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4年7月31日,下午。转山完毕,我们继续驾车出发,前往中尼边境的普兰县。</p> <p>去普兰县途中经过圣湖玛旁雍错。玛旁雍措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p> <p>玛旁雍错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称三大“神湖”之一。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p> <p>据说玛旁雍措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与人间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灵中尽善尽美的湖,她是这个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印度教说它是湿婆神的住所。</p> <p>玛旁雍措最早名为“玛垂”,或“玛垂措”,是雍仲本教中广财龙王的名字。佛教经典说四大神湖中原有四大龙王,起初他们总是兴风作浪,危害人民。到了唐代藏王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显神通,收服了四大龙王,使他们皈依佛法,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四大护法神。从此“玛垂措”也易名为“玛旁雍措”,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p> <p>本着走过路过绝不错过的户外原则,转湖成了我们的不二选择。</p> <p>我们驾车沿藏传佛教要求的顺时针方向转圣湖。湖岸线平直,周长83公里。实际行驶距离要略长点。</p><p>第一个点去了洗浴门。</p> <p>据说洗浴门是印度教转湖必来之处。他们去冈仁波齐转山,路过此地,都要在这里洗浴,用圣湖的纯洁、清澈的湖水洗涤一身的罪孽。</p> <p>不管传说是否属实,那么清澈的湖水也确实充满了诱惑力。既然来了,那就下去洗洗吧。于是乎,下湖一遭,洗去污垢,荡涤灵魂。湖水水温较低,不过天气较好,咬咬牙下去还是没问题的。</p> <p>第二站是色热龙寺(色拉龙寺)。</p> <p>该寺由哲贡噶举派的成道大师贡觉久赞按其恩师哲贡其确赤列桑布之托,于1728年建立。</p> <p>寺内藏有四颗释迦牟尼的舍利,以及一些珍贵的佛教文物。</p> <p>第三站:湖南面的格鲁派寺庙楚果寺。</p> <p>原寺文革期间被毁,现在的寺庙是1985年重建的。</p> <p>该寺曾有8名僧人,主供纯金制金刚持像。</p> <p>第四站,湖西南面的格鲁派寺庙果祖寺(果租寺)。</p> <p>此庙需要爬升一段。</p> <p>果祖寺主供青铜质的释迦牟尼像、檀香木雕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p> <p>原寺文革中也被毁了,现在的寺庙是1987年重建的。(希望这种毁庙灭佛的缺德事以后不要再发生了!)</p> <p>据说阿底峡大师朝拜圣湖时,曾在寺边一个洞里逗留了七天,留下了圣迹。</p> <p>我们去的时候,这个洞关着门,没能进去。</p> <p>高原之云,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可及,而且色彩丰富,变幻无常。</p> <p>第五站,吉乌寺(齐吾寺)。</p> <p>吉乌寺坐落在玛旁雍措西岸的一个称作桑朵白日山上的椭圆形山丘上。</p> <p>寺庙文革中被毁,1985年重修,至今尚未完工。</p> <p>由于坐落在小山丘上,这个寺庙也需要稍稍爬升一段。</p> <p>据说莲花生大师降魔伏妖时曾在此地逗留七天,多处岩石上曾留下他的足迹。</p> <p>夕阳古庙,诡谲云层,构成一幅圣湖美景。</p> <p>观景角度来说甚佳,可以观看整个玛旁雍措。可以说是天然观景台。</p> <p>从这里,向南望去,是纳木那尼;向北望去,则是冈仁波齐。</p> <p>湖光山色,尽收眼底。</p> <p>运气好得不能再好了,——又见到了冈仁波齐!</p> <p>来寺庙拜佛的藏族妇女。</p> <p>圣湖之美,不是贫乏的语言能形容的。</p> <p>寺庙背面是一个藏族村庄。</p> <p>建议来玛旁雍错的朋友都能花点时间到这里看看。你不会后悔的!</p> <p>转湖结束后,我们经过鬼湖拉昂措,前往今天的目的地普兰县城。</p> <p>拉昂措虽紧邻玛旁雍措(据说以前还是一家,后因地质变化,分家了),却与圣湖绝然不同:是个咸水湖。这里几乎见不到生物,所以称之为鬼湖。</p> <p>此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我们还有35公里路要赶,没有多停留。</p> <p>晚上赶到普兰县城,住下后,去找饭馆吃饭。自驾还是很辛苦滴。中午12点多在塔尔钦吃饭,晚饭则是11点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