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声势浩大的永别 ——《南渡北归》有感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一小学工会

<p>  《南渡北归》,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是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p><p> 所谓“南渡”,是指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北归”,则是指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叹息。</p> <p>  《南渡北归》我只读完了《南渡》和《北归》,《离别》正在阅读中,在此分享一下我的阅读感受。读此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抗战时期各个领域的知识分子的艰辛与坚毅。</p><p> 自卢沟桥事变以来,文人们为不作为的政府而心痛,为无处安身的学业而悲伤,因战争而一再逃离故土,在路途上妻离子散,天人两隔。清华、北大、南开等一座座名校在炮火中成为废墟,学者们亦纷纷被迫迁离。陈寅恪大师在仓促迁离中丢了数百册古籍,林徽因带着高龄的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发着高烧寄居在小酒馆只能躺在草席上过夜,清华物理系教授赵忠尧与梁思成冒着生命危险在北平沦陷,日军进入清华的前夜,秘密潜回清华园将存放在实验室的50毫克放射性雷偷偷带里沦陷区。连北大校长也提出了要忍辱负重……&nbsp;</p> <p>  当一座又一座城市沦陷时,他们一再迁移,从南京到重庆再到昆明,在枪林弹雨之下,学生们依然能够安然学习,并乐在其中。从长沙至昆明,西南联大的学生们水陆路并涉,历经68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贵州腹地,却依然未能躲过炮火的袭击,跑警报的日子变成了常态,几乎终日都在警报声中度过,连吃的米饭中也是灰尘连连……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西南联大落地生根,并不断发展壮大,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深刻地展现了文人身上的铮铮铁骨。</p> <p>  后来昆明被轰炸的日子逐渐变得猛烈起来,学校又被迫撤离到更为荒凉偏僻的四川李庄。小小的县城一下子涌进成千上万的学生,房屋紧缺,史语所的研究人员住所的牛棚与猪圈仅有一墙之隔。可即便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他们依然坚持学术研究:蒋梦麟在昆明的地下防空洞中撰写了自传《西潮与新潮》,陈寅恪靠着一只左眼完成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梁思永抢在日军进攻前进行了大规模的殷墟发掘。虽历经风雨,却也终如凤凰涅槃般重生:学术界的研究所纷纷而起,营造学社、史语所、中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等在战争中屹然不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