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一次知晓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在大二的心理课上,当时也只是蜻蜓点水般掠过,知晓了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再无进一步的了解。直到这个名词又再一次的地出现在我的阅读书单里,我又和它结下了缘分。从图书馆里借来这本书,很薄很精巧,原本以为会读的很轻松,结果狠狠打脸。这本书实验密布,专业术语众多,看完实属困难,现在略述一二。</p> <p>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我是实现的预言,从日常生活、治疗专业、行为科学几方面展开论述了皮格马利翁在各个领域的适用性。第二部分是教师和期望,从处境不利的儿童、奥克实验学校、富有魔力的加拉太儿童、教师的评定、智力增长的过程这几方面展开论述了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涵义,论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中介和一些方法论上的思考。</p><p> </p> <p> 书中描述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来到一个学校,并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教师期望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结果。教师主观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于是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现象说明教师的期待不同,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p> <p> 书中提到:“跨进一年级的教室是儿童迈出的一大步,这可能是一种令人欣喜或毁灭性的体验。”确实,一年级是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的转折期,他们怀着满腔的抱负来上小学,老师对他们的回应和期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发展。</p><p> 刚工作的新老师被分配去教一年级是很常见的事,我以前很不理解,明明一年级很难带,纪律也很难管理,应该派有经验的老师去带。看了这本书,我勉强能说服我自己。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是张白纸,刚入职的老师也是张白纸,白纸对白纸,更容易擦出“火花”吧!有经验的老师之前已经有了一套固化思维,他们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在心里对他们抱以不同的期望。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但这却是孩子的致命伤。他们非常敏感,能捕捉到老师反馈给自己的信息从而做出不同的反应,他们真的能向着老师期望的那样发展。一旦给他们定型之后,他们在接下来的一年,六年甚至一辈子可能就真的是那个样子了。而刚入职的新老师,他们没有之前的那套模式,对所有的孩子都有积极的期望。他们现在的职业热情很高涨,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而敏锐的孩子捕捉到老师反馈的信息,也就往积极方面发展了。</p><p> 本书以一系列实验验证了教师期望的合理性,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让新老师带一年级的原因所在。</p> <p> 很喜欢书中的这样一句话:“教师就是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潜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毫无疑问,教师在每个刚入学的孩子眼中都是神圣的,在他们小小的脑袋中被老师表扬,得到小小的肯定都是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他们会把老师发的奖牌仔仔细细地收好,每一个当上班干部的孩子都是昂首挺胸、神气活现的模样,因为这代表了老师对他们的认可……</p><p> 但我坚信:教师不仅仅是课堂的皮格马利翁,他也是每个孩子的皮格马利翁。就我自身而言,我小时候不会踢毽子,不知道是不想学还是学不会,只记得班主任对我说:“你肯定会踢毽子的!”学的过程我已经忘了,但是这句话仍留在我的脑海,我坚信,班主任是我的皮格马利翁。</p><p> 当然,让我欣喜的是,我也成了别人的皮格马利翁。在我实习期间,遇到了一个安静的小女孩,二年级考不及格似乎是很不可思议的,但是不幸的是她每次都是这样。我拍拍她的肩,告诉她期末考试肯定能及格。最后我从她的班主任口中得知,一门及格了,一门还是没及格。不过总算有及格了的了。我还是很开心,或许就是因为我的一句话吧,亦或许是她变努力了,不管怎么样,我也充当了别人的皮格马利翁。</p> <p>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个教师都在充当每个学生的“皮格马利翁”。有人说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情人”,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嘛,我以为这与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益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一个你喜欢的人,你想不赞美他都难,但是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学生,他们可能是顽皮的,捣蛋的,教师应该如何发现孩子的优点,如何发自内心地赞美一个孩子?又如何把自己对于孩子的期望成功地转达给孩子?如何进行有艺术的赏识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都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