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沈路学校百人讲堂之“手中有书,岁月有梦”教师讲书分享活动——八年级《昆虫记》名著导读

长沈路学校

<p>  读书是一场旅行,能漫步心灵,回归思考;读书是一粒种子,能厚积薄发,次第花开。为了提高学生读书能力,培养学生读书兴趣,长沈路学校中学部举办了“手中有书,岁月有梦”教师讲书系列活动——八年级《昆虫记》名著导读,本次活动由于晓冬老师主讲,全体八年级学生参与。校长、主任及全体语文教师到场聆听、指导。</p> <p>  于晓冬老师将《昆虫记》进行了细致的阅读和整理,将全书内容重新梳理,大家分享、交流。</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进《昆虫记》的世界</span></p><p> </p><p><br></p><p> “白天草里住,晚上空中游。金光闪闪动,见尾不见头。”</p><p> 用猜谜语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快速的进入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观看科普视频“萤火虫的秘密”,鼓励学生从视频中获取重要的科学知识信息进行记录并分享,然后引出萤火虫鲜为人知的秘密——吃什么?怎么吃?从而导入课题:《昆虫记》——虫之“道”。</p> <p> </p> <p>    </p><p> 《昆虫记》是科普名著,其中的科学知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内容,于老师用四个问题作为引领,带动全体学生进行章节式跳读,寻找答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真正的拿起书进行阅读。 </p><p> 1.蝉和蚂蚁,谁是掠夺者?</p><p> 2.大头黑步甲用什么伎俩来保护自己?</p><p> 3.象态橡栗象将卵产在哪里?</p><p> 是怎么做到的?</p><p> 4.圣甲虫的粪球是什么形状的?</p><p> 为什么?</p><p> </p> <p>  同学们积极的阅读,争相回答问题,现场氛围极其活跃热烈!</p><p><br></p> <p> </p><p> 通过阅读任务,让学生走入文本。并提出相关要求,提高了阅读效率,也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实践了浏览和跳读两种阅读方法。</p> <p>   </p><p> 《昆虫记》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其中的文学性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于老师选取两组《昆虫记》中的精彩语段与《辞海》、“百度百科”中同一种昆虫的文字记载进行对比阅读,体会《昆虫记》生动的语言魅力。并通过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能熟记两者的区别,加深印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p><p> 1、身体轻盈,淡绿的体色,长长的翅膀像纱罗一样。没有张开 来像剪刀一样的凶狠的大颚,小嘴尖尖。前足腿节像个扁平的梭子,内侧有两行钢锯。</p><p> ——《昆虫记•螳螂捕食》</p><p> 2、胸部具翅两对、足三对;前胸细长,前足粗大呈镰刀状,其股节和胫节有倒钩状刺,用以捕捉害虫。</p><p> ——《辞海•螳螂》</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 1、夫妻双双以同样高涨的热情,共同参与为儿子们准备面包的劳动,揉面团,运回家,入烤炉,样样都干。前爪上的小刀用力一划,一块大小正合适的粪食切下来,供它们加工用。这时候,做父亲的和做母亲的齐心协力,共同摆弄切下的小粪块,轻轻地拍打,加力按压,制作成大疏豆粒般的小丸 。 </p><p> ——《昆虫记•圣甲虫》</p><p> 2、产卵后,雌雄共同推曳粪土将卵包裹而转成丸状。</p><p> ——百度百科•蜣螂</p> <p> </p><p> 小小的昆虫世界和我们人类世界一样,有无私奉献者,有母性光辉熠熠发光者,也有甘愿为了种族自我牺牲者。作者将昆虫看作朋友、看作亲人,通过虫性感悟人性。于老师选取书中的两段精彩片段进行配乐朗读并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赏析。</p><p> (一)朗格多克蝎</p><p> 蝎妈妈用大颚尖小心翼翼地挑起卵的薄膜,把它撕破扯下,然后把薄膜吞下。在给小宝宝剥胎衣时蝎妈妈倍加小心。尽管工具粗糙,但宝宝的细皮嫩肉上没有任何伤痕,也没伤筋动骨。</p><p> 身披蝎宝宝组成的白色段披风的蝎妈妈一动不动,尾巴高高的翘卷起来,如果我把一根麦秸移近蝎子一家,蝎妈妈立即恶狠狠的竖起双钳。它竖起双臂做拳击状,钳子大张着,随时准备还击。</p> <p>  (二)粪金龟的日常</p><p> 日落时分,我把放在我家门前拉了一摊的骡子的粪便放进笼子里去给那十二只囚徒(粪金龟)。那摊粪便不算少,足有一篮子。 第二天早晨,那摊骡粪全都埋于地下了。它们存粮这么丰富,是不是就守着财富待在底下不出来了呢?绝不是这样的!尽管其食物异常丰富,粪金龟在日落时分还是会离开已储存的食物,在太阳的余晖中嬉戏,并去寻找新的开发工地。它们那种掩埋工的本能要比作为消费者的食欲来的迫切。粪金龟是热情似火的掩埋工,它们往地下运送的食物远远超过它们日常所需。土壤的净化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p><p> 蝎妈妈伟大的母爱、粪金龟的无私奉献,让老师和同学们动容,让学生再一次的感受到身边人的伟大与可敬、可爱,再次受到了情感的启发。</p> <p>  学生们针对两段精彩语段展开激烈讨论,踊跃发言,各抒己见。</p><p> 于晓冬老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并做总结发言:松毛虫的信条是“虫虫为我,我为虫虫”。不管它们是否在自己的巢穴,小小的松毛虫都会竭力造出属于大家的堡垒。这其实不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松毛虫那样心存他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有更多的温暖吧!平凡的昆虫身上也有如此伟大的生存哲学!</p><p> </p> <p>  至此,于老师带领学生们解决了《昆虫记》应该读什么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怎样读的问题。于老师再次抛出问题“当你拿到一本新书你要用什么方法来快速的了解全书的内容呢?回顾刚刚我们读《昆虫记》,都用了哪种方法?”</p><p> </p> <p>  在同学们的经验总结中归纳出以下内容,拿到一本新书应该先看封面、简介、前言、目录、附录和后记,对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再进行后续的精细阅读。</p><p> 回顾刚刚的阅读经历会发现《昆虫记》最适合的阅读方式是浏览法和跳读法,在此基础上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细致阅读、反复阅读。</p> <p>  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完全被于晓冬老师环环相扣、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吸引,在于晓冬老师循循善诱,富于启发性的语言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勤于记录,表现优异!</p> <p>  最后,李校长发表活动总结讲话,对八年级本次活动提出表扬,对于晓冬老师表现出的个人素质与个人魅力表示由衷的赞美,对在场的各位同学的出色表现给予肯定,并高度肯定了读书分享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并提出殷切期望:期待教师们今后能切实地组织更多的主题活动,展示教师风采,提高学生素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乐于读书、勤于读书的良好氛围!</p> <p> 主编:李淑杰</p><p> 责任主编:贾南楠 孙立强</p><p> 撰稿:于晓冬 周秀祺</p>

昆虫记

学生

阅读

老师

金龟

读书

八年级

于晓冬

同学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