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周五上午8:00,小学语文1一3年级教研活动在钉钉群进行,内容是上学期我区推荐参选省优质课的三节课,许昌市健康路小学一至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和蔡秀军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p> <p> 第一节课是许昌市文化街小学赵聪慧老师执教的《小壁虎借尾巴》。本节课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课,这是一篇知识性童话,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p> <p> 赵老师整节课以连环画为依托,利用多媒体课件、卡片及神秘的礼物等生动形象的教具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大量形象的感知中,牢固掌握“看图猜字”“形声字猜字”“做动作猜读”等猜字方法,充分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中国汉字的魅力与神奇,为独立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第二节课是许昌市魏都区实验学校高靖老师执教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识字部分的第二篇课文,是一首介绍祖国传统节日的童谣。</p> <p> 在这堂课里,高老师运用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进行识字,用汉字的演化过程去讲解汉字,学生感兴趣,印象也深刻。本节课识记“宵”“舟”“祭”“艾”这些汉字时采用画、猜、欣赏图片的方式进行识字,学生兴趣浓。</p><p> 教学过程中,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例如,创设“放鞭炮”、“点亮灯笼”等多种情境,通过做一做、说一说、读一读、议一议、练一练等多种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p> <p> 第三节课是许昌市建设路小学刘惠萍老师执教的《青蛙卖泥塘》,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三课。刘老师注重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大声吆喝。有了生活资源的经验理解,孩子们吆喝就不再胆怯和不自信了。这样的教学处理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源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还能更好地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联系结合起来。</p> <p> 期间,老师们认真聆听,虚心学习,集中研讨。</p> <p> 下午下班后,蔡秀军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一至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在工作室主持人蔡秀军的带领下进行教研活动,针对这三节课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p> <p> 教研活动中,工作室的老师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收获,在分享中获得启迪。</p> <p>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健康路小学语文工作室将不断博采众长,学思结合,躬耕实践,用最踏实的脚步,走最扎实的学习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