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山麓枫叶红,小岭古道露真容。

花弄影

<p>  大会山雄踞绩溪北大门,海拔1259米,东、南、北三向,山势挺拔,磅礴峥嵘,四周众峰环峙,形似群英聚会而得名。</p><p> 自从跟随紫队第一次面见大会山以来,大会山雄浑壮丽的模样给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大山的广博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大会山就像一位胸怀宽广、敦厚平和的威武汉子,慢慢地镌刻在了我的心里。此后,我一发不可收拾,几乎年年都去大会山。每逢春、秋两季,我的心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岭北总有一种诱惑在向我招手,撩我心怀,让我情不自禁地前往赴约,亲近相拥。😄 自此,生在岭南的我,因为巍峨的大会山而对陌生的岭北有了时时念想。</p><p><br></p><p>2020--5--3日摄</p> <p><br></p><p>2013年国庆节,“云淡风轻”组织攀爬大会山活动,女儿、侄子跟随出行,这是我第三次上大会山。全家聚会于长满山楂树的高山之巅,留下了珍贵美好的回忆。</p> <p><br></p><p><br></p><p> 晴空下云涌雾漫,波涛汹涌,碑如旌旗,一览山小,四边皆空,惊艳壮观!难怪,“大会晴峰”被列为“绩溪十景”之首,这真是:</p><p>云开大会雨初晴,无数奇峰透青冥。</p><p>图画天然新著色,近山嫩绿远山青。</p><p><br></p><p>2017-9-9日大会山,图中云端摄美的是紫队的背影。</p> <p>2018-9-9大会山</p> <p>九九山楂之恋。仿佛曾经有过无言的约定,每逢秋天到来,山楂要红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走向大会山。大会山的山楂比别的地方要多要密,而且红艳鲜亮,杨桃也格外地讨喜,悄悄地蛰伏在树窠里等待我们采撷,绿的发亮的草丛里,野山菇展以别样的风姿静静地守候。</p><p><br></p> <p>擂鼓尖上看大会山巅(2019-5-11)</p> <p>2019-9-22日,绿野户外于大会山合影</p> <p>大会山的映山红是我看过的最多最旺最美最艳的映山红。今年的五月,有幸得遇大会山最美的时候。太震撼了!因为山至高,没有高大树木遮挡,映山红往周围自由舒展,所以一大棵一大棵,像茶叶树一样被修剪过的整整齐齐,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像铺上了红色地毯。正午的阳光越发猛烈,山脊上的映山红有如阵阵燃烧的火焰不断地跳跃着,炽热着驴友们的灵魂。</p><p>2020-5-3日,火红大会山。</p> <p>今天,2020--11-8,周日,蓝天澄澈。紫金绿野户外群与云淡风轻的小红军户外群联合组织活动,目标还是大会山。心里有点儿纳闷,不是山花浪漫的春天,也不是绿草葳蕤的夏日,已是晚秋时节,红彤彤的山楂也早已掉光了,大家又是奔着什么兴冲冲赶来呢?紫队告诉我说旺川村委会组织人力物力整理出了一条新路,他也没有走过,紫队什么人咯,居然连他也没走过?我顿时好奇起来,心里充满了期许。</p><p> </p> <p>  七点二十,车子停在下舍自然村停车场。村里安排有向导带路陪同。</p> <p>紫队与向导程永明</p> <p>向导高红田(坐着喝水的)</p><p>向导高红田大哥老革命的后代,他全程陪同,热心讲解,一路指点,寻找革命遗迹,探寻红色记忆。</p> <p>回走过桥,直接钻入屋后的小路。回望,处在山的怀抱里的下舍,静谧安详,暖色的阳光,将树色渲染得格外靓丽。</p> <p>路旁有茅草屋棚,其中一个很简陋,只有一个架在天然石门间的茅草屋顶而已,路穿寨而过。</p> <p>小路弯弯曲曲,钻进了山谷,这里当地土地名叫杨树谷。向峡谷的深处探望,山上色彩丰富,树木有浓绿也有浅绿,但是更多的是金黄、淡黄、深红,深秋的嫣红已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色调。</p> <p>杨树谷就像出入大会山的一道长长的关卡。山势逼仄,崖壁耸立,绚丽灿烂的红叶于秋风中摇曳生姿。</p> <p>山谷里有许多奇怪的大石头,在早晨柔和的光影里,幻象成了一些生动逼真的动物形象。对面像一只额头外凸眼睛细小鼻子扁平的大猩猩,正在俯瞰山下的村庄。</p> <p>又一个奇怪的石头,像一只大猴子跟着我们的步伐向山谷追赶,眼睛凹陷,还有个大酒窝,脸庞大,表情呆萌。</p> <p>小猴子群</p> <p>瞧,树叶正后方的崖壁顶端蹲着一只看门狗。</p> <p>狮子石</p> <p>栩栩如生</p> <p>这里就像一个天然观景台,俯瞰对面的山上,不知名的许多树木红了,层林尽染,美轮美奂。</p> <p>在峡谷里穿行的时候,我一直在追寻自己的前进目标,不时地遥望大会山。此时,对面像屏障一样横亘于眼前的就是大会山巅,山顶光秃秃的又黄幽幽的,形状就像一头肥壮的黄牛,头已钻进了草丛,只露出厚厚的牛背。</p> <p>由西向东扫视,入眼像一只徐徐爬行着的大乌龟。与大会山多次亲密接触,像这样跳开来凝视,还是第一次,这让我又多了一个以往不曾有过的视角,尽情仰望大会山的身姿。这就像是对我以往所有大会山之行形成的既有印象的一个完整补充。</p> <p>下插进入峡谷底部。</p> <p>过河后,小路援溪而进,钻入一片美丽的枫树林。应该是退耕还林栽种的,看上去一畦一畦的,就是原来的山田。地上落满了枯叶,走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音。</p> <p>来到瀑布群,有三道瀑布。</p><p>秋山瘦,秋水秀。秋天的瀑布水量少,好似青山爷爷的白胡须,又长又白;又像女孩儿的马尾巴辫,直直地垂下来。第一道瀑布</p> <p>第二道瀑布</p> <p>到第三个瀑布,要爬上一截崖壁,以动物野爬的姿态小心翼翼。</p> <p>陡、长、细、清。</p> <p>折返右转,山路悠悠缓缓迂回着进入了茂密杉树林</p> <p>让人留念的是在枫树里行走的感觉。仿佛自己的人生之路有了一种成熟、厚重的况味。</p> <p>站在树下,一抬头,满目金黄。树叶间露出了蓝得纯净、蓝得透明的天空的一角。一片片半黄半红相间相渗的枫叶,在阳光的映射下,格外的靓丽明艳。</p> <p>在枫林里行走,我的眼,我的心,全部被枫叶迷住了。</p> <p>红叶于枝头双双起舞。</p> <p>站在树下,抬望等待,我想看叶从树下飘落下来的那种情态。秋风拂过,枫叶摇曳着动人的姿态缓缓地落下,在生命即将陨落的那一瞬,她表现的是那样的洒脱、从容、飘逸、优雅;在就要枯竭的一刻;还在用尽生命的力气释放着最后的美丽。</p> <p>生命的美丽不一定尽在生机勃勃,落叶也是一种凄美!经历了春天的孕育、夏天的翠绿、秋天的成熟,此刻的零落回归是为了来年洋洋洒洒的绿,是生命的又一个轮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然而,我们真的能就此而参透豁然吗!</p> <p>红色长坞——新四军游击队驻地</p><p>前面两山夹一坞,中间的空地,好像被窝在手掌心里的样子。向导大哥说这里当地人叫长坞,当年新四军游击队的一支小分队曾在这里蛰伏活动过。如果不是大哥带着,很难发现这样一个狭小隐秘之地。</p><p><br></p> <p>高大哥说,这一块大坦原来是新四军练兵场。我半信半疑,很不礼貌地问了句:你怎么知道的呢?他和颜悦色:母亲活到九十多岁,曾经参加过联络活动,根据她老人家生前回忆找到的对应场所。</p> <p>前面的房屋是新四军驻扎的屋棚。当然屋棚是在与当年场所大概位置搭建修复起来的。茅草棚前有许多木头军械,大家兴致勃勃,纷纷舞枪弄棒。</p> <p>兵哥哥合影</p> <p>《红色记忆》,演员角色试镜中。😄</p> <p>持枪肃立</p> <p>继续前进,爬上一道山岗,右边有路通往大会山山顶方向。队伍往左后方竹林里穿插而下。</p> <p>竹子与杉树争抢地盘似的,挤挤挨挨。阳光透过树梢,落叶铺就的泥土路上光影斑驳。</p> <p>竹林里哪里来的音乐,原来是驴友“家和万事兴”在吹奏口琴,一曲柔美的情歌“心上的罗加”在杉林里欢快地飘来飘去。</p> <p>头顶上,火红的枫叶像燃烧的火焰。</p> <p>黄会川附近的瀑布。</p> <p>美丽的村庄黄会川</p> <p>村后通往大会山的石板路,以前去往大会山经常从这里走过。在此休息喝水,等候观看瀑布的驴友,队伍稍作归拢。</p> <p>穿过村巷,沿着村中水坑边的石板路向杨桃岭方向进发。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大会山的整个轮廓,以擂鼓尖为头,大会山,黄牛的意象清楚明朗。</p> <p>没有屋顶的路亭</p> <p>田里长满了野草,秋天的野草结满了草籽,田边不知名的树叶,一簇簇的像盛开的鲜花似的,为了靠近这些明亮的秋叶,沾了一身草籽。秋叶却不为所动,兀自美丽。难怪说秋叶静美。</p> <p>有怪石像一只嘴喙尖尖的大🐤展翅欲飞的样子</p> <p>驴友动人的风姿,山林绚丽的秋色。</p> <p>走上了杨桃岭古道。杨桃岭在绩溪上庄与旌德江村之间。一座山岭分隔了两地,一条古道又将两地相连。这古道曲折盘桓四十里,风雨萧萧数百年,胡适的一篇关于杨桃岭的名作让这条古道、这条古道曾经走过的人以及这人与人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近些年随着旺川村干乡民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也因为户外驴友进山探古寻幽,踏青采风,这条古道逐渐浮出尘土,人们称之为胡适与江冬秀的“爱情小道”,也有调皮的驴友称它为“江胡大道”。</p> <p>受伤的古道急需维护。</p> <p>拱天济美亭到了。</p><p> 拱天济美亭。古亭由穆青石块堆砌而成,整个古亭深灰,古朴,冷清,凝重。</p><p> </p> <p>  2016-10-6紫金队伍与古亭合影。</p><p> 古道尘封多年,古亭冷落在茂密疯长的野竹窠里。跟随紫队爬大会山,多次经过,多次探寻。2016年第一次发现古亭时那份欢呼雀跃的心情至今想来仍然回味无穷。</p> <p>记得当时的古亭爬满藤蔓,古朴而凝重,显得落寞而沧桑。</p> <p>2020-5--3,又一次拜访古亭。</p> <p>  快到中午了,早上吃得匆忙,早已饥肠辘辘,还是坚持着一鼓作气爬上杨桃岭,怕吃饱了犯困慵懒,更重要的是心里惦记着老朋友似的拱天济美亭。坐在古亭外的石板古道上,背对柔和的阳光,吃着中餐,一份惬意与自得,油然而生。</p> <p><span style="color: rgb(48, 48, 48);">古道像一条山洞通往山坳南北,当地人称“世科洞”。</span></p> <p>石亭位于两峰间,块石垒砌,条石门阙,额题“拱天济美”四个大字。</p> <p>正午时分,光照很强,走进亭内细细凝视。</p> <p><span style="color: rgb(48, 48, 48);">石亭内置两排石凳,石墙及拱顶石缝有明显的水泥浆砌痕迹。</span></p> <p>  亭内墙上有醒目刻字,乃旺川人2011年重修。有诗内容:徽池古道杨桃岭,拱天揽胜客留连,联姻之路多佳偶,伟人故里若比邻。</p><p><br></p><p><br></p> <p>亭内门额上亦有刻字痕迹,借着强光,荣辉与紫队像孩童认字一般,兴奋地一个字一个字大声读了起来:<span style="color: rgb(48, 48, 48);">“明万历十七年仲冬月绩邑旺川曹世科立”。回来查了资料,</span>大意是明万历十七年(1589)、四十六年(1618)、嘉庆二年(1797)曹世科本人、儿孙、曾孙和玄孙三次重修古道的记录。来过几次,与古亭合影,在亭内石条上吃饭,可能因为光线太暗,今天才发现这样的内容。</p> <p>  当年胡适迎娶江冬秀从这里经过,三天后胡适带新娘回门从江村返回上庄时再次登上杨桃岭,他回首来时路,望着重重叠叠的山峦,突然有感而发,写下了有关杨桃岭的著名诗篇:“与新妇同至江村,归途在杨桃岭上望江村、庙首诸村,及其北诸山。’重山叠嶂/都似一重重奔涛东向/山脚下几个村乡/一百年来多少兴亡,不堪回想!——更不须回想/想十万万年前,这多少山头,都不过是大海里一些儿微波暗浪!”</p><p><br></p><p><br></p> <p>历史是那么的遥远,几乎无法陈述,历史又仿佛近在眼前。与一块块青石对视,自然无法找到当年大师留下的任何痕迹,但一定留有大师注视的目光。古亭静静地守望着,在风雨飘摇中见证了多少悲欢冷暖,多少压抑与无奈,历经凄风冷雨的古亭在广博的大山中顽强地站立着,一如大师坚守的那份承诺与责任。</p> <p>队伍集结于此,与古亭合影</p> <p><span style="color: rgb(48, 48, 48);">杨桃岭古道,既不是官道,也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戍边关隘,充其量是“徽泾官道”的一条支线,村寨间的“乡道”而已。但因路的一头是胡适,“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另一头是他的发妻江冬秀,一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小脚女人,这条青石古道反而越来越备受瞩目。杨桃岭不长的石板路,虽已淡出百姓生活,但深入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却越来越浓郁,越来越绵长。</span></p> <p>2020年5月3日</p> <p>紫队与云淡风轻两大头子,率领着队伍开启了下午的行程。</p> <p>垭口处秋风萧瑟,队旗招展飞扬。</p> <p>不走古道,沿着机耕路向前方的山脊走去。</p> <p>阳光慷慨地洒在路旁的野菊花上,星星点点地晃动着。这一沫金黄,仿佛在流动,在欢笑,那般醉人。</p> <p>阳光跳</p> <p>紫队与野马</p><p>远方山谷旷野的古村如珍珠散落,仿佛是旖旎胜景,其实那就是江冬秀娘家旌德江村一带的村落人家!</p> <p>沿机耕路左行是一处采矿点,高耸的山峰已削为平地,面积很大,地面上凌乱地堆放着大大小小裸露的石英石,大如屋舍、小似拳头,晶白耀眼。矿场周围的植被遭到损毁,至今尚未恢复。远远望去如一道长长的白神索挂在杨桃岭上。</p> <p>今年五月大会山向擂鼓尖方向远望,一眼就看到了远方的白白的一块,原来就是这个废弃的采石矿。</p> <p>站在山脊上,回望大会山,感慨万分。</p> <p>2016年10月6日,紫队带着我们由擂鼓尖向上攀爬大会山,几乎没有路,紫队凭着他强烈的方向感,敏锐的判断力,一马当先,在似路非路的山脊上一点一点行进着。这对于我是,几番磨练,几许回忆。</p> <p>  记得那时的擂鼓尖所在山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野竹,满山满岗,泥路模糊,人行其间,似乎整个身体都陷在了恣意汪洋的竹海中,只勉强看到前面驴友鲜亮的帽子,只能两手用力向身后撇开细密的竹桠,一个个以蛙泳的姿势在竹海中费力地向上游移着。</p> <p>  如今,峰脊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水竹被砍斫掉了。一根一根地砍,一段一段的挖,整理出一条一米多宽的漫长山路,该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我不会估算,但是那些民工满头汗水,弯腰弓背痛,顶着烈日,握柴刀,挥锄头,辛苦劳作的情景,不时浮现我眼前。</p> <p>远望与蓝天想接的高山之巅,一条新路气势不凡,像长龙从大会山巅沿擂鼓尖方向奔腾而来,这一刻,真切地感受到了原来大山就是以这样的姿态呈现出连绵起伏的曲线美。</p> <p>走在前面的是向导高红田</p> <p>原以为今天没有爬到大会山最高处,下午只沿着机耕路或者杨桃岭石板路回到凤栖湾,那就轻轻松松,没有多大强度。哪成想向导大哥带着我们继续沿着山脊,战胜一道道山头,山不是很高,路却很长,一路追赶太阳,向西、向西,走不到尽头的感觉。😄</p> <p>这道山脊往旌德方向伸展,不知和对望的尖尖的帽子一样的山是不是连在一起的。</p> <p>鸟瞰凤栖湾</p> <p>眼皮底下的山谷底,毛竹林环抱着几间盒子样大小的房子,向导大哥说那是采矿工人住过的工棚。</p> <p>翻过这个山头,心里松了一口气。山很陡,路很滑。好在最竖的地方,民工们用锄头铲出了泥土阶梯。庆幸的是,民工们也有了欣赏自然之美的意念,没有把路中间的映山红砍掉。光杆映山红树在宽阔的防火道上错落分布,路两旁的映山红像栽种的一样沿着防火道依次有序排列,以山路为中线,密密匝匝地向两边的山坡铺展而去。可以想象一下,五月花期正好,映山红像燃烧的火焰,那将是多么震撼人心的场景。这就不由我想起了大会山月亮🌙石下那片美丽惊艳的映山红。</p> <p>五月映山红盛开时的月亮石</p> <p>摄于今年五一节期间。</p> <p>山上的矮矮的松树像华盖一样,姿态优美。晚秋时节,山头黄澄澄的,翠绿的松树反而成了暗黄底色里的一朵朵浓绿的花。</p> <p>连绵起伏的山脊间的又一个垭口。不知哪个驴友说,继续!还要翻过前面那个山头,抬头一看,突然拔地而起矗立起来的感觉,吓得我顿时腿发软。紫队笑着说,逗你玩呢,用手一指,左手边有条宽阔的泥土大路。</p> <p>后来才知道,这个垭口所在的山叫小岭,是过去绩溪旺川与旌德高甲的乡民之间来往走动的必经之地。紫队在喝水,我有些急躁,总担心自己腰粗腿短,怕拖后腿,擅自下山走了。</p> <p>路旁的枫树叶茂色浓,树下有许多塑料瓶子,不知是不是挖路的人留下的,今后可要注意了哦。这些很难被尘土吸收的废品一定要随时带回山下。</p> <p>走了一小段泥土路后,眼前突然一亮,居然有石板路,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路不宽,单块的石板铺成一级石阶,石板上布满泥土,新翻痕迹很明显,据说是昨天刚刚全部拾掇好,真是太幸运了。</p> <p>  那些不知名的农民流着汗水用锄头一点点地捯饬,使得山谷里那条不知尘封多久的石板路得以重见天日,从凤栖弯往旌德高甲方向,逶迤蜿蜒在红叶如霞的崇山峻岭之中。</p><p> 凤栖湾附近有杨桃岭古道,通往旌德,至少喜欢户外的人都知道的,然而,从同一个村子凤栖湾出发,去往旌德的,居然还有另一条古道,这我万万没有想到,而且就隐藏与杨桃岭相隔不远的深山中,实在叫人有些匪夷所思。可见旧时的交通其实也很发达,只不过,世事变迁,它随着滚滚红尘而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p> <p>这个石头路面很奇特,像一只卡通动漫的加菲猫头像,不知是怎样形成的,奇怪极了,前后一看,无从询问。</p> <p>脚踏石板路,眼睛总是向上瞄着那些染色的枫叶。代表秋天的枫叶之美,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于它临风的飒爽。尤其是这些瑟瑟秋风中依然顽强站立于枝头的枫叶,它不自轻自慢,勇敢地抓住了秋日里的每一缕阳光,尽情释放自己的美丽。</p> <p>古道顺着涧水在山间而下,水顺山走,路依水行。</p> <p>山谷狭窄,水流细小,水声轻柔如催眠曲轻轻吟唱,突然间声音变的哗哗起来,原来是前面是一个瀑布。观察山势,无法近前观看。瀑布顶端,有一朵被虫子咬过的映山红仍然坚持开放在别人的季节里。</p> <p>老李的红色塑料袋里装着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垃圾,好样的!户外行走,热爱自然山水,就是要这样:除了微笑与足迹,什么也别留下。</p> <p>每一片枫叶在落地归根之前,总会把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面完美得呈现,伴着秋风化作迷幻的金蝶,起舞翩飞,静谧地走过生命的最后一段。</p> <p>两个山坳两条涧流汇集在此,小岭古道与杨桃岭古道并在了一起。</p> <p>出凤栖湾村,沿着公路走向下舍村。</p> <p>抬头回望凤栖湾,看到了村庄的一角几间亮白的房屋。这个方位,正好可以览望以擂鼓尖为中心的整个大会山的侧隅。</p> <p>深秋下午的暖阳,把树木都照亮了,仿佛给予了树木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p> <p>三点半到下舍村。今天的徒步线路,一个环线,回到原点。</p> <p>汽车十几分钟后载我们到了旺川村,先参观太平天国壁画。太平天国壁画绘于旺川一位曹姓人的一个支祠内,这座名“九思堂”的曹氏支祠内曹立恒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据有关资料分析,“九思堂”竣工不久,就成为太平天国将士的宿营地。“九思堂”内的壁画就是当时太平天国将士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写照。</p> <p>壁画所在的祠堂隔壁住着曹姓人家,有一位白发童颜的大爷拿出钥匙给我们开门后来又跟随进来,热心为大家指导讲解。</p> <p>老人家住的老房子</p> <p>祠堂在老房子的左后侧,经过一个巷弄,方能看见大门。</p> <p>村南书所</p> <p>大爷在认真的讲解,我侧耳细听,似懂非懂,鹏武大哥很专注,一边听讲一边请教。“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看得依稀仿佛。</p> <p>这组壁画共有七壁,其中主要的是“攻城图”,据有关专家的考证和有关资料表明,“攻城图”是太平天国将士攻克旌德的真实记录。是太平军战士宿营九思堂时的真实笔迹。《攻城胜利图》,长2米、宽1.5米。据考证,是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二月二十日太平军首次攻克旌德县城的写真。</p> <p>除攻城图外,其他几壁绘画,也从不同侧面讴歌了太平天国这场伟大的农民战争,高高擎起、迎风飘扬的旗帜,声势浩大,威震天下的炮队等,无不强烈地再现出革命战争的正义和战斗力。</p> <p>从相对的门走出长廊一样的院落,发现有一口古井。想必当年太平军战士引用的就是这口井的水。</p> <p>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水波荡漾,旺川村朦胧迷离。</p> <p>晚饭是一品锅为主题的当地土菜,吃饱喝足,尽兴过瘾,感谢华哥热情招待。六点钟上车回县城。</p> <p>军哥、紫队、云淡风轻三巨头举杯共饮,庆祝今天大会山新路赏红叶凯旋而归。紫队与云淡风轻,精心组织了本次活动,军哥一路当旗手,还时时照应队友,为本次活动付出了热情。</p> <p>  上午的路,其实就是从下舍到黄会川两个村庄的距离。这个距离非同寻常,因为走的是新路,看到的是别样的风景。杨树谷一带,崖壁耸立,怪石纷呈,更有杨林瀑布三叠泉,现在深秋多晴日,水流量最少的季节,尚有泉水叮咚,如果是夏日雨季,想象着一泻千里水声震天的情景该有多美。大会山山麓枫树成林,那些火红的枫叶翩翩起舞,一直舞进我的心空,时时曼妙生姿。</p><p> 下午的行程,从拱天济美亭过采石场,沿着山脊,向西爬过一个又一个山头,到小岭,是以前没有走过的,更令我振奋的是刚刚露出真容小岭古道,山林尽染,秋色绚丽,峡谷里泉水柔柔的歌声,好像一首美妙的秋韵吟咏曲。余音未了,此刻,那美妙的自然天籁仿佛又我的耳畔响起。</p><p> 一路走着,踏着清清爽爽的泥土路,看着红红火火的枫叶,品着浓浓郁郁的秋意,带着深深满满的感恩。感谢两位带路的大哥,辛苦了。也感谢旺川村组织召集民工费心整理出这样一条新路。感谢紫队与云淡风轻两位群主的精心组织。 </p> <p>新路的整理,使得以大会山自然之美为核心,以杨桃岭古道人文故事为亮点的大会山徒步线路更加多样,风景内容格外丰满翔实。在旺川一带,每个自然村落都能成为起始点,由此可以串成泥土路与石板路间或相承的强度大小不一的多条环线路径,适合体能不同喜好各异的户外爱好者欣赏大会晴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感于旺川村干部与乡民与时俱进,齐心合力。我们的户外资源也因此得到更新,资源更丰富,风景更美丽,爱山乐水的户外人生活更精彩!想想都美! </p><p> 感恩山水,感恩有你!</p> <p>  月亮石旁赏杜鹃,擂鼓尖上恋山楂。五月的映山红,九月的红山楂,成为大会山搁置在我心尖上的两个微小的触点。长坞新路赏红叶,小岭古道露真容。如今大会山的那片片红叶,一不小心就会触动我的心弦!她让我时时想起泰戈尔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还在乎拥有什么?” 静谧、安宁,不在乎拥有,这是一种至高的诗意和人生境界。我们爱山乐水,喜欢在户外行走,或许就是走在追求这种境界的路上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