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教版《2.1单项式》课例研究</h3> 教材分析 <h3> “整式的加减”一章是在前一章“有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有关概念及整式的加减运算等,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对今后学习一次方程、整式乘除、分式等数学知识及其它学科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作为本章的起始课显得很重要,为下节课多项式打基础,也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h3> 教学目标 <p>(一)知识目标</p><p> (1) 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p><p> (2) 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p><p>(二)能力目标</p><p> (1)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p><p> (2) 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p><p>(三)情感目标</p><p> 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并认识到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的数学工具之一。</p><p> 教学重点和难点</p><p> 重点: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p><p> 难点:负系数的确定以及准确确定一个单项式的次数。</p> 学情分析 <p>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p> 教法分析 <h3> 注重本章知识的整体性,按整体一局部一整体的顺序展开。 针对初一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采用以设疑探究的引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设疑 —— 感知 —— 概括 —— 运用为教学程序,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h3> 教学过程 <h3>(一)情境导入</h3> <h3>【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是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式也会像数一样进行四则运算,为后面要学习的多项式、整式的加减、整式的乘除、分式埋下伏笔。】</h3> <h3>【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趣事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h3> <h3>【设计意图: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做铺垫,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h3> <h3>【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从中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目标的目的。】 </h3> <h3>(二)讲授新课<br>1.单项式:<br> 上面各式的运算中数字和字母之间,字母与字母之间的运算都是乘法运算(都是表示数字或字母的积)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数学家的规定一定要记住!)<br></h3> <p>【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同时利用习题中的单项式转入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教学。 】</p> <h3>2.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br> 直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单项式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以四个单项式 2 n , 2 π r , a bc ,- m 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是什么,从而引入单项式系数的概念并板书,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指数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入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h3> <p>(三)巩固练习</p><p>【设计意图:通过判断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已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p> <p>(四)课堂总结</p><p> 师生互动,共同小结本节课内容。</p><p> 1 .什么叫单项式?举例说明。</p><p> 2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是单项式吗? 是单项式吗?为什么?</p><p> 3 .什么叫单项式的系数?什么叫单项式的次数?举例说明。</p><p> 4 .根据教学过程反馈的信息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结。</p><p><br></p> <h3>(五)当堂检测</h3> <h3>(六)课下深思<br></h3> 课后反思 <p> 这节课主要学习单项式的相关概念,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我先从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来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入手逐步导入单项式的有关概念,展示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单项式含有负数的、分数的系数,然后让同学们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单项式的主要特点然后总接归纳出单项式的概念,然后落实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通过一组练习加以巩固并及时总结判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p><p> 本节课教学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归纳—形成知识—巩固—提高课堂结构,使学生初步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究过程,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由学生自主发表意见,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参与到新的知识的产生过程中来。</p> 达成共识 <h3>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初中数学学科一直致力于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吸 取先进教学理念,探索适合自身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真正做到了知识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互动化、活动结论规律化、问题解决书面化、反思简记习惯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从而学生思维的打开、飞跃、完善过程暴露无遗,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h3> <h3>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是用词或符号来概括事物的本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数学知识的基石,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时时接触概念,不断地学习概念,加深对概念的正确认识,同时运用概念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h3> <h3> 通过数学概念教学,使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巩固概念,是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概念课教学,力求使学生明确:<br> ( 1 )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产生背景。<br> ( 2 )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限制的条件,它们与以前的什么知识有联系。<br> ( 3 )概念的名称、表述的语言有何特点。<br> ( 4 )概念有没有等价的叙述。<br> ( 5 )运用概念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等。</h3> 个人简介 <p>秦艳朝:遂城中学数学教师,2009年毕业于邯郸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至今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现为中学二级教师。</p><p>教育格言:用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