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座小城正在降温,十一月的太阳却依旧热烈,读书的热潮依旧高昂。论起三国英雄,诸葛亮无疑是最亮眼的明星人物,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杜甫也曾为他作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p> <p> 2020年11月6日晚上八点,我们有幸邀请到思茅实验中学的杨磊老师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做主题为《浅谈“隆中对”和诸葛亮北伐》的分享,通过解读“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及诸葛亮的北伐过程,来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p> <p> 杨磊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老师,幼年品学兼优,爱好《三国》,并一直研读至今,在知乎分享三国一天之内获28万阅读量。分享初始,杨老师首先朗诵了由他原创的诗歌《武侯歌》,字字真情流露,句句精妙绝伦,令人肃然起敬。</p><p><br></p> <p> 按时间顺序介绍诸葛亮</p><p>1. 刘备时期: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收江南,命亮为军师中郎将,这时诸葛亮年仅28岁。后攻下成都,入蜀称帝,诸葛亮为丞相,且身兼多职,权利极大。白帝托孤之后身份随之转变。</p><p>2. 刘禅时期: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p><p>这一时期诸葛亮主要完成了三件事:(1)恢复与孙权结盟。(2)南征平叛,新设云南郡。(3)五次北伐。</p> <p> 介绍千古一绝的“隆中对”</p><p>1. 争名故事,最后由《隆中对》改为《三顾茅庐》。</p><p>2. 刘备“三顾茅庐”的背景,刘备缺乏战略规划。</p><p>3. 解读“隆中对”的具体内容。</p><p><br></p> <p> “隆中对”的实施过程</p><p>1.(209)年,趁赤壁之胜,拿下荆州五郡。</p><p>2.(214)年,入蜀,攻打刘璋。</p><p>3.(215)年,两面夹击之下,历时一年,攻下成都。</p><p>4.(217-219)年,与曹魏争汉中,曹退,刘备称汉中王。</p> <p> “隆中对”的破产</p><p>1. 具体情况:未在天下有变之时,关羽在荆州即起兵北伐,曹操联合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得手。最终关羽生死地失,“隆中对”破产。</p><p>2. 分析原因: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从根本上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p> <p> “隆中对”的评价</p><p>1.肯定:给刘备集团提供了战略规划,作用是巨大的,证明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p><p>2.否定: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苏洵</p><p>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青年毛泽东 </p> <p> 诸葛亮五次北伐</p><p>1. 228年春,第一次北伐,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p><p>2. 228年冬,王双被斩。</p><p>3. 229年,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p><p>4. 231年,张郃被汉军射杀。</p><p>5. 234年,司马懿坚守不出,秋,诸葛亮逝世,汉军退回汉中。</p> <p> 北伐精神</p><p> 与刘备共同的理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国力差距巨大,蜀汉人才稀少,诸葛亮为实现理想,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p><p><br></p> <p> 最后杨老师说:“汉武帝击匈奴与漠北;霍去病‘封狼居胥’;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马援‘马革裹尸’;窦宪‘勒石燕然’……诸葛亮继承了先辈们的意志,以弱敌强,以小博大,以复兴祖国为己任,终生奋斗,也为后人留下了震撼心灵的故事。”</p> <p> 分享结束后书友们感慨万千,纷纷感谢杨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细致讲解,出示地图让大家把晦涩难懂的军事知识理清,大家对“隆中对”和诸葛亮北伐也有了更深的理解。</p> <p> 张苹华老师总结:“诸葛亮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个发明家;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诚信、廉洁、节俭、勤政、忠诚、尚学、法治这些优秀品质,纵观许多优秀人物都具备这些品质,学习这些品质就能成为他人的榜样;其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世界历史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历史,就在于其优秀的国家精神和文化传统,它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我们应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吸收文化低精髓,树立崇高的志向,勤于学习;治国者应当先理身,后理人;作为师长,我们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方能修身治家。”</p> <p>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秋瑾“一腔碧血勤珍重”,鲁迅“以我血荐轩辕”;无一不是体现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在这几千年光辉历史长河中,还有无数民族志士用血和生命谱写正气之歌如黄河越九曲、长江泻三峡,引领着我们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是我们应该融进文化骨血里的坚定的民族精神!</p> <p>图片:张苹华 陈迪吉 </p><p>编辑:陈迪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