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锁江塔——我第二故乡的标志性建筑。</p><p>塔下、塔上是我们家属区的熟称。</p><p>塔下——有着我们快乐的童年。</p> <p>当年我们一家四口就住在塔下11栋三楼的二间房子里,大概有二十平米,外加一个小厨房。小小的厨房只能一个人在里边操作。</p> <p>这条石板的尽头下边就是沱江。</p><p>每天我们和大人们走在这石板路上上学、上班。简单、积极、向上、快乐的生活着…。</p><p>两栋楼之间的距离也很近,大声说话都可以听见。有时还可以打打招呼。</p><p>由于都是一起从大城市到了这个小山沟。邻里间的关系非常好。每到下班的时间(那时下班非常集中,响起喇叭声一起走出厂门)楼道、楼梯里各种哈哈的笑声,说话声音。</p><p>人们在各自楼层的共用公共水池洗菜、洗衣。所以每当中午和下午下班回家做饭的时间既紧张也快乐。洗菜也是大家聊天交流的时间。说说笑笑。中间的水池的区域成为了各种话题的交流区域。我们从小就似懂非懂的听着大人们的谈话,从中受益匪浅。那时的人们都是积极的、奋进的、向上的。都是好人好马好设备的四面八方来到富顺。现在想想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地方!</p> <p>这是塔下的11、12、13栋楼。三栋楼比较紧凑。离江边最近。呵呵,夏天可以吹到热热的、潮潮的江风。在潮热的夏天也是欢快的夏天里,大家会吃了晚饭并带上着席子到房顶上看着月亮🌙数着星星⭐️找着北斗七星乘凉。老爸有时和叔叔们打扑克。还有知识渊博的叔叔阿姨们给我们讲故事。猜谜语打地名:四季如春的城市:长春。屁股后边有把刀的地名:保定……。哈哈,给我们增加了许多科普知识。从那时起我们从小的理想就想当科学家。用扑克牌算24分是我和弟弟非常喜欢的数字游戏,从而熏陶着我非常喜欢数字,从而成了理科直 woman。</p><p> 在11、12两栋中间的马路上也坐着乘凉的人们,唠着家常。还有爱讲故事的叔叔给大家讲故事。记得当时有个非常惊悚的故事叫“48案件”。</p><p> 厂子里在家属区里都安装了高音喇叭。记得有时晚上8点正还要听重要广播。好像是招开九大吧。上班、下班都要响喇叭。喇叭播送新闻和革命歌曲。那时我们正在上小学,求知欲很强。几乎喇叭里放的革命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红色娘子军连歌》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我们走在大路上》 《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毛主席》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都会一字不落的唱出来。并陪伴着我们成长。我们欢快着天天唱这些歌曲蹦蹦跳跳的上学下学。大人们天天风风火火的上班买菜做饭,学习着、听着各种传达的文件。快活着生活在这沱江边,锁江塔下。现在回想起来是多么仙境的生活呀。</p> <p> 我们这层楼邻里之间非常友好。中间的洗菜池原本只有3个水龙头,父亲改成了4个水龙头。缓解了中午大家洗菜做饭的紧张。</p><p>有年长的杨阿姨给我们讲故事、读科普知识的书。年轻的杨阿姨何叔叔带着我们打扑克、算24分。还教会聪明的母亲做衣服,母亲还给父亲做了西装。母亲也学会了绣花。虽然那时没有电视,晚上的时间视乎我们也没闲着。都在学着做各种的事情:看妈妈绣花,偷偷着绣几针。看着她们裁衣服,掂量着怎样裁剪可以多省一些布料。学着织毛衣。无形中锻炼了手工。</p> <p>美丽的沱江,夏天就是我们最大的游泳池。</p> <p>现在的塔上小区已经穿上了新衣。政府给每栋楼外墙和窗户进行了改造。这是当年放电影的地方。</p> <p>这是晨光商店。好像已经停业。</p><p>当年开业时两层的商场楼上楼下人挤人 ,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是我们四个厂子的人逛的唯一商场。</p> <p>我们是一群同喝一江水,同在一所学校里学习长大的同学。一起拿着锄头割麦子、插秧苗。一起打打闹闹,疯疯癫癫玩大的伙伴。愿我们一起慢慢的慢慢的玩着变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