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王红旗</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0年11月7日</span></p><p><br></p> <p> 陕旅少华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老总崔先生跟我说:“你上华山吗?你爱游爱写,游览一下,写一篇宣传华山的文章。”</p> <p> 我踌躇着。</p> <p> 华山,天下第一山,中华名山。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都歌颂和赞美华山,其文章诗赋数不胜数。如我们华州老乡、北宋名相寇准的五言绝句:“咏华山, 只有山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还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元帅的诗:“华山直挺黄河边,雄视东方函谷关。西接昆仑成一脉,千沟万壑护中原。”</p> <p> 你看那西岳华山的雄伟奇险,你看那文章宰相的非凡气度,你看那诗人元帅的文韬武略,谁还敢对华山舞文弄墨?</p> <p>但我还是欣然应诺,再上一次华山。 </p> <p> 在华山西峰索道公司小张朋友的陪同下,我们开始了游览。小张名康,是一个非常帅气的小伙,身板就像华山一样挺直,健康壮实。我看着他,他的目光总是那么和善智慧。他讲起华山的故事和传说,很有味道。特别是他磁性般的声音,悦耳动听,挺诱人的。</p> <p> 我面对华山的:“雄、峻、险、奇。”我自知自己之拙笔笨嘴,真是写不了,说不好。但关于华山的诗赋我还背了不少,时不时和小张朋友交流。</p> <p> 我每上一次华山,都有不小的收获。这是我第五次上华山了,我愿意把一次次上华山的收获与朋友们分享。</p> <p> 我第一次上华山,就收获了甜美的爱情,幸福了一辈子。</p> <p> 相传在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在游华山时,和在山上修行的吹萧人萧史相识相爱。因山上无房无屋,他俩凿岩石,挖山洞,成婚入洞,当作新房。“入洞房”一词就是这样来的。</p> <p> 华山也由此成了爱情山。</p> <p> 我清楚地记得,1981年5月,我在陕西省团校学习期间,我们一帮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火样红,浑身都是劲。周末晚上,从西安坐绿皮火车到华山车站,下了车,不歇脚,连夜晚打着手电筒,一口气跑上华山顶。半夜还不睡觉,也不知乏,也不觉累,唱着“共青团之歌”,朗诵着高尔基的诗,学着李白的浪漫,陆游的豪放,疯狂到东方露出乳白色,又赶快疾步冲上东峰看日出。</p> <p> 在华山,我遇到一位好姑娘。她个头不高,戴着眼镜,眉宇间露出一种文雅之气。她言语不多,不像我们几个轻狂和吵闹,她给我一种安静淑雅和贤慧的感觉。她在赏美景的同时,总是一个不漏地看着每个景点的文字解说。还时不时地拿出笔来,抄写殿宇庙门上的楹联。我跟在她背后走着,观察着她,欣赏着她。到后来,我就追着她,到路难走,山难上时,我就把雨伞的一头递给她,拉她一把。</p> <p> 遇到庙宇宫殿门上的楹联,我自恃有才,总是有底气地先去读。不料,有些生僻字,或草写字,或繁体字,卡住了我。她却看也不看我一眼地自己小声吟出来。</p> <p> 我佩服了她的语文水平。至少,她比我认字多,还识老字,懂书法。但我并不脸红,虚心地向她讨教。也就从这时候开始,她成了我心目中最美的公主,我就穷追不舍了。</p> <p> 好事要多磨,功夫真是不负有心人。历经两年多七百六十天,我们相爱了。这爱情已经陪我们走过了珊瑚婚,我们将会爱情一辈子,幸福一辈子。</p> <p> 我感激华山,这座爱情山给了我们永恒的爱情。</p> <p> 我们第二次上华山,收获了爱情的结晶,成了有儿女的父母亲。</p> <p> 儿子和女儿都很优秀,考上了“985”、“211”大学,这也是我们最为骄傲的。</p> <p> 子成龙,女成凤。这是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期盼,对后代的希望。有多少恋人,有多少夫妻,有多少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上华山来,让最灵验的华山送子娘娘保佑,让神山仙帝赐恩,福佑儿孙,飞黄腾达,成为栋梁之才。</p> <p> 我感恩华山,这座神山福山,给了我最大的财富。</p> <p> 我第三次上华山,意想不到的收获了荣誉,当了一回英雄。</p> <p> 在华山上,我们观看《智取华山》电影。1949年5月,华阴县解放了。一股国民党匪军不甘心失败,逃窜到华山,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不肯投降。我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连战士在刘吉尧带领下,跟随着当地老百姓引路向导王银生,从黄浦峪攀山,登上山顶,一举歼灭了这股顽匪,取得了战斗胜利。刘吉尧他们成了智取华山的英雄,打破了“自古华山一条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千古神话,创造了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p> <p> 华山从此成了英雄山。大家上华山,听讲英雄事迹,学习英雄精神,争当英雄人物。</p> <p> 2009年4月3日,我组织华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去渭华起义纪念地祭拜革命英雄先烈。</p> <p> 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地急喊:“救人啊!快救人啊!孩子落水了。”</p> <p> 我回头一看,不远处一个孩子掉进湖水中,正在挣扎。说时迟,那时快,我急忙奔跑过去,不畏春寒,奋不顾身地跳进湖水里,救起落水儿童。</p> <p> 几天后, 被救儿童的学校老师和家长,敲锣打鼓,给我送来了锦旗,称我为救人英雄。《陕西日报》《渭南日报》《民声报》《华商报》等多家报刊报道了我救人的事迹。</p> <p> 我高兴的是,我上了华山这座英雄山,我学习英雄榜样,当了一回英雄。</p> <p> 这事情过去十几年了,可就在前几天,11月4日,我参加渭南市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并作《延安精神和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渊源关系及其在华县“0.38”抗洪抢险、灾后重建中发挥出的强大精神力量》发言时,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雷晓萌同志站起来插话道:“现在作论文交流发言的这位是王红旗同志,他担任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时候,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儿童不慎落水,他冒着寒冷,跳进水湖,救起落水儿童。他本人就是一个延安精神和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身体力行者,践行者。”</p> <p> 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顾问、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乔俊武老领导说:“红旗同志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省市几个报纸都登了。”</p> <p> 我感谢华山,这座英雄山,给了我英雄精神。</p> <p> 我第四次上华山,让我收获了小康,奔向美好生活。</p> <p>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分封五岳,西岳华山主金,华山神少昊分发金银财宝。华山之形状又酷似一个大金元宝,凡登山到极顶之人,都官高财旺。</p> <p> 这当然是传说,也是人们对登华山的美好愿望。</p> <p> 华山,道教名山。道教之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p> <p> “吾每日三省吾身。”常思己过,常感人恩。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遵纪守法,刻苦学习,勤奋做事,努力工作。</p> <p> 感谢党把我培养教育多年,让我读师范,上团校,进党校。又把我放在重要岗位上工作,给了我很好的待遇。现在退休了,每月数千元退休金,我走上了小康,奔向美好生活。</p> <p> 我感谢华山,这座财富山,给了我富裕的生活。</p> <p> 今天是立冬节气,我们带着孙女第五次登上华山,让我收获了最大的希望。</p> <p> 早晨从华州出发时,还是秋天。到中午,我们攀登上西峰,已是冬日了。</p> <p> 才上幼儿园的小孙女,像一个小小的登山运动员,上西峰,登南峰,冲向东峰,一鼓作气,能上一千多个台阶。她确实累了,让我抱着。我抱着走了一段路也累了,就对孙女说:“咱们数着,再抱着你上50个台阶,你就走,好吗?”爷孙俩达成协议,开始数数,小孙女数到46时停下来不数了,我还不解咋不数了,便督促着她数,上了七八个台阶,她才数一个数。我这会才明白过来,数到50,我就不抱她了,要她自己走,她就不想数到50。</p> <p> 这小家伙,嘴里不数,心中有数。</p> <p> 我感谢华山,这座伟大的山,让我看到了我们的下一代在茁壮成长。</p> <p> 西峰之巅,蓝天白云,暖阳高照,山鹰飞翔。松林参天,密密麻麻,郁郁葱葱,松涛阵阵。游人如织,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p> <p> 我坐在峰巅嶺端,望着起伏的群山,心潮澎湃。我在思考,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过上幸福生活,感恩我们伟大的党,感恩我们亲爱的祖国,感恩我们生活在这充满希望的新时代。</p> <p>作者简介:王红旗同志曾任中共华县县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个人散文集《红叶集》《绿叶集》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北川,不哭!》《我们的老校长》在《陕西日报》发表。《做好人,做好官,做好事》在《当代陕西》发表。《秦岭的呼唤》荣获陕西省"三秦环保世纪行"征文一等奖,刊登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报《民声报》。《岁月琴弦上的高塘塬》荣获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图书馆联盟“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陕西省第六届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读书活动征文”三等奖,并刊登在《陕西日报》(秦岭)副刊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