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学诗心得

痴书生

<p>  鉴于有些诗词爱好者,自己尝试学习创作格律诗,有时不得其法,故把书生学诗时的心得感悟拼凑一起,供初学的老师参考。如有不当,万望海涵!</p><p> 首先,说一说题目,古体诗的题目,一般都直截了当,简单明了。一看就知道是干啥的诗。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赠汪伦”等。咏物诗也一样,如杨诚斋的“小池”,唐寅的“画鸡”,郑板桥的“竹石”等。题目者,有醒目之意,有目录之意,即是这首诗的简单概述,也是先声夺人的点睛之笔。所以要简单明了,直接说清楚是说啥事的诗。切忌用新体诗的哪种朦胧感来写题目。例如:“走出迷雾”谁走出迷雾?迷雾太过于笼统,啥是迷雾?一般地说,古体诗题目,一般就要交代清楚这些,去哪里?干啥的?写啥的?……</p><p><br></p> <p>  格律诗。首先要过押韵关,如果连押韵关都没过,那这首“诗”就不是诗,最起码不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新体自由诗除外,因为诗它是韵文,靠押韵来体现诗的特点。所谓押韵,指第二、四、六、八句(或二、四句)的末尾一个字的韵母要相同或相近(即同一韵部)。按照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韵母表来分(中华新韵)“a”单独为一类,“o、e”读音相近,故归为一类。“i”单独为一类,(受整体认读音节影响,又分两类。)“u,ü”本该归一类,但受声母“j、q、x”影响,又分两类。剩下的基本都是有规律可循的,“ai”为一类,“ei,ui”为一类,“ao”为一类,“ou,iu”为一类以此类推,便可窥得门径。这里不再赘述。另外</p><p>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虽然听起来有点相近,但并不在同一韵部。</p><p>其次是押平声韵(一声和二声)的话,一、三、五、七句的末尾字必须是仄声字(三声和四声)第一句除外,因为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这样才能体现语言的音律美,使句子之间有了跌宕起伏的错落感。</p> <p>  另外古体诗对每一句的每一个字的声调都有详细要求,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等。只有符合这样的韵律,才能有诗特有的韵味。纵观对联,五言,六言等诗句,都可看出,它都是以数字2来分的,每两个字为一节拍,两两相合,如有剩余单字,可另为一节拍。每一节拍平仄一致,如“平平,仄仄”,很少有“平仄或仄平”,且两个节拍平仄相反,形成错落感。它不像新体诗哪样随意,就光这一点,比起新体诗来就难了许多。所以,我们的古体诗她就像穿着旗袍的东方女性一样,从头到脚,无一不精心打扮,从发饰,眉毛,唇彩,再到衣服的挂件,手中的道具,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气和神态,无不精益求精。而新体自由诗则语言的结构上,随意性强,只要能表达意思,不管韵律节奏,语言风格上,求奇求变,故弄玄虚,故意弄得朦朦胧胧。</p><p><br></p> <p>  最后一点,也是古体诗词最重要的一点,古体诗虽然只有几句,但逻辑性要求严格。它和写作文一样,要有清晰的脉络,要符合事物发展的顺序,要符合人性思维的特点。先写啥,再写啥,要有事物发展的顺序感。该写啥,不该写啥。要符合画面的协调感。写啥景,抒啥情,要合乎于情又合乎于理。切忌没有调理,四句各写各的;切忌所写东西太多,让人抓不住重点;切忌所写景和所抒的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