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逆流而上

文刀

<p class="ql-block">  野性的、神秘的、和澜沧江、金沙江并流的怒江。</p><p class="ql-block"> 怒族、独龙族,怒江州独有的少数民族。</p><p class="ql-block"> 长310多公里,深2000至3000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的怒江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从泸水到丙中洛280多公里的美丽公路……</p><p class="ql-block">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p><p class="ql-block"> 这些支离破碎的资讯,诱惑着云锡一群60岁上下的退休老同志,以大山般坚毅的执着;岩石般粗狂的胆量;锡脉般缜密的思维;从南往西,然后一路向北逆流而上,融入大自然。征服高山峡谷,跨越激流险滩,欣赏醉美秋色。</p><p class="ql-block"> 品味秋天,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境界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享受秋天,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超然的生命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快乐平安的出行,都与全面,科学的策划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怒其不争 江河万古自驾游安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出发时间:</p><p class="ql-block"> 9月6号早上9点正在个旧市祥林加油站集中出发。</p><p class="ql-block"> 二、乘车安排:</p><p class="ql-block"> 一号张哥车:张高两大一小,文刀两人</p><p class="ql-block"> 二号纪工车:纪工两人,大哥,木子</p><p class="ql-block"> 三号永哥车:永哥两大一小,春花秋月两人</p><p class="ql-block"> 四号张 明车:张 明两大一小,严工两人</p><p class="ql-block"> 五号呆头鹅车:呆头鹅两人,小彭,后来居上</p><p class="ql-block"> 三、关于吃喝:</p><p class="ql-block"> 1、电饭锅:如意、白兔、严工、春花秋月各一个。砧板、菜刀:大哥、牧羊姑娘准备。</p><p class="ql-block"> 2、购买食材:大米,香肠(大哥负责)南瓜,土豆,小铁头等绿菜和炸肉皮,咸鸭蛋(白兔,许姐,小陈负责)盐水香花生,香菇脚(文刀负责)</p><p class="ql-block"> 3、酒(大哥负责)</p><p class="ql-block"> 4、咸菜、碗筷、酒杯、水杯自己准备。</p><p class="ql-block"> 5、按车辆排序,从1号车开始,从中午饭的准备到下午饭点菜一条龙,一张车负责一天,早点自理。</p><p class="ql-block"> 四:几个重点:</p><p class="ql-block"> 1、身份证、身份证、身份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p><p class="ql-block"> 2、老年证、残疾证等优惠证、口罩记得带上。</p><p class="ql-block"> 3、各位友友带上高血压、糖料病、低血糖、烧热感冒拉肚子等常用药。</p><p class="ql-block"> 4、所有购买和准备的物资9月5号装车,6号早上九点准时从祥林加油站出发。</p><p class="ql-block"> 5、请各位注意不要带管制刀具等不利于出行的物品。</p><p class="ql-block"> 6、无论单车油耗多少,门票优惠多少,喝不喝酒,所有费用全部平摊。</p><p class="ql-block"> 五、互联互通:</p><p class="ql-block"> 每张车指定一个联络员,必须按要求开通共享实时位置,负责前后联络,联络员具体为:</p><p class="ql-block"> 1号车文刀,2号车春花秋月,3号车木子,4号车严工,5号车姜太公。</p><p class="ql-block"> 六、每辆车每天补助100元车辆磨损费。</p><p class="ql-block"> 七、每个人必须签定《自驾游免责协议书》并将同意后的截图分别传到群里面和自己的子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9月6号,怒其不争,江河万古自驾游的5张车20人,中午来到宜居宜业,山水田园生态的昆明太平新城,尽情享受朋友张丽梅为我们准备好的柴火鸡。</p><p class="ql-block"> 传统的烹调,自然的味道,第一餐就为我们的自然之旅作了自然的铺垫。</p> <p class="ql-block">  前年香格里拉,去年川西,今年怒江。说来也巧,连续三年去不同的地方旅游,第一天都吃住在南华。其实,并非巧遇,是吃货们被野生菌勾引得馋涎欲滴而有意而为之。</p><p class="ql-block"> 不过,去年10号20号来还遍街都是野生菌、参茸、参露,今年才9月初,早上9点,野生菌交易市场的大门还没有开。是今年阴雨偏冷的原因,还是新冠病毒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p> <p>  南华到六库360多公里,到永平235公里,久闻永平黄焖鸡的大名,对美食从不放过的的吃货们,早早就梳妆打扮好出发了。</p><p> 永平是历代朝廷用来向云南西部边疆地方政权传递紧急公文的重要驿站,由于驿使传递公文的时间非常紧迫,驻守驿站并负责接待吃喝的地方官员,便在实践中创造出了烧制快捷,一赶路的官员驿使以及商贾马帮吃得称心如意的地方名菜——黄焖鸡。</p><p> 永平县收费站入口两边的餐馆,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永平黄焖鸡。找了许多家,几乎都是回族开的。鸡是杀好的,从称重到上桌也就是半个小时吧。可能是口味的缘故,感觉和色鲜味佳,香气扑鼻,油而不腻,味道独特的宣传还是有些差距。还是化工小区的辣子鸡更适合我们的口味。</p> <p>  六库,既是泸水市,也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所在地。据传,过去这里是珍禽异兽穴居的地方,人们常在这里下扣打鹿所以叫“鹿扣”。“鹿扣”是“六库”的谐音。</p><p> 全国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在城市之外,游客只有为了吃和住,才会进入城市。六库的向阳桥,是人民公社凝聚社员智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典之作,因此,基本上去怒江旅游的游客都会去游览。</p><p> 向阳桥1974年建成通车至今已46年了,但桥两边,一面是毛主席的“红雨随心翻作浪,春风着意化为桥”,另一面是毛主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从来没有变过,由此可见,各民族人民对毛主席的热爱。</p><p> 在镇、市、州三位一体的六库,停车是最大的问题,我们找了好几处,才找到既可住宿又可停车的宾馆。不过,看到停车的旁边就是夜市烧烤,着实为车辆的安全捏一把汗。</p> <p>  经过泸水市的怒江,像一条平缓温柔的小河,没有想象中的惊涛骇浪,一泻千里。</p> <p>  傈僳族有句俗话:不会过溜索的人,算不得傈僳汉子。在滔滔怒江上飞来飞去,练就了怒江各族人民勇敢无畏的胆魄,豪迈的性格,使男男女女都成了空中飞人。</p><p> 溜索,傈僳语称为娄痕。用数十根竹篾纽结而成,两头分别绑两岸的大树或岩石、木桩上,整根篾索就横悬在江上空。只有一股篾索的叫平溜索(单溜),两头稍高,中间呈弧形,来往能过,但费力;一个地方同时安两股篾索的,叫陡溜,每股一头高,一头低,两股高低对倾,一来一往,溜速快,较省力。</p><p> 过溜的工具由溜梆和长麻绳或牛皮绳组成。溜渡时,将溜梆槽卡架在溜索上,绳子从溜梆孔中穿过,然后在臀部、腰部各绕一圈,最后一圈套在脖子上,然后双手紧握溜梆,用脚使力蹬桩,纵身一跃,霎时即滑越江面。平溜时,随着溜索的上倾,溜梆渐渐停住,则需一面脚蹬溜索,一面用手上攀,到溜桩时,解带下溜,飞渡即告成。</p><p> 听说,现在仍在使用的溜索只有福贡、泸水、兰坪共七处,且大都用来旅游体验了。</p><p> 可能是我们都在怒江主干流行驶的原因,对溜索的印象仍停留在电视画面里。</p> <p>  距向阳桥不到一公里的连心桥,已是水泥浇灌的桥面。</p> <p>  怒江州府所在的泸水市沿怒江两岸而建。</p> <p>  泸水市郊区的移民新居百花吟傈僳族小镇,已全然没有了傈僳族民居后墙靠山,前面吊脚楼的特点。</p><p> 全国许多少数民族搬迁脱贫的新居大抵如此。鄙人以为应在尊重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加入时代元素,才不至于少数民族只是户口册上的一个符号。</p> <p>  怒江美丽公路起于贡山县丙中洛镇,经贡山县、福贡县,止于泸水市城西,全长286.68公里。</p> <p>  老虎跳傈僳族语称为“腊跨洛”,传说是傈僳族虎氏族的起源地,距六库58公里左右,峡谷两岸峰峦耸峙,峭壁如削,峡长10公里,最狭窄处仅10米。</p><p> 老虎跳大峡谷景点江水波涛汹涌,湍急,被困的江水好似猛虎下山,咆哮着扑向巨石,波澜壮观,所以称之老虎跳。</p> <p>  老姆登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东边。“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p> <p>  我们住在老姆登最高的茶场宾馆,这里观景,对面和山下的景色尽收眼底,对岸是高黎贡山有名的皇冠山,脚下是怒江大峡谷和漂浮不定的漫漫云海。</p> <p>  云雾笼罩着悬崖上的小亭子,虽然看不清远方的高山流水,但大家感觉身处天上仙境。</p> <p>  傈僳人一年四季永不熄灭的地塘火。</p> <p>  给点阳光就灿烂,有个簸箕也快乐!</p> <p>  城里的儿童陶醉在乡村的旷野上</p> <p> 这座建在悬崖边上,红白相间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基督教堂。走到教堂前,看着远山近草,那种乡村教堂的朴素和自然真的会让人心静如水。</p> <p>  老姆登下面的知子罗,是一座被时光遗忘的“记忆之城”。</p><p> 它曾是茶马古道上一个繁华的驿站,也曾是怒江州政府和碧江县政府所在地。1974年,地质专家断定碧江县城存在巨大的山体滑坡隐患,之后怒江州府下迁到六库。</p><p> 1986年,碧江县制拆分成为两部分,分别并入泸水县和福贡县,昔日辉煌的碧江就这么从地图上消失了,只在原址上留下了所谓的“空城知子罗”。不过,如今还有不少人依旧生活在这里。只是这里的时光仿佛停止了,所有的一切还保持着二十一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模样。</p> <p>  文化大革命时期画的毛主席巨幅画像,记录着那个特殊的年代。</p> <p>  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府。</p> <p>  原中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委员会。</p> <p>  原碧江市供销社。</p> <p>  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新华书店。</p> <p>  碧江和平解放谈判地。</p> <p>  原州机关干部宿舍。</p> <p>  原碧江县缝纫社。</p> <p>  原碧江县百货大楼。</p> <p>  毛主席语录还依稀可见。</p> <p>  在怒江,几乎有村落地地方都有基督教堂。</p> <p>  了解怒江民族风俗习惯,最好住民宿,吃当地风味,听土著民歌。</p> <p>  怒江人民幸福不忘共产党。</p> <p>  离开知子罗,一种失望的记忆始终在脑海里浮现:原来的州政府,市政府,如今没落到成为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一个自然村,也就是村民小组。也许只有老一辈人会为过去的辉煌荣耀侃侃而谈,而现在的年轻人一定听得云里雾里。</p><p> 历史有时候会惊人的相似。</p><p> 个旧,曾经的红河州政府所在地,云南工业的摇篮,世界著名的锡都。州政府搬迁蒙自以后,锡金属的光环,云南第二大城市的荣耀,云锡人的自豪也随之消失了,以后会像知子罗一样从中外闻名到默默无闻吗?</p><p> 让未来告诉后人吧!</p> <p>  傈僳族的传统民居。</p> <p>  怒江大峡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欣赏一些自然风景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一路上,虽然时晴时雨时雾,但大家对欣赏石月亮的激动心情,越接近越迫切。</p><p> 还好,到了观景台,石月亮偶尔露峥嵘,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p> <p> 我愿</p><p> 我愿是风驰电掣的雷电,雕琢峰顶的巨岩,铸就永不落幕的月亮,高山深谷也有永恒。</p><p> 我愿是悬崖峭壁的藤蔓,攀附着登上月亮,欣赏日月星辰的仙境,俯瞰大地人间冷暖。</p><p> 我愿是笑口常开的石佛,听怒江波鸣涛啸,看雾聚雾散月明月暗,身与天地融为一体。</p><p> </p> <p>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和英美等联军一起抗击日军从云南进入中国。同年5月,日军占领腾冲进入云南,彻底切断了远征军回国的通道。</p><p> 新编第96师约8000人翻越高黎贡山撤回云南。这里就是远征军回国的渡口。</p><p> 凭吊新修的纪念碑,几多伤感涌上心头,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英烈尸骨异乡?</p> <p>  去年才摘掉贫困县帽子的贡山县,城市建设和其他城市别无二致。</p><p> 特别巧合的是,云南有的26个民族,十多万人口的贡山县都有。</p><p> 我在昆明的朋友彭老师,在昆明太平新城时就告诉我,他在贡山的朋友开宾馆,我们去住可以优惠。</p><p> 还在六库,贡山宾馆的张老板就打电话问什么时间到,盛情难却,到了贡山我们就直奔张老板的宾馆而去。张老板因事外出,入住宾馆的当晚,张老板打电话来说明天早上一起吃早点。他特意叫其妹做了酥油茶等当地美食款待我们。</p><p> 早餐桌上</p><p> 张老板:对不起,昨天有工程上的事外出,晚上十点多钟才回来,住的还好吧?</p><p> 我:谢谢张老板,住的很好,你的餐厅没有对外营业,你还特意安排你妹妹给我们做丰盛的早点,我代表我们20个人谢谢了!</p><p> 张老板:不用谢,彭老师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p><p> 我:我看了水牌价是146块一个标间,我们就开你100元一间行吗?</p><p> 张老板:别谈钱,谈钱伤感情!</p><p> 我:这怎么行,我们可是十间房啊!五折80元。</p><p> 张老板:开钱就是看不起我,一分钱也不收。</p><p>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朋友更好住。</p> <p>  四面环山,一面向江,西高东低的山坡成片的农田,黑顶白墙泥屋悠闲地筑在田间,放眼往更高处眺望,遥远的青峦雪山映衬着蓝天白云。这就是世外桃源丙中洛,人神共居的天堂。</p> <p>  怒江出西藏进云南,一路南下,在丙中洛孜当村附近遇王菁悬崖绝壁阻挡,由原来的从北至南急转为东至西,西转300米后,又遇丹拉大陡坡阻挡,拐了一个180度的大弯后向东流去,形成了“怒江第一弯”。</p> <p>  背包谷的独龙族妇女,像不像?</p> <p>  我到丙中洛打工第一天,像不像?</p> <p>  扶贫工作队蝴蝶队长和老百姓亲切握手,像不像?</p> <p>  小香猪</p> <p>  </p> <p>  茶马古道上的雾里村,位于丙中洛镇北面,去秋那桶村的途中的怒江对面。一座座雾里小楼,在云雾山水间,一如千百年前,画在青山间,融在怒水上。</p><p> 原始,原味的村落。从怒江对岸望去,比进入村子更加漂亮。早晚的炊烟和江里的雾霭营造出仙境般画面,美得叫人窒息。</p> <p>  走进秋那桶,就步入了一个没有喧哗,没有杂色的纯净世界。古树、梯田、木屋、栅栏、溪水,色彩斑驳,错落有致,随曲径通幽,把你引到一个与世无争的宁静的世界。</p> <p>  丙中洛普化寺又叫喇嘛寺,属藏传佛教寺院,在整个怒江都有重要地位。整座寺庙建筑为藏式风格,虽简陋但不失古朴。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的“哥斗节”和农历6月15日的游经节,是普化寺的主要活动,我们来不逢时,没有开门,只有游览寺庙的外观。</p><p><br></p><p><br></p> <p>  高山峡谷间的普化寺前喜看稻菽千重浪,实属不易。</p> <p>  我心依旧群的友友们永远行走在中国越来越美的公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