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幼儿园:致家长的一封信——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一生无忧

<p>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p><p> 进入秋冬季,冷热交替,昼夜温差变化大,是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传播流行。为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请配合学校共同做好预防工作。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学校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知识及防控措施。</p> 1.新型冠状病毒 <p>  新型冠状肺炎(新冠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症状是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症状。传播途径有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p> 2.流行性感冒 <p>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p><p><br></p><p>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可有咳嗽、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p><p><br></p><p> 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流感不同于普通的感冒。本病多发于秋冬季,人群普遍易感。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p><p><br></p><p>预防措施:</p><p><br></p><p>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外出回来、接触物品、上厕所后。</p><p><br></p><p>多饮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p><p><br></p><p>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p><p><br></p><p> 3、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浑浊的场所,戴口罩做好防护。</p><p><br></p><p> 4、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p> 上呼吸道感染 <p>上呼吸道感染(感冒):</p><p><br></p><p> 幼儿上火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发生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秋季孩子生病以此为多,尤其是中秋前后,秋风袭来,秋燥,早晚最容易受凉。</p><p><br></p><p>预防措施:</p><p><br></p><p> 1、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户外活动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大汗后吹风。</p><p><br></p><p>勤洗手,多喝白开水,不吃热性上火的食物。 </p><p><br></p><p> 2、避免用脏手接触口鼻、避免受凉、避免与患者接触。</p><p><br></p><p> 3、孩子感冒伤风时要预防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不吃生冷的东西,在家静养,不然孩子的咳嗽不容易好,容易发生肺炎。</p> 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p>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p><p>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p><p><br></p><p>水痘: 是水痘-带状疱疹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有发热及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疹,以斑丘疹及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p><p><br></p><p>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p><p><br></p><p>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p><p><br></p><p>预防措施:</p><p><br></p><p> 1、 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p><p><br></p><p> 2、 天气渐凉,应尽量减少室内空调和电风扇的使用,开窗通风,增加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与交换。</p><p><br></p><p> 3、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p><p><br></p><p> 4、免疫预防,疾病流行季节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水痘等疫苗。</p> 若如病毒感染 <p> 诺如病毒感染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季节,发病急、传染性强,表现为呕吐、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 -- 口”途径传播,通常是由于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感染后发病。</p><p><br></p><p>预防措施:</p><p><br></p><p>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p><p><br></p><p> 2、生食水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p><p><br></p><p> 3、患病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处理呕吐物后要消毒双手,避免交叉感染。患病后及时隔离,待症状完全消失后三天才来园。</p> 手足口病、胞疹性咽峡炎 <p>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伴有发烧、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p><p><br></p><p>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多以突发高热开始,伴头痛、咽部不适、咽部疱疹等。</p><p><br></p><p> 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p><p><br></p><p> 预防措施:</p><p><br></p><p>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p><p><br></p><p> 2、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p><p><br></p><p> 3、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p><p><br></p><p> 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p> <p>预防传染病,正确洗手是关键</p> 如何预防 <p>为了孩子在园健康,我们已启动了防控措施:</p><p>  1.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追查制度,服药制度、卫生消毒制度、预防接种查验制度</p><p>  2.严格加强对园内的清洁消毒,注意开窗通风;</p><p>  3.给幼儿提供丰富合理的营养餐。</p><p>  4.园内要求各班级老师在园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组织幼儿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活动。</p><p>  5.加强传染病预防宣传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关于预防传染病的知识。主题教育进课堂的形式进行宣传。利用家园联系栏进行温馨提示.</p><p>三.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也希望您与我们一起携手展开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p><p>  1、请您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每日的晨检工作。如果在晨检时发现儿童有异常情况,请您积极配合我们,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p><p> 2、如孩子因病不能来园,请您向班上老师请假并说明原因。</p><p> 3.每天早上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感冒发烧、咳嗽、头痛、乏力、出疹、嘴巴肿痛等现象,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与班级老师取得联系,如确诊为传染病,切不可隐瞒。</p><p> 4.如确认为传染病患者,则必须离园就医,病愈凭医院出具的返园证明,方可正常入园,以确保幼儿的安全。</p><p> 5.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p><p>  6.在家经常开窗通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根据天气变化给幼儿适当增减衣服。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p><p> 7.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时,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p><p>  只要我们家园配合,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感谢您的配合,区直第二幼儿园愿与您一起共筑一道健康屏障,共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p>

传染病

孩子

预防

呼吸道

疱疹

水痘

传播

预防措施

感染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