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贵州行(二)

周桂珍

<p>14日,游览贵州荔波大小七孔景区</p> <p>先游览《小七孔景区》。景区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为一体的原始奇景,秀美幽静,有小众仙镜的称号。2007年入选了“世界遗产目录”,是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p> <p>虽老天不作美,下着沥沥细雨,但游客仍满怀兴致地前往景区游览。图为景区西门入口,我们将沿着响水河一路向东游览。</p> <p>人称景区的水可与“九寨沟”媲美,果然名不虚传,一路上清澈蓝绿的河水令人兴奋不已,注目观看。</p> <p>河中倒影清澈可见</p> <p>游客沿路前行</p> <p>河水冲击河中的石块,哗啦啦哔啦啦的响声不绝于耳,“响水河”的名称由此而来。</p> <p>途中在蜒蜿翠绿的丛山中从山上流下一股股清泉,又吸引众人的目光,这就是有名的“翠谷瀑布”,瀑布的下面就是大面积的翠谷湿地。</p><p><br></p> <p>因景区道路较长,有7公里,路边有观光车乘车点供游客乘车。图为站内等待上车的游客。</p> <p>游客有序乘景区内的大巴前往下一个景点</p> <p>在这弧形的拦河大坝上,一边是平静蓝绿色的河水,一边是倾泻而下的瀑布,这就是小七孔景区第一个令人难忘的“臥龙潭瀑布”。</p> <p>游客争相在臥龙潭瀑布前拍照</p> <p>小七孔景区步行鉴赏导览图。</p><p>游客将沿着木栈道或石块路观看美景。</p> <p>“断桥瀑布”吸引众多游客观赏和拍照</p> <p>我好不容易瞅着一个空点拍张照</p> <p>但在“断桥瀑布”的东侧面,人较少,拍照就方便了。</p> <p>这是从绿树丛中喷出的“双龙瀑布”</p> <p>这是一级一级随着地势向下奔流的瀑布被称为“68级跌水瀑布”</p> <p>这是“拉雅瀑布”,漂亮诱人的瀑布。</p> <p>“拉雅瀑布”的解述牌</p> <p>下面我们步行到令人向往的“小七孔古桥”区</p> <p>“小七孔桥”建于1836年,是当时沟通荔波(属贵州省)至广西的重要桥梁。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由麻石砌成,至今完好无损。</p> <p>“小七孔桥”桥下涵碧潭水幽蓝见底,两岸古木深绿。在不同的地点拍照其颜色也不同样。(见照片)这是景区人气最旺的打卡圣地。</p> <p>随后我们乘景区大巴车到《大七孔景区》</p> <p>大七孔景区入囗处</p> <p>游客可乘游船或步行沿河游览</p> <p>大七孔桥景区景点不多,途中有一吊桥。再向前就是恐怖峡,因山岩上有酷似骷髅头的造型而得名。</p> <p>大七孔景区最终景点为“天生桥”</p> <p>这是天然形成的山洞,如天晴则有阳光照射过来。</p> <p>这是在大七孔景区门囗拍摄的,近处为游船码头,远处为后建的大七孔桥。</p> <p>这是大七孔桥的旧桥,没有时间去找,就用了别人的照片,也只是拍了两个孔。</p> <p>15日我们游览《西江千户苗寨》,这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p> <p>苗族姑娘以她们独特的方式迎接远方的客人,这是拦门酒。</p> <p>奏响音乐迎接客人</p> <p>载歌载舞迎接客人</p> <p>这就是具有苗族特色的长廊</p> <p>《西江千户苗寨》的入囗</p> <p>旅游团全体人员合影</p> <p>三号小组人员合影</p> <p>参加博康旅游团的三个南京人合影</p> <p>苗寨门口</p> <p>游客进入苗寨的街道</p> <p>苗寨的房屋基本都是木结构,造型各异。</p> <p>依山而建的房屋错落有致</p> <p>街道旁敬“高山流水”酒的塑像</p> <p>寨里有一地势较高的观景台,在这里游客可浏览苗寨的外貌。</p> <p>观景台上拍摄的苗寨部分外景,请将手机横过来看。</p> <p>观景台附近游客拍照点</p> <p>苗寨有许多商铺,向游客销售当地的特色产品。</p> <p>有名的腊肉制品</p> <p>贵州苗药</p> <p>贵州苗酒</p> <p>销售和出租苗族服装的店铺,並从事顾客化装拍照一条龙服务。</p> <p>蜡染服饰店</p> <p>贵州绿茶</p> <p>贵州银庄</p> <p>来到贵州,游客必须亲临一次长桌宴,体验当地的苗族风情。</p> <p>我们近50位游客分坐在长桌两边,听导游介绍流程。</p> <p>每位游客用红蛋敲头以示‘红运当头’</p> <p>苗族姑娘以其独特的风俗向每位游客敬酒</p> <p>这是长桌宴中最热闹也是苗族风情最突出的视频。苗族姑娘一边唱歌一边要给每位游客敬酒,有的男士还要享受“高山流水”酒的滋味!</p> <p>为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並将以前全木式结构的风雨桥修建成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增加了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p> <p>这是桥体最大且人流量最大的一号风雨桥</p> <p>三号风雨桥</p> <p>四号风雨桥,上面的三个字我们认不得也不知其意。</p> <p>五号风雨桥,右边是老桥。</p> <p>六号风雨桥</p> <p>七号风雨桥,也有认不得的字。</p> <p>街上有“西江苗族博物馆”,也没有时间进去。</p> <p>石碑上有作家余秋雨的题字</p> <p>游客換上苗装在广场上拍照</p> <p>我也花十元租一套苗装拍几张照片,做一会“苗族姑娘”。</p> <p>贵州行第二部分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