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云:<br>古道盛世展生机,云梯惊魂梦里萦。<br>怀古打卡亦探险,“哇塞”群友尽欢颜。<br><br> 话说公元2020年11月7日,永川自由群在群主垂钓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四川内江市的两处网红景点,一处是位于威远县新场镇古佛村的盐煤古道,另一处是位于资中县双河镇的五十三梯。此行目的很简单,寻觅历史的踪迹,照相打卡,发朋友圈,还有——徒步。<h1> 一、盐煤古道</h1><div> 据相关资料介绍,自贡在东汉已产井盐,威远一带产煤,仁寿、乐山等是重要的销售地。往返穿梭于这条道上的是络绎不绝的盐帮、煤帮、茶帮和其他的驮队,因而此道被人称之为盐煤古道。<br> 如今位于威远新场镇古佛村的这段古道,长约2公里,掩映于松峦之上,青山翠柏之间,路基全是石坝,左右错行,可谓古代的高速路。千百年来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骡嘘马鸣,虽历经风雨、饱经沧桑,深刻着历史的印痕,仍倔强地向世人诉说着当年的繁华。<div><div> 1、古道拾遗。</div><div> 群友们在刻有“古佛顶”三字的石墩前集体合影后便迫不及待地向古道入口涌去,都想率先领略古道风貌。梦里萦绕千百遍,却不如这惊鸿一瞥,古道的第一卡点是“金马湾”,因岩壁上阴刻有两匹小马而得名。古道两边岩壁上刻有不同时期的图案、文字。沿中间古道而下,便是“马儿湾”,这是在两侧倾斜的石壁中间筑起一条高坎,使得天堑变通途,这在当时可谓属于高架桥。<br></div></div></div> 穿过马儿湾,走上另一侧岩壁,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久负盛名的盐煤古道的核心道路,倾斜向上延伸,宽处10余米,高处凿有阶梯,方便行人通行,低处呈现有规律地凹凸不平,条条凹槽皆为骡马和车轮的印迹,当历史的印痕清晰地呈现我们眼前时,个个都惊呆了,这哪是一段路啊?这分明承载着地区间商贸往来,带来局部经济的繁荣,又或是军工运输要冲;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落魄幕僚从此经过,也不知有多少有志青年踌躇满志通过此路远走他乡找寻幸福,也不知有多少人在这条路上魂归故里、亡命他乡。因此,这条路既是一部古代劳动人民的创业史、奋斗史,或许更是一部穷苦大众的血泪史。 正当众多友友心潮澎湃、满怀感慨、思绪随着道路的起伏充满无限遐想时,猛听群主一声吼:“哇塞……!快来打卡”。 尽管盐煤古道曾经风光无限,尽显交通枢纽的繁华,也逐渐沉没于时间的长河里,只剩下斑驳的印痕。但新时代有新气象,新生活有新的出游方式,就如我们自由群,通过徒步健身、交友、舒缓工作压力,于是,各地各种健身的群体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升起。各种群体组织的兴起也就使许多之前并不出名的小景点迅速成为各种群体的网红打卡地。这不,今天的盐煤古道也并非成为我们群独自打卡的专利,我们偶遇了自贡“山连山户外群”。群主的人格魅力再次凸显,“来来来,合个影,加个微信,ok”。 拜拜!慢慢走,有空到永川玩儿。 古代高速路有执法大队——骋目台,也有服务区——带有新时代痕迹的客栈,据景点开发者编出的故事表明这是一家黑店,店主杀人越货后做成人肉包子,骨头扔于白骨洞。现如今,森森白骨无存,黑店关门,不过,老板娘还在。 南来的客,北往的客,进来吃人肉包子哟 “掌柜的,坡上下来一个手持两把戒刀的头陀,把他做了” 森森白骨洞 <div> 2、穿越宝光寺</div> 走完古道,不甘心就这样原路返回,徒步瘾又犯了,在群主垂钓人的带领下钻进莽莽林海,开启了徒步模式。经过一片芦苇地,群友乐翻了天,“哇塞……!打卡了哟 ”。群友们或三三,或两两,或成群,竞相争艳。宝光寺不大,也住有一居士,我们到的时候她正在土里挖红苕,友友王王体现了一把关怀劳动人民的善良本性,挖土的姿势还是蛮熟练的。 <h1> 二、寻梦五十三梯</h1><h3> 内江“五十三梯”,网上又称“百步云梯”,远看像一头大象的脑袋,五十三梯就开凿在大象鼻子上,大约60度的陡坡,两边是悬崖,险峻无比,攀爬途中,心惊胆战,惟恐滑落。成为众多人心中的打卡圣地,都想借此机会挑战自己,发掘自身潜能。呵呵,也能发发朋友圈,显显洋盘,证明自己有多牛B。</h3> 1、偶遇倒霉的旅游者<br><h3> 午餐后,由餐馆老板娘带路,一行人5辆车浩浩荡荡地向五十三梯进发,快到目的地时,前面一辆现代越野挡住了去路,左前轮发生爆胎,正在更换轮胎,怎么办?绕行吧。五车驶上泥泞的机耕道,路太崎岖,有挂底盘的可能,我所在的三辆车返回,友友们下车徒步。群主所在的另两车开到五十三梯与猫儿梁之间的山脊停靠后,从猫儿梁绕行。这样,整个队伍分为了两组,都要围着马蹄形的山脊绕行一圈。</h3> 2、攀爬五十三梯<br> 路不长,我们组很快徒步到山下,下午秋日里温暖的阳光照射到身上特别受用,远远看见对面山顶由很长的一段岩石组成,右侧处有很宽的开口,犹如天雷将整块岩石劈为两截,友友斗牛士戏称为“雷打断。”上山的路还算好走,坡度也不大,转过一道湾,再上一道小坡,五十三梯映入眼帘。险峻的坡道笔直向上,每梯宽约50厘米,左右由梯步逐渐向两边倾斜,直至笔直向下,远看整个山梁就像大象,梯步则凿在大象鼻子上方,直插云端。远观,壮观,攀爬,呵呵,胆小者原路返回吧。<br> “哇塞……”一道雄浑的男中音越过山沟,从对面“雷打断”右边的山脊上传来,群主他们已经到了,我们组也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哇塞”之声此起彼伏,回旋于山间田野。他们还要从“雷打断”的地方下坡,再绕行到我们组走过的转弯处上坡攀爬五十三梯。不过我们组可是要优先感受五十三梯的险峻了,群主,慢慢跟上。友友们边走边拿出手机由远及进先对着五十三梯一阵狂拍,友友斗牛士、王王和晓荷春雨直奔梯步,在半坡上摆出各种危险pose,让底下的友友拍照,呵呵,又有在朋友圈炫耀的资本了。 友友王王只动用了两驱,迅速走到五十三梯顶上的平台上,双手高举放于平台上的禁止攀爬的禁令牌,呵呵,居心何在呀。<br> 其余友友动用四驱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向上爬,看到一个凹坑或凸出的地方,赶快去抓住,惟恐脚下打滑,也好有个着力点,少一丝跌落的危险,不怎么费体力,但呼吸却急促起来,心跳也加速了,汗水浸透了全身,大脑一片空白,脸色惨白,已无法后退,只得咬紧牙关,努力控制自己视觉神经,双眼死盯着台阶,不往下看,不往下看……能听到上面的声音了,能看到王王手中的禁令牌了,噢!到平台了,我爬上来了,踹口气,接着鼓励半路的友友。“哇塞……”平台上的友友朝着深谷忘情地吼出,一时间,吼声激荡、震天动地,山谷回音:幺不倒台!<br> 3、小痴的烦恼<br> 当我们肆意地体验一览众山小的征服感和成就感时,远远望去,山下一个身影惆怅地离我们远去,嗨!嗨!那谁?小痴。这家伙恐高,我们在危险途中玩征服时,他只能在下面静坐片刻,哎!<br> 4、狼哥的车车<br> 攀爬完五十三梯后,要从上面的山脊绕到“雷打断”左边下山,在先前去五十三梯的转弯处合路,再原路返回停车点。在山脊上,我们看到了群主他们组的两辆车,友友赫然看见狼哥的车玻璃未关,一拉车门也未锁,这粗心的狼哥,照片显示,他们在停车处玩了睡觉,得意忘形了吧。车上有吃有喝,还有一背包,关键是包里还有money,还有点儿多。一说守在原地等,一说带上包走,同意了后者。<br> 接下来的道路比较平坦,从群主哇塞的地方前行下山,途径“雷打断”和猫儿梁回到停车点,一路无话,有图。 5、L哥的小插曲<br> L哥是群主他们组的嘛,他们组绕行后在我们组之后才攀爬五十三梯的嘛。在攀爬前,据说群主在台阶上跑上跑下地为友友拍照(好像我没表达错,是“跑”),这其中也为L哥拍了一张嘛,当时的情景据说群主在下面拍,L哥在上面的台阶上,摆的pose有些特别,群主垂钓人也非常投入,于是这张照片在群里流芳千古,引出各种猜测和众多遐想。有诗云:<br>粗心一泻芬芳趣,远胜罗敷曳长裾。<br>垂钓读懂网红意,友友补充最后句。<br> 呵呵,带着猜测和遐想,一路欢畅,行进在回家的路上……<br> <div><br></div><div><br></div><h1>题外:</h1> 多次参加永川自由群的徒步活动,听得最多的一句赞美词就是:“哇塞”!或许有人会说,来点文雅的嘛,就不能吟诵两句吗?我不以为然。<br> 面对美景,简单的一句“哇塞”或许没有吟诵“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精致与高雅,也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深远意境。不似文人羽扇纶巾般风雅,也不似白领西装革履般严谨。有的却是徒步的重装,执杖走天涯,去欣赏一幅幅只有通过自己征服过后才能独享的美景。 <br> 一句“哇塞”,是经历穿山越岭、山重水复的艰辛,经受体力、耐力、毅力的考验,在战胜重重困难、战胜自我后的一种直抒胸臆,是体验到成功快感后的放飞自我,是付出后高额回报带来的成就感,映射出自由人的单纯与豪迈、激情与洒脱。<br> 一句“哇塞”,是平时工作后一种心理的放松,压力的舒缓,情绪的调适,心灵的飞翔;是对后续工作的心理准备,以重拾工作激情,是努力工作的坚强决心和行动宣言。<br> 一句“哇塞”,包含着呼朋唤友、组群区分、群主定位、卡点定位等功能。简单明了。<br> 于是,“哇塞……”此起彼伏,震惊寰宇。“哇塞”,已成为自由群的标志语言、文化符号。<br> 哇塞……<br><div><br></div><div>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2020年11月9日于重庆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