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时间已是立冬,天气些许寒冷,却依然没能阻止我们学习的脚步。2020年11月7日,清河六中的三位老师在教师发展中心的带领下来到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学习之旅。</p> <p>我们满怀期待来到主会场,可见高朋满座,暖意融融,现场洋溢着来自各地语文老师的学习热情。</p> <p>11月7日上午,苏派名师袁爱国老师为我们带来三场异彩纷呈的视听盛宴。</p> <p>第一场是袁老师的展示课《植树的牧羊人》。袁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并追问阅读方法—圈点勾画关键词语,重点语句。学生齐读文章的第一段,并提出问题:这个人做了什么事?他留下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围绕问题,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同学们展开对文本的解读。通过梳理“我”三次见到牧羊人的场景,每一次牧羊人所做的事情,同学们总结出牧羊人身上的品质——认真仔细,坚持不懈,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袁老师让同学们多次齐读第19段,通过层层点拨,让学生们感受到牧羊人留下的东西——将沙漠变成绿洲,给大自然带来生机,给当地人们带来舒适生活。这是多么伟大的创造!</p><p>袁老师的这堂课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能够关注到台上台下的每一位学生,而且夸奖评价具体到位,真是受益匪浅!</p> <p>第二场是袁老师带来的写作课《为艺术展写前言》。创意无限,精彩无限,袁老师的这堂课是以他去南京的参观展览为素材,展览的主题是“黑暗中可见—盲人学校计划”。</p><p>袁老师在屏幕上展示了由盲人学校的学生所作的几幅美术作品,让同学们为它们拟标题,并通过赏图片分享自己对每幅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同学们积极踊跃,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异常热烈。</p><p>接着袁老师布置写作任务——为这次美术展览写一则前言,并提示学生可以从创办展览的意义和展览的背景等方面去写。男女分工,各写一部分,孩子们文思泉涌,短短五分钟时间,就写出了如“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黑暗中有光,黑暗中有梦想,将黑暗化作光,向着梦想前行”“见与不见,由自己的内心决定”等惊艳全场的佳句,获得在坐所有老师的热烈掌声。可见一堂好课不仅需要老师的智慧,还需要优秀的学生啊!</p> <p>第三场是袁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习作教学新思维》。</p><p>袁老师对语文写作独特的解读令我耳目一新。袁老师说,生活是写作之源,生命是写作之魂,生态是写作之场;袁老师说,思与诗是写作的核心密码。袁老师能够走到学生中间,走进学生生活,带着他们观察,发现平常生活中的不庸常之处,让学生在熟悉的地方也能看见风景,领略风景后面的意蕴。从袁老师的讲座中,我深深认识到,作文教学不能盲目随意,要有一个整体规划,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作文教学还要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p><p>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如清泉般滋润了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心田,袁老师让核心素养在语文阵地上熠熠生辉,让老师在语文听说读写的小日子里培养核心素养,在思与诗中提升写作教学的境界。</p> <p>中午休息过后,我们继续汲取专家智慧。宁波滨海教育集团总校长,长三角学科专家刘飞耀老师首先为我们带来展示课《范进中举》。</p><p>刘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对人物的分析走进《儒林外史》,来感受它的伟大所在。刘老师先让同学们为范进填写一张生命履历表,来加深对主人公的了解。然后同学们齐读小说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段落,通过多次读“噫,好了,我中了”将范进的疯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吴敬梓老先生叙述的魅力!围绕着范进这个人物,有哪些次要人物登场?他们对范进的态度在中举前后有怎样的变化?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圈点勾画关键语句,在老师的言语点拨中逐步感受到在科举制度的戕害下,社会自上而下都在追名逐利,世态炎凉,这不仅是范进个人的悲剧,更是民族国家的悲剧!</p> <p>接下来,刘老师又为我们带来一场主题为《汉语形象与阅读教学》的精彩讲座。刘老师从什么是汉语形象、汉语形象的特点、为何要关注汉语形象及汉语形象要关注哪些内容等方面为我们展开剖析。</p><p>刘老师说,语文的目的真的有诗和远方,语文老师要在精神的此岸与彼岸为学生架起一座桥梁;刘老师说,好的课堂是要给学生期待的,关注语言现象,激发学生创新;刘老师说,汉语形象具有可感性,完整性,统一性,教育的形式、内容和组织都在变化,我们需要找到依据。</p><p>刘老师否定非文本解读现象,一本教参或一个网路打天下,已经难以适应今天的教育要求,好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关注语言现象,给孩子们一张属于他们的语言名片。</p> <p>好课堂要吸引学生,润泽生命,经过一天的观摩学习,我们已经真切感受到了名师名家的课堂魅力。11月8日,我们继续感受名家风采,汲取名家智慧。</p><p> 今天的主讲专家黄厚江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首批国家教学名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听了主持人的介绍,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大师的课堂风采了!</p><p>黄老师第一场为我们带来展示课《背影》,他先让同学们回想课文里所写的背影是什么样子的?黄老师提到,读书关键部分要深切感受。接着询问同学们觉得应该为哪一段文字配图,同学们一致认为是父亲为“我”去买橘子而艰难爬过月台的内容,可见同学们已经从父亲吃力的动作中感受到了对“我”的深沉的爱。黄老师提到,只有结合背景理解文本,才能精准地把握文章的主题,通过了解背景,分析父亲给“我”的信的内容,同学们感悟到了父子之间从之前的矛盾到和好的过程。最后黄老师引申到了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爱,背影不仅仅是一种父爱,更是一种更深沉的爱的表达形式。</p> <p>第二场我们聆听了黄老师的讲座《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黄老师倡导“本色语文”,他的构建有深刻的思考,系统的把握,理论的支撑,又能够在构建中形成自己的见解。“本色语文”是黄老师语文教学主张与实践的结晶与精髓,是对“非语文”的深刻反思和批判。</p><p>黄老师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升级版,是藏在听说读写等能力背后的东西(看不清,摸不着)。在语文核心素养四个结构中,黄老师认为最主要,最本质的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一定要能够完成教学任务。</p><p>听,课堂上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而且老师提的问题和要求要明确具体;说,课堂上要让学生按照规定的要求去发言;读,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带着任务有发现地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良好的阅读空间,老师带着学生进进出出文本几个回合,一进一出都要有所收获;写,语文教学活动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写,如听写、造句等等。</p><p>黄老师还提到,课堂要立足于思维训练组织语言活动,一切语言表达都要实现因果关系的成立,根植文本,而不是随意延伸和拓展,答非所问。要有收有放,放能打开思路,收能挖掘内涵。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要着眼于群体性活动,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而且课堂互动要有交互性。</p> <p>晚霞成绮,秋霜盈盈。</p><p>吾师婷婷,蕙质兰心。</p><p>我们这两天的学习收获满满,名师的真知灼见至今荡胸盈目。我们将在语文从教的道路上以名师为榜,在学习与借鉴中阔步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