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另一半是指责型人格障碍吗?

陈根芳心理师工作室

<p>  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的一套准则。有的人为人谦和,不爱惹是生非;有的人则性格火爆,喜欢与人发生摩擦;还有的人则希望所有人都能“围着自己转”,成为他人的主导。 所以就有很多人会在生活当中受到来自这些个体的压力:比如被强迫做某事、被“道德绑架”、两人之间相处不悦等等。 心理学家萨提亚根据这种现象就提出了相关的理论:所有的沟通都绕不开自我、他者以及情境这三个层面。根据个体性格的差异,他们在相处时会表现得乐意讨好、善于指责、理性睿智、喜欢打岔、达成一致。 所以当相近的人,尤其是婚姻的另一半是一种善于指责的性格,生活就会变得比较“艰难”。但是很多感情是无法轻易割舍的,那么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p><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img src="https://qqadapt.qpic.cn/adapt/0/8abf6909-7058-9ec2-a9f2-5803521caf21/800?"></span>何为指责型人格? 拥有这样人格的个体,常常会将责怪与不满挂在嘴边,经常会将别人的不足光明正大地说出来,丝毫不留情面。 但是对于其他人的长处以及优势,他们却不会加以评价,就仿佛其只有缺点,甚至将其贬得一文不值。 可想而知,在与这样性格的人相处时,少不了争端与冲突。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长时间被人责骂是无法忍受的。尤其是在夫妻之间,很多互动是很小规模的,所以这种责怪也是很细微的。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这种人格大概率源于其父母,也就是有一定的遗传因素。</p><p>正是因为在其成长的过程当中,受到的都是来自父母的指责与不满,所以自己也会受到影响,经常以这种方式去对待别人。 当然,除了这种“有样学样”的成长过程,还有的个体在成长过程当中受尽了父母的宠爱,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将自己当作是世界的中心。 所以只要是身边的人的行为没有达到其预期,就会丝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怎样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我们常说一句话,“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不如试着改变自己。”在社会交往当中也是这样,与其无限制地忍受身边的这种人格的人的责怪,不如主动做出改变。 喜欢责怪别人的人是否真的是十全十美、做事情毫无瑕疵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p><p>只是他们善于将事情的失败归咎于他人身上,从而“洗清”自己的责任,同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于这种言论充耳不闻,同时无视其责怪。因为这种责怪都是其主观上发出的,并非是事实。当我们认清这一点,就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 比如说,当一件合作的事情结果不理想时,这样的人往往会率先开口、主动出击,说出诸如:“你有什么用?”“你可真是个废物”这种话。 面对这些指责,直接选择无视就可以了。</p><p>因为 ,一件事情我们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做得怎么样,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所以他们的这种评价仅仅是一种没有来头的“甩锅”,根本不用 争辩。在这种事情上,责怪型人格的人可谓是“身经百战”,其经验十分之丰富。他们会利用情绪波动将我们带入战场,随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我们。 究其根本,他们之所以会对身边的人进行责怪,最终还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不自信。 事情做得不完美、生活不尽如人意,往往原因还是在自己身上,但是其没有勇气去面对,所以只能借责怪别人来减缓自己内心的压力。</p><p>责怪型人格的人往往控制欲也极强,他们会强迫身边的人与自己的想法保持一致,但凡稍有出入,便又是一通责难。 所以除了对自己的反应和感受进行管理之外,也要在社会生活中注意,同这种接触时,假如其本质不坏,并且关系密切,那么可以在平时稍微对其进行表扬,减少冲突发生的频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