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p><p>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或鉨,玺为在玉上刻制的,鉨是金属上刻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从此鉨就废而不用了。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p><p> 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厉良玉、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p><p> 我喜爱上篆刻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算起,起初是在象皮上用铅笔刀顺着笔画划出字体,八十年代初了解到南京有个“南京印社”,并参加了印社的书法篆刻学习班,得到了著名书法篆刻家徐利明、苏金海传授指导,对篆刻才有了理论上的真正认识。曾参加过全国、省及省级机关工委举办的书法篆刻竞赛,获得过一些小奖,一晃四十年过去了,惋惜的是没能持之以恒坚持下来,因身体原因休笔数年,现重新操笔,已力不从心,现汇集部分篆刻作品制成美篇,供朋友们笑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