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之约

六一居士

<p>  游庐山</p><p>集苏东坡毛泽东诗</p><p>横看成岭侧成峰,</p><p>远近高低各不同。</p><p>匡庐美景看不够,</p><p>乱云飞渡仍从容。</p><p>天生一个仙人洞,</p><p>无限风光在险峰。</p><p>不识庐山真面目,</p><p>只缘身在此山中。</p><p> ——老黄</p> <p>2020年10月24日,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我们在完成井冈山“会师”后,今天又随“33团”再从南昌出发,去游览闻名天下的庐山</p> <p>庐山山下的东林寺金佛像</p> <p>驱车2小时,来到庐山山下的南大门。在这里换乘景区的观光车,从南线上山。导游说,上山公路有397道弯,而毛泽东说有“四百旋”。我看都不准确</p> <p>我是第二次来庐山。2000年10月,我在武汉参加病案管理会议后,溜到庐山游览了一天。这是小可当年的“风采”</p> <p>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地处江西省北部,耸峙于鄱阳湖畔。庐山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云雾缭绕。险峻与柔丽相济,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p> <p>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p><p><br></p> <p>美庐别墅。</p><p>美庐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p> <p>我第一次上庐山,因故没能来到美庐,留下遗憾。今天我来到这里,进门后说道:“蒋委员长你走了!毛主席,你也走了!今天,我来了!”</p> <p>美庐始建于1903年,原主人英国巴莉女士,与宋美龄私情颇深,1934年巴莉女士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宋美龄。</p> <p>毛主席首次登上庐山,大步跨进美庐别墅时,揶揄地说:“委员长,我来了!”之后,他立即斟酌七律《登庐山》诗稿,并一挥而就:</p><p>一山飞峙大江边,欲上逶迤四百旋。</p><p>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飞雨洒南天。</p><p>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p><p>陶潜不受元嘉录,只为当年不向前。</p> <p>“异日退老林泉,此其地欤。”蒋介石早已把美庐作为他未来的养老所了,可惜老蒋大失所望!</p> <p>美庐内的陈设。有宋美龄蒋介石的照片、会议室、卧室等和要员文稿。还有一台最早美国造的冰箱,较为醒目。</p> <p>1948年8月,蒋介石离开美庐前,亲笔写下“美庐”二字,而后命人刻于庭园中的卧石上,以留念想。导游讲解时调侃叫游客从下往上看“美”字,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大王八”。</p> <p>美庐别墅,前临长冲河,背依大月山,坐落的位置,形如安乐椅。蒋介石很喜欢这里的环境,视为风水宝地。</p><p>美庐庭园,可谓荟萃庐山珍木异卉,满目葱茂。庭院石拦旁的金钱松,高俊挺拔;别墅四周的庐山松,苍劲偃盖。还有那屋后翠竹,说是宋美龄特地为讨好蒋介石栽种的。</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庐山如琴湖,因湖面形如乐器小提琴,所以故名:"如琴湖"。</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如琴湖座落西谷,峰岭围抱,森林蓊蔚,环境幽雅。站立湖心岛上纵览四周,无不妙处横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如琴湖湖心立岛,曲桥连接,上缀水榭,形成绿水青山,相映成趣。</span></p> <p>白居易草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p> <p>花径公园,相传是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p><p>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p> <p>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而使仙人洞名扬四海。</p> <p>此为石壁仙人洞岩石的松树。</p><p>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诗,使此株松树成为世人争睹的名松:</p><p>暮色苍茫看劲松,</p><p>乱云飞渡仍从容。</p><p>天生一个仙人洞,</p><p>无限风光在险峰。</p> <p>过去了20年,我看这棵松树也没长大多少</p> <p>这才是真正江青拍摄的“庐山仙人洞”照片。原来,江青所摄的《庐山仙人洞》照,画面并非仙人洞,实为从仙人洞前面远望西北方锦绣峰的景观。画面上方有蟾蜍石古松疏影数丛作为点缀,左下方为锦绣峰白鹿升仙台以及台上御碑亭的黑影,中间大片空间则为黄昏时天幕上的阴暗云层。</p><p>是毛泽东题诗才使此照片名扬天下</p> <p>我依稀记得,在文革期间,从报纸(也许是文革小报)上看到的毛泽东《七律·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诗和配发的照片,就是这张背景照片和下面毛泽东坐在藤椅上的照片(现在才知道,那是经过PS的)。2000年我来到这里时,就见到照相馆老板在这个“仙人洞”前,摆上一把藤椅,说是毛泽东当年就是坐在这里照的像,拍一张照片20元,就可沾沾领袖气。我舍不得20块钱,也没想当领袖,就没坐那藤椅拍照,请人在旁边随便拍了一张(见下张照片)</p> <p>这是1961年江青跟毛主席在含鄱口拍摄的照片(来源于网络)。</p><p>以前我所看见的江青拍摄的和毛泽东題诗的《庐山仙人洞》照片,是在报纸发表的,不过经过PS了(前面已述。感谢网络,现在了解真像)</p> <p>20年前我的“靓照”</p> <p>这是早些年仙人洞照片(来源于网络)</p> <p>这才是真正的仙人洞。</p><p>仙人洞为一天然砂岩石洞,高7米,宽10米,深14米。古称“佛手岩”。洞内深处从洞顶有水下滴,终年不竭,名为“一滴泉”,又称“叮咚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p> <p>20年前我已到过这里 ,今天就没再去。因当年当日,庐山烟雨蒙蒙,故而照片也模糊不清</p> <p>仙人洞石刻,立于仙人洞南出入口处</p> <p>庐山观光公路</p> <p>御碑亭。此亭是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仙等人而建造的。亭中保存着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着这位朱皇帝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p> <p>庐山天桥。天桥是因为朱元璋传说而得名的一处景观。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后朱元璋兵败被逼逃上庐山,带着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慌不择路逃到了悬崖边,下临深谷,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正在这危急之时,突然天降金龙化作虹桥,朱兵马刚刚过桥脱险,刹时晴天霹雳巨响,龙飞桥断,就此留下天桥奇观</p> <p>团友北京范英女士在天桥上的倩影</p> <p>黄龙寺,坐落于庐山玉屏峰麓。所在踞庐山之中,前对天王峰,后枕玉屏峰,西为赐经亭,下临大溪。寺宇为"万山环抱,松杉碧绕",修篁蔽日,景色奇幽,"居然胜地"。</p> <p>三宝树。三宝树是因三株特殊的古树而得名的,两棵柳杉,一棵银杏。因这三树在黄龙寺山门前,有"庙堂之宝"的称誉,故名"三宝树"。</p> <p>庐山瀑布主要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因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为人熟知。导游说,很多人都是因李白的这首诗,被“骗”上山的。我想有点道理。</p><p><br></p> <p>含鄱口牌坊。</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含鄱口。它势如奔马,又宛如游龙,神气活现的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因此得名。 据介绍,含鄱岭上有4处建筑。岭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门,坊中央镌有"含鄱口"字样,其左右分别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脊上有一伞顶圆亭,红柱绿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岭中部有一座雕梁画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还有一座半隐的"忘归亭"。我因行动不便,来了两次,都没上去看看。</span></p> <p>到了这里,导游只喊“大家来照张像”,也没说上去含鄱岭上看看。各自拍了照片,就是“到此一游”了。</p> <p>庐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庐山观日以含鄱亭为最佳点。可是我们来到这里已是夕阳西下,只好看看远处的晚霞了</p> <p>含鄱口夕阳</p> <p>领袖峰在夕阳映照下格外醒目</p> <p>1961年,江青跟毛泽东在含鄱口拍的照片</p> <p>五老峰。位于庐山的东南侧,为庐山著名的高峰,海拔1436米。五座山峰相连,俨若五老并坐,故名五老峰。站在山前远远望去,五山姿态不一,或象诗人吟咏,或象武士高歌,或象鱼翁垂钓,或象老僧盘坐,煞是壮观。</p> <p>汉阳峰,庐山主峰,海拔1474米。没有人上去,只能隔远相望。</p> <p>夕阳映照下的鄱阳湖畔</p> <p>含鄱口山下</p> <p>庐山恋电影院。庐山恋电影院是一幢古老的建筑,建于1897年,原为基督教礼拜堂。1960年庐山政府对该教堂进行改造,用做电影院,取名"东谷电影院";后因电影《庐山恋》改为"庐山恋电影院"。《庐山恋》是"文革"后国内第一部表现爱情的电影作品,几十年来,该影院一直只放《庐山恋》这部影片。</p> <p>庐山的别墅,像厦门鼓浪屿的别墅群一样,是庐山的一大景观。美庐是其中的佼佼者,我还看见了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别墅。别墅及庭园的整体设计和营造,充分体现19世纪末产生的“花园城市”的美丽构想。</p><p><br></p> <p>芦林饭店,我们在庐山住宿和就餐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