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三峽人家

超然

<p class="ql-block">位于长江三峡最为宁静优美的西陵峡境内的国家5A级三峽人家风景区依山傍水,恬淡幽静,原味十足。传统的吊脚楼、久违的风帆舟、温馨的茅草屋和简易的乌篷船仿佛在诉说着神秘面纱背后三峡人家的历史故亊。红衣幺妹、吹笛阿哥、捣衣姑娘和放排汉子及悠然撒网的打渔人家,展现了原著土家人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峡江习俗和韵味十足的土家风情。</p><p class="ql-block">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培育出来的三峡文化和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繁衍和发展。当神秘与现代结缘,纯朴与时尚联姻,三峡人家注定会成就长江三峡文明的辉煌与传奇。</p> <p>深秋时节,开启自驾环游赏美景正当时。第一站便来到了风景优美的三峽人家。简约古朴的土家吊脚楼,淡雅清新的民居习俗,美轮美奂的原生态景色让人叹为观止。真可谓此乃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p> <p>乘豪华游轮巡游三峽,畅享西陵峡风光,远眺“三峽人家”美景……!</p> <p>三峡人家风景区地处三峽大坝与葛洲坝之间的灯影峡两岸,面积约14平方公里。原生幽美的景色主要以溪清湾急、奇涯怪石、密林谷幽、洞绝泉甘为最。它包括了灯影石、明月湾、灯影洞、石令牌、龙进溪以及蛤蟆泉等著名景点……!</p> <p>龙进溪是最为独特的景点,溪水在流入长江的入口处筑起一道浅浅的水坝,溪水碧绿,林木苍翠。乌蓬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渔网撒开,红衣少女船头坐,土家阿哥笛声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慢悠旋转的大水車,精巧别致的初峡亭等,构画出一幅“龙溪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中国传统山水丹青水墨画……!</p> <p>“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的三峽人家,将石、瀑、洞、泉、林等多种元素巧妙组合的自然生态景观呈现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p> <p>著有“万里长江第一石”美誉的灯影石,矗立在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且重达100余吨,底部的承重截面仅为200余平方厘米,每平方厘米承载近半吨重量,堪称世界奇石啊!</p> <p>浩浩奔涌的长江流至石牌河段时,向左急转110度,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这就是“长江三峽第一湾”的明月湾。当年郭沫若先生在过石牌远眺第一湾时,发出了“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的感叹。</p> <p>世世代代生活在峡江边上的山寨打渔人家,沿袭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生存方式和劳动习俗,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山寨故事。并且逐步形成了山寨渔家原汁原味的,最具特色的三峡人家渔文化。</p> <p>三峽美景惹人爱,三峽人家等你来!</p> <p>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在巡游长江三峡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李白的“春水月峡来”,欧阳修的“江上挂帆明月湾”,陆游的“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的“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等诗句为神游三峡美景增添了历史文化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