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序<br> 阳泉铝氧厂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筹建的企业,那时的企业名称是:山西省阳泉五七铝氧厂筹备处。那个期间从太原、榆次和阳泉先后招收了一大批青工进厂入职。 <br> 七十年代初,我们钳工班一共有四十多人,是机修车间最大的班组,大多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同龄人,大家每天做着非标设备的制作和安装。忆当年,我们都是朝气蓬勃、春光四射的大姑娘和小伙子,我们工作競业,学习努力,同在食堂就餐,同住单身宿舍。业余时间我们在篮球场、足球场上竞技,文艺宣传队和美术宣传组活动频频。那个时期的铝氧厂处处彰显着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的大气氛。<br> 铝氧厂那时是个新建企业,我们又都是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这个“双新”环境的经历让我们这些工友之间凝结下了不一样的情感和磨灭不了的记忆,因为铝氧厂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出生地。<br> </h3> <h3> 2020年10月31日,当年的老钳工联系了一次工友聚会,这是自1970年参加工作认识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一次聚会。聚会的工友左起:严俊偶(电焊工)、任玉环、邢月芬、金玉梅、郗美玲、魏玉波、郭明凯、刘学忠(起重工)、常玉春、张育民。</h3> <h3> 姐妹情合影。</h3> <h3> 兄弟间的友情合影。</h3> <h3> 畅谈我们的过去和现在。</h3> <h3> 聚会的宴席间,大家举杯共祝我们钳工人身体健康!幸福快乐!庆祝我们自认识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第一次相聚。</h3> <h3> 胡宇钟(起重工)为工友聚会发来贺词:老同事们大家好!时间长了没有见面,大家身体好吗?<br> 中午了,我想大家已经开始进餐了。今天的聚会应该感谢郭明凯的精心安排,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回忆自己的火热青春年代,在厂里建厂时是如何的工作奋斗,讨论企业的兴旺和衰败,共享自己的人生心酸和快乐。<br> 我原来计划回去和大家一起相聚,但是今天家里有事去不了,请大家原谅。以后还有机会再聚。<br> 我在这里祝大家玩的开心、快乐,心情舒畅,身体健康。<br> 胡宇钟贺</h3> <h3> 铝氧厂后改为阳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公司大门的照片。</h3> <h3> 这是铝氧厂经过改制为阳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后发展最为兴旺的时期。</h3> <h3> 现在的铝业公司已经停产衰败多年了,到处一片苍凉。工友们故地重游来到我们当年曾经工作过的铝氧厂。</h3> <h3> 大家都在寻觅着熟悉的老建筑,可眼前都是陌生的一片,这是五十多年的变迁啊!</h3> <h3> 背景左面是机修车间办公楼,右面是汽车队。</h3> <h3> 金玉梅在机修车间前留影。</h3> <h3> 厂区的标识牌。</h3> <h3> 魏玉波、刘学忠和金玉梅在《阳泉铝厂》厂区大门前留影。</h3> <h3> 背后就是我们当年工作过的老机修车间所坐落的地方。左起:魏玉波、邢月芬、任玉环、严俊偶、郗美玲、刘学忠、常玉春在机修车间的旧址前留影。</h3> <h3> 背后就是老机修车间钳工班所在的位置。</h3> <h3> 这是在五车间前的合影。</h3> <h3> 这是太原和榆次的工友们,回到离开多年的铝氧厂和阳泉工友的一次聚会。左起:蔺变英、高晓丽、郭纳秀、乔元富、史继增、王东生、郝琳、赵新日、王景洲、胡宇鈡、董改英、陈家凰。</h3> <h3> 这是工友加夫妻的合影留念,左起:董改英(钳工)、安保珠(管道工)、陈家凰(钳工)、陈云龙(电工)、郭纳秀(钳工)、胡宇鈡(起重工)。</h3> <h3> 离开铝氧厂多年的工友们合影,左起:董改英、孟淑英、陈家凰、郭纳秀。</h3> <h3> 这是艾培悟授予中校军衔时的照片。<br> 艾培梧(1918-1996),北京市人,1936年参加牺盟会,1937年任游击三支队政治工作员,决死游击一团政治工作员,组织工作员,副指导员,1939年任决死一纵队25团指导员。<br> 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br> 1960年因为彭德怀喊冤叫屈被错划为右倾分子遭迫害。1961年任山西省农机厅,山西省重工业厅处长,1963年任山西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党委书记。1971年任山西省阳泉铝氧厂党委书记。1979年任冶金部山西地质勘探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曾任山西省委委员,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h3> <h3> 这是1973年艾培悟书记兼处长和其他领导及同事们的合影。<br> 前排左起:陈文增,孫洪发,佟光,艾培武,乔勇、毛来元。<br> 二排左起:谢文保,赵登汉,王殿文,赵冀,王伯清,慕墩忠、雷二小。<br> 三排左起:张俊堂、张志明、石福学、吴建清、李春禄、张青川、贾牛孩、田景秋、刘峥嵘、王光恩等人的合影。</h3> <h3> 这是最早期搭建的席棚机修车间。那时机修车间有钳工班、车工班、电工班、焊工班、铆工班、管道班、铸造班、铁工组等。</h3> <h3> 当年老钳工班的一张合影,左起:蔺变英、高晓丽、郗美玲、金玉梅、邢月芬、郭纳秀、董改英、白改兰、陈家凰、王景州、田东池、李丙申、程连珠、赵新日、李友生、庞建忠、张小平、郝 琳。</h3> <h3> 胡宇钟和李丙申的合影。</h3> <h3> 刘峥嵘和李丙申的合影。</h3> <h3> 这是在石灰窑制作安装工程竣工后的合影,左起:赵林贵、安建新、陈元亮(电焊工)、李跃洲(起重工)、李丙申、程连珠。</h3> <h3> 工友的合影,左起:赵秋梅、邢月芬、秦俊霞(电工)、郭纳秀、 范清芬、高晓丽。</h3> <h3> 工友郗美玲、邢月芬、任玉环的姐妹合影。</h3> <h3> 当年钳工姐妹们在工地合影,左起:郗美玲、李梅丽、邢月芬、高晓丽、陈家凰、董改英、金玉梅、白改兰、郭纳秀。</h3> <h3> 钳工班欢送崔金生参军入伍的合影。</h3> <h3> 钳工班的一次合影,左起:董改英、邢月芬、高晓丽、陈家凰、赵新日、胡宇鈡、李喜仁、乔元富、侯成会、苗 玉、马建平、张志明、蔡广春、赵林贵、王景州、王东生。</h3> <h3> 钳工班的陈元亮、程连珠、薄贵春、安建新、李跃洲、李丙申、赵林贵的合影。</h3> <h3> 薄贵春和李丙申的合影。</h3> <h3> 李锦堂和李丙申的合影。</h3> <h3> 乔元富、李丙申和张小平的合影。</h3> <h3> 钳工班的工友在办公楼门前的合影。左起:陈家凰、高晓丽、蔺变英、邢月芬、郭纳秀、马建平、李锦堂、张福锦、赵林贵、胡宇钟、李丙申、王东生、蔡广春、安建新、赵新日、薄贵春、张晋武、程连珠、李跃洲、李喜仁、王景州、崔彦朋、 乔元富、陈元亮(电焊工)。</h3> <h3> 钳工班夺得流动红旗后合影留念。左起:蔺变英、陈家凰、金玉梅、郗美玲、董改英、郭纳秀、邢月芬、白改兰、高晓丽、李梅丽、侯成会、马建平、史继增、李春禄、郝 琳、刘峥嵘、李友生、田东池、庞建忠、乔元富、蔡广春、刘延生、安建新、王景州、韩志宝 、李喜仁、张小平、赵林贵、王东生、赵新日、李跃洲、胡宇钟、张晋武、程连珠、刘学忠、李丙申、张福锦。</h3> <h3> 工友们留影,左起:王继玲、安建新、王润生、薄贵春、李 庄、罗嘉陵。</h3> <h3> 合影人:刘学忠(左一)、袁忠义、李锦堂(左四)、魏玉波(后左一)、姚拴元、杨哲(后左四)。</h3> <h3> 石灰窑工地前的合影。</h3> <h3> 胡宇鈡和薄贵春在设备安装中刮研轴瓦。</h3> <h3> 焊工班的双桂枝和高迎新在焊接金属罐。</h3> <h3> 钳工班和焊工班的工友们在进行石灰窑上料车轨道的安装。</h3> <p class="ql-block">用两台履带起重机抬着吊装石灰窑炉体。</p> <p class="ql-block">石灰窑炉体整体吊装。</p> <h3> 电工班的王继林、秦俊霞等工友在安装配电箱的工作场景。</h3> <h3> 当年,电工赵珍兰和工友们在二车间前敷设电缆。</h3> <h3> 当年,钳工和起重工一同安装三车间回转窑的工地场景。图中左上角远处的一个车间就是电工、钳工、车工的机修车间。</h3> <h3> 三车间回转窑的吊装。</h3> <h3> 二车间前的工作场面。</h3> <h3> 二车间的场景。</h3> <h3> 王景州(左一)、李跃洲(左二)和吕荣利一同做着高空作业。</h3> <h3> 窦长鸣和吴宝元在车床前工作。</h3> <h3> 李丙申(中)李文生(左一)和工友在安装设备。</h3> <h3> 这是钳工班的工友们在完成“决战后十天”的设备安装中,李跃洲、侯成会、王景州、安建新等工友们肩扛手抬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他们口号阵阵、同心协力、夜以继日的在争取完胜决战后十天。</h3> <h3> 这是一车间开采矿山的场景。</h3> <h3> 一车间采矿的场景。</h3> <h3> 为保证电路架设工程的顺利完成,机修车间的钳工班和其他各个工种班组一同协助电工班翻山越岭的架设电杆和敷设线路,这是大家齐心协力往山坡上拉电杆的场景。</h3> <h3> 左起:张晋华(车工)、王景洲(钳工)、李国祥(测绘)、薄贵春(钳工)、姚栓元等五人在文艺宣传队排练《勤俭节约补麻袋》的节目。</h3> <h3> 彭宝凤和张印华在排练《老两口学毛选》的节目。</h3> <h3> 薄贵春(钳工)和张印华在排练对口快板儿《一双鞋》。</h3> <h3> 文艺宣传队的舞蹈演员(左起):闫和平、霍继玲、彭宝凤、李梅丽(钳工)、江培珠、裴龙静、冯素云在排练藏族舞蹈《金珠玛米亚古都》。</h3> <h3> 这是工友们浏览美术宣传组展出的宣传画。</h3> <h3> 钳工班的张晋武和李建丽带领工友们在学习毛主席语录。</h3> <h3> 厂领导侯二牛、刘子贡和工友们送贺词。</h3> <h3> 五七铝氧厂在召开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大会的场景。</h3> <h3> 王广恩、彭宝凤和工友一同向厂领导报喜。</h3> <h3> 这是汽车保养班组得奖后的合影。左起:李保新、张贵生、郝恩俊、杜庄、张平、张建国、张建新、吴建中。</h3> <h3> 这是供销科的周景秋、王正琪、张宝玉、刘春福、梁虎英、尹静帮、周继昌、郑三顺等人,得了奖状后的合影。</h3> <h3> 这是三车间的张印华、范立满、安新英、梁沛珍、崔燕青等人得奖后的合影。</h3> <h3> 这是厂举办的一次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的场景。图中开幕式在篮球场举行,背后是三栋单身宿舍楼,右边是礼堂兼食堂。</h3> <h3> 看着一排排废弃的电解槽心里一样感觉很荒凉。</h3> <h3> 魏玉波背后堆积着一堆堆搁置多年的电解铝,这是停产前最后的一批产品。</h3> <h3> 金玉梅看着当年钳工班使用的摇臂钻床,说这可是和每一个钳工人都结下了不解的缘分。</h3> <h3> 型号Z3080 钻孔直径80mm摇臂钻床的标牌。</h3> <h3> 每个钳工人看到它都会有如同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伙计感觉,这个老伙计会让我们回想起很多故事。</h3> <h3> 留影给老伙计。</h3> <h3> 魏玉波和老伙计合个影。</h3> <h3> 大家出了厂区去生活区浏览。</h3> <h3> 我们在郝师傅的家里。</h3> <h3> 郝师傅精神抖擞的和大家谈论着过去。</h3> <h3> 离开郝师傅家时大家留影纪念。</h3> <h3> 这是最北边的那栋单身宿舍楼,三楼住女生,二楼西边住女生,东边住男生,一楼住男生。当年是三层楼,后来不知那年加盖了一层,也都改成家户住宅楼了。</h3> <h3> 常玉春、魏玉波和金玉梅在当年的三栋单身宿舍楼前留影。魏玉波还查看了自己住过的宿舍。</h3> <h3> 这是中间的那栋宿舍楼。</h3> <h3> 这是最南边的宿舍楼,南边靠着一个小山包。</h3> <h3> 这是北边那栋单身宿舍楼的中间门。</h3> <h3> 正面是旧的厂部办公楼,图右边是靠北边的那栋单身宿舍楼。<br> 现在我们能找到当年老旧的东西只有三栋单身宿舍楼,厂部办公楼、一栋废弃的家属楼和一台80毫米摇臂钻床,其它的都荡然无存了。</h3> <h3> 工友们故地重游结束后的留影。左起:郭明凯、魏玉波、严俊偶、任玉环、邢月芬、刘学忠、金玉梅、郗美玲、张育民、常玉春。</h3> <h3> <br> 图片、资料提供:侯建、薄贵春、高晓丽、陈家凰、胡宇鈡、刘学忠、贾牛孩等。<br> 文字编辑、摄影、相册制作:郭明凯。<br><br> 2020年11月8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