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国共产党党史是由一串串可歌可泣的故事串联成的彪炳史册的成就。中国革命走过了不平凡的百年历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1911年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到1921年中共一大的第一次会议;从长征路上的坎坷到八年抗战里中华儿女冒死拼搏的决绝;从解放战争中人民的呼声到抗美援朝战场上弥漫的硝烟;从昔日的星星之火蔓延成为我们现在的和谐世界。心里不由自主地萌生出许多的渴望,渴望将心底的思绪谱写成一篇美丽的文字。而此时恰逢经济系党支部举办“学四史,讲述你心中的故事”主题Talk Show比赛。借助这个舞台正好一吐为快,抒发心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崇敬和坚定追随!</p> <p>1919年,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从国际来看,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包含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文字也极为优美、精炼,能准确译出已非易事,要做到文字传神就更难了。邵力子推荐了小同乡陈望道,亲自写信,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并随信寄去了《共产党宣言》日文版和陈独秀带来的英文版。陈望道果然不负重望。1920年的早春,山区的气候还相当寒冷。29岁的陈望道躲进分水塘老屋附近的一间僻静的柴屋。端来两条长板凳,上面横放着一块铺板当作书桌,在泥地上铺上几捆稻草当作凳子。入夜后,点上一盏油灯,借着昏暗的灯光,埋头翻译。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柴屋因经年失修破陋不堪。尤其到了晚上,春寒料峭,刺骨的寒风透过四壁漏墙向他袭来,常常使他冻得手足发麻。但他只是凭借柴屋里简单的用具,以及老母亲给他送来的每日三餐菜饭,夜以继日,孜孜不倦。邓明以在《陈望道传》中详细描述过陈望道蘸墨汁吃粽子这个故事的细节:母亲见他夜以继日地埋头工作,身躯渐见消瘦,心疼极了,特地包了几个粽子,让他补一补身子。义乌盛产红糖,母亲将粽子端至柴屋时还随带送上一碟红糖让他蘸着吃。稍待片刻,母亲在屋外高声问他,是否还需添些红糖时,他连连回答说:“够甜够甜了。”一会儿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只见他吃了满嘴的墨汁,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陈望道只顾全神贯注地译作,竟全然不知蘸了墨汁在吃粽子。陈望道对翻译工作相当严谨仔细,为使译文准确符合原意,他不时翻阅着《日汉词典》《英汉词典》,斟词酌句,一丝不苟。</p><p>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不胜感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述这则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人走天涯莫忘本。这个“本”就是我们初心和使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大批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的有志之士才谱写出中华民族的壮丽篇章!</p><p> 我的妈妈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党建工作者。她兢兢业业,以事业为重。就是受她的影响,我从小就立志一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她的教诲是我的进步的动力。她是千千万万普通社区共产党员中的一名,又影响着千千万万周围的人,这就是我们党的后备力量!而如今我积极向这个队伍靠拢,无论何时都铭记初心使命担当,在大学里学好各门功课,积极进取,阳光向上!</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