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教育助力,为教师赋能。荣昌区2020-2021学年度教师全员培训在棠香小学阶梯教室如期开展。老师们满怀着期待参加此次培训。</p> <p> 上午,我们以“一封信”拉开了序幕。赖安秀教研员分享了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信。这封信,饱含浓浓的师生情谊,让全体老师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温柔,学生对老师的敬意。更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肩负的责任,让教育真正发生。</p> <p><b>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探索备、教、学、评一致性——让习作教学的“教”真正在发生。</b></p> <p><b> 一.观看课例,谈谈感受</b></p> <p> 以北师大课例视频《介绍一种事物》展开,从如何选材到如何让题目更吸引人。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氛围活跃,让“教”真正落地。</p><p><br></p><p><br></p><p><br></p> <p> 吕雪老师结合“强国梦”演讲比赛发表观点:“一个好的题目,能够吸引眼球,引发期待。”让人一看就感兴趣。</p><p> 何晓晓老师受到启发:老师没有给固定的结论,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只让学生的习作有了方向,指向性更明确。</p> <p><b> 二.低段教学写话</b></p> <p> “儿童是美好史诗的草稿”,我们如何让一张白纸变得丰富多彩。可以从说话写话开始。随后我们欣赏了很多老师的优秀教学活动,孩子们运用生字卡片练习说话,真正的把从课堂中的学运用到了实际写话。</p><p><br></p> <p> 赖安秀教研员一直强调,我们应该像鲶鱼一样,把“池水”搅动起来,让课堂变得更活跃。只有老师具备“有真实而具体的文体意识”,教学才会真正的发生。</p> <p><b> 三.荣昌区“三为课堂”之“为学而建”的建议</b></p> <p> 赖安秀教研员从五个方面来解读“三为课堂”之“为学而建”的建议。</p><p>一.任务驱动 </p><p>二.中心主线</p><p>三.明理示范</p><p>四.充分机会</p><p>五.讲求包容</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强调</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个类理用”</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形成闭环。</span></p> <p> 具体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教材达成习作任务:</p><p> 第一步,依托课标研读教材完成教学目标。</p><p> 第二步,围绕目标提炼开发习作教学内容。</p><p> 第三步,基于教学内容设计多元习作任务。</p><p> 从课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支架,从“教”到“学”,方向正,路径直,活动实。</p> <p> 接着,以微课《松鼠》为例,我们看到了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表格、思维导图、列提纲等。习作单元不同于其他普通单元,我们应该把目标聚焦在整体的谋篇布局上。以板书设计为支架,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p><p><br></p> <p> 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讲的作用有限。只有多读,多背。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多背经典的诗文。</p> <p> <b>下午,我们在谢安容教研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以“让三为在荣昌小语课堂上落地生根”为主题的学习之旅。</b></p> <p><b> 一.何为“三为课堂”</b></p> <p> 三为课堂:“为学而建”、“为学而教”、“为学而评”。</p><p> 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p><p> 实施背景以“现实、转变、提升、特色”为关键词。</p><p> 从基本原则到实施背景,让我们更加坚定的探索“三为”课堂。</p> <p> 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出示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让老师们讨论这样设计的意图,谈谈感受。</p><p> 有的老师说课文问题太多,有的老师说问题太零碎,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思路。</p> <p><b> 二.如何落实“三为课堂”</b></p> <p> 谢老师就教学评价量表做出具体的分析。从“为学而建”“为学而教”“为学而评”三方面具体解读。</p><p> 语文教学的目标要从学生角度表述,正确解读教材,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教学环节要简洁,教案要规范。</p><p> 接着出示优秀教案的例子,从教材分析到标点符号。让老师们的教案更加规范,期待老师们以后做得更好。</p><p><br></p><p><br></p><p><br></p> <p><b> 学什么怎么教?</b></p><p><br></p><p> 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关注课后题,提问:你从对比中体会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p><p> 以《太阳》为例,作者是怎么样说明地球离太远多远的呢?用“演绎法”来展示。以整篇课文来看,具有全局意识,不能碎片化课文。</p><p> 从教师的语言和个人行为做出具体的指导。还补充到应该从学法指导、情景创设、支教搭建、活动开展、教材处理……等方面进行考量。</p><p><br></p><p><br></p> <p><br></p><p>“为学而评”在于评价要聚焦,评价要对标。</p> <p> </p><p> 两位教研员不约而同的告诉我们: <b>把课上好是老师最崇高的师德!</b> 敬畏语文,敬畏课堂,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改变,落实“三为课堂”,提高教学质量。</p><p><b> </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