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黄山

淡墨

<p> 古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十月下旬,我再次来到黄山,依然为黄山的美景所迷恋。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p> <p>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p> <p> 莲花峰,是黄山风景区境内第一高峰,为36大峰之首,海拔1864.8米。位于登山步道玉屏楼到鳌鱼峰之间。莲花峰登峰盘道5里,相对高度110米。1997年,莲花沟开辟500米登山新道,由蹬道、栈桥、观景台等组成。</p> <p>  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41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p> <p>  鳌鱼峰是位于玉屏至北海途中的一座小山峰,峰以形名,海拔1780米,是黄山奇景之一。</p> <p>  鳌鱼峰上横刻有“大块文章”四字,为文人所激赏,是摩崖石刻精品。“大块文章”字径约70厘米,字体遒劲凝重,笔锋力透“石”背。此楷书范本乃邹鲁1937年夏游黄山题留。</p> <p>  玉屏峰在黄山的玉屏景区,介于天都、莲花峰间,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p> <p>  仙桃石,位于东南的步道旁,高约10余米,周约30余米,上锐中丰下削,色泽殷赤。夕阳下,顶尖微现红光,犹似熟透的山桃。</p> <p> 犀牛望月,位于玉屏景区至莲花峰间,在原八百级莲花岭旁,蒲团松上方,有一奇石,酷似犀牛,仰头向天,形似望月。</p> <p>  奇石鲤鱼跳龙门,石头缝里,一条惟妙惟肖的鲤鱼正在挣扎着奋力向上,似乎竭尽全力,冲破骇浪,跳跃水面。人们将此景意会为“鲤鱼跳龙门”倒十分贴切。</p> <p>  “乌龟爬山”是黄山奇石中的奇石,远远望去,一块形态像极乌龟的巨石横卧在山坡上,乌龟头昂起,龟背奋力向前挺进爬行,“乌龟爬山”惟妙惟肖。</p> <p>  山高人为峰</p> <p>  黄山一线天在文殊洞下方。登玉屏道中,过小心坡、渡仙桥,有一道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0.5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只能容一人通过。</p> <p>  龟蛇二石又称龟蛇守云梯。在莲花峰脚,百步云梯上方道路两旁各有一块巧石,一如电,一似蛇,名“龟蛇二石”。相传,此二石乃观音菩萨点化而成。令其专门镇守云梯的,故又名“龟蛇守云梯”。</p> <p>  百步云梯,电影《小花》拍摄取景地。</p> <p>  黄山好汉坡,有一副对联:上得此坡真好汉,黄山为你做裁判。在好汉坡我看到了黄山挑夫和轿夫,他们真的很辛苦。</p> <p>  玉屏索道全长2176米,高差752米,为自动循环吊厢式客运索道,主要机电设备从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引进,性能安全可靠。索道运行速度最高6米/秒,每小时单向运量达1000人。索道配备六人座车厢40个,乘坐舒适且便于观景。索道周围汇集了黄山风光最具代表性的雄、奇、险、幻著名景点,乘坐玉屏索道,可远眺天都峰,近观莲花峰,俯瞰山涧溪流,时而可见波涛汹涌的云海,无不令人陶醉,使人流连忘返。</p> <p>  高山草甸</p> <p>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于是,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p> <p> 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13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p> <p> 蒲团松黄山十大名松之一,位于玉屏索道上站(玉屏楼站)附近,地处海拔1610米,树身不高,不过一二丈。铺展平整,状似蒲团。树高2.9米左右,胸径35厘米。树龄约350年。全体像个“丁”字。</p> <p>  孔雀松状如绿色孔雀昂首挺立,一松枝向白鹅岭方向屈伸,犹如 孔雀翘首,后有几枝似孔雀的翅膀和尾羽。它正欲展羽翼,似要向南飞,故名“孔雀松”。</p> <p>  黄山游览手绘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