行程,我们来到一个特殊的地方——上饶集中营。缅怀为山河壮美,岁月静好而献身的先烈们。</p> <p>皖南事变中的新四军、叶挺军长的英勇、茅家岭和赤石暴动越獄成功、施奇机要员的坚贞......名垂千史,激励后人!</p> <p>十大酷刑中的老虎櫈,辣椒水,铁刺站笼。</p> <p>做为机要员的施奇,宁死不屈,中共中央机要局为此拨款,雕塑的汉白玉全身像,工匠还在打磨中,我们向施奇致敬!</p> <p>早起登高三清山,傍晚已来到上饶“楮溪老街”,城中精致休闲处。</p> <p>谨借此篇感谢上饶战友夫妇,真诚,细致,专业的安排— 三清山之旅令人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