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镇老街知多少

鸿运当头

<p class="ql-block">很长时间以来,你可能不止一次地听到这个“常识”:近代开埠前上海是个小渔村。这个说法并非来自野史谣言,因为许多“权威人士”也频频不假思索地认可并使用这样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道魔都在近代以前,真的只是个打渔的村儿吗?好像并非如此,不信的话,咱们到散落在周边市郊的古镇老街走走看看,见证一下历史是怎么说的。现在就跟我从上海的第一古镇——青龙古镇走起。</p> <p class="ql-block">青龙镇位于市境西部青浦县东北境,白鹤以东,重固以北,北滨青龙江。青龙江为古松江(今吴淞江)故道,相传三国时曾于此建造青龙战舰而得名。唐天宝年间,(742~755)置青龙镇,成为当时东南通商大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置市舶司,一度成为对外贸易港口,据光绪年间《青浦县志》卷三十“杂记下•遗事”条目记载:“青龙镇在吴淞之滨,南宋时海舶所集,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谓之小杭州。”繁华兴盛,前后持续近20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末,青龙镇则因松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游日趋渐窄,大船难以直接出入,原有港口贸易活动便渐移至今上海旧城区内,遂趋衰落。明嘉靖年间(1522~1566),曾设县治于青龙镇,后又移青浦县治至唐行镇(今青浦城厢镇),青龙镇因此有旧青浦之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古青龙镇早已灰飞烟灭,青浦区白鹤乡青龙村,原为古青龙镇,现存有青龙塔和青龙古寺。青龙塔建于唐长庆年间(821-824年),原名隆福寺塔,又名青龙雁塔,俗称青龙塔。现存古塔为砖木结构,七层八角,为宋时原物。 青龙寺建于唐天宝二年(743年),初名报德寺,宋代更名隆福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皇帝南巡,途经青龙,亲书“精严寿相”额,并赐寺名“吉云禅寺”。据记载,古寺曾建筑宏伟,钟鼓之声不绝,梵呗之声达旦,有“佛角为天下之雄”之誉。</p> <p class="ql-block">上海老城厢,由弯曲的人民路、中华路围成,约200公顷,它是上海城市的起源地。北宋时期,出现了上海早期的居民聚落和官方机构——上海务,南宋时期形成市镇,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立上海县,从此成为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襟海带江,由海运漕粮兴起的航运,促进了上海地区贸易和旧式金融业,清代老城厢里的商船会馆、潮惠会馆、三山会馆、四明公所等在上海经济活动中曾产生很大影响。老城厢地区教育事业源远流长。明清时期创办不少制度完备的书院,推动了上海文教事业的普及和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厢地区荟萃了众多名胜古迹。豫园、露香园、也是园、日涉园等私家园林不仅有楼台亭阁之胜,而且有山水自然之美;城隍庙、白云观、沉香阁等寺庙的殿宇建筑和佛像造型均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巧和雕塑艺术;书隐楼、九间楼是如今上海城区留存不多的明清宅第建筑。老城厢保留着不少古老的弄堂,依然很完美,可以窥见上海人古老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江湾镇应该是上海城区里的最古老的市镇。相传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间),江湾地带就已建有昆福寺。而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僧人智光在此地境建保宁寺,周边已颇有人烟而江湾的得名则早在唐朝开元之初,太湖东池入海的吴淞江由西向东,曲曲弯弯从江湾入海。到宋时,部分下游淤塞而改道,淤塞改道处称为“旧江”,又名“虬江”,“虬江十八弯,弯弯到江湾”,“江湾”也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年),抗金英雄韩世忠为了操练水军,把水军的中军一支,驻于上海北部的走马塘一带。一些随军家属落户于此,成为了江湾镇最早的居民,因而遂渐成小镇。由此来算的话,江湾镇的建镇历史确实已有近千年。江湾之兴起,与便捷的水运条件不无关联,镇内河段,码头林立,十分热闹。历史上有“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一说,江湾镇曾是沪上名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江湾镇历史悠久,但是由于江湾镇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历代均视此处为战略要地,历史上江湾镇屡遭战乱,因此江湾镇遗存下来的有名的历史建筑已经寥寥无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江湾镇,已经走到它作为古镇生命最后的时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后一片老街巷,也很快湮灭在历史的脚步中了。现如今那里仍</span>低调隐藏着绝无仅有的古镇风景,江湾公园、三观堂、奎星阁、蟠曲舫、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以及江湾基督教堂💒是古镇留给我们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繁华的大上海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可谁曾想到,在上海内环以内,竟然还有一处清净人少的古镇老街,堪称上海闹市区的一隅宝地,这里就是——真如古镇。真如,本佛家语,意为事物之本相。古镇的建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武德四年(621年),境域时称桃溪。元代延祐七年(1320年),妙心和尚迁建真如寺于桃浦河、梨园浜交汇处东北角。缘寺成市,由寺成镇,真如遂为镇名,真如寺周边逐渐成为一个“编氓鳞比,商贾糜聚”的商业重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元代起,这里一直是商贾云集的重镇,也是上海的西北大门。后至晚清光绪年间因沪宁铁路通车等原因,开始衰落,后在暨南大学迁入后曾一度迎来复兴机遇,但随即又因抗战爆发而遭遇重创,从此消沉。现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古镇老街早已没了古韵,但市井气息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的确,在真如,时光仿佛被“封锁”,慢到你可以追随它的脚步,不念琐事,不想未来,独得安宁。很多老底子上海人一年要来真如“报到”两次,一次吃羊肉,一次烧头香。老街的真如羊肉馆,传承了200多年历史的羊肉加工技艺,还被列为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人要吃羊肉,几乎第一个都会想到他们家。很多人不知道,真如寺还是上海四大名刹之一(其余三寺为:静安、龙华、玉佛),虽然名气不如其他寺庙大,但是善男信女众多,百年来香火不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罗店、银南翔、铜真如、铁大场”的顺口溜是老上海广为流传的往事。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快车,旧时依水而建、依水而兴的真如在新时代只争朝夕、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真如副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古镇将该何去何从?人们试目以待!</p> <p class="ql-block">九峰北麓,淀山湖之滨,有块47平方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镇,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朱家角。朱家角镇在宋元期间形成小集镇,名朱家村。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朱家村改名为珠街阁,又名珠里、珠溪,俗称角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家角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便捷的水路交通,商贾云集,往来不绝,曾以标布业著称江南,号称“衣被天下”,成为江南巨镇,时有诗曰:“鱼米庄行闹六时,南桥人避小巡司,两泾(朱泾、枫泾)不及珠街阁,看尽图经总未知”。明末清初,朱家角米业突起,带动了百业兴旺,时“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老店名店林立,南北百货,各业齐全,乡脚遍及江浙两省百里之外,遂又有“三泾(朱泾、枫泾、泅泾)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名镇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水乡的桥,至今保留完好的建于明清时代的石拱桥、石板桥、砖木结构的古桥还有20多座。首推当是“放生桥”,它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一座五孔石拱桥,始建于明隆庆五年即1571年,全长72米,宽5米,高7.4米,是古镇标志性建筑。还有三孔九峰桥、高拱泰安桥也很壮观,而三步之遥的“高低桥”,“微缩景观”的课植桥,“咭咯”作响的平安桥,“纪念国耻”的永丰桥……更是默默地向行人诉说着它们的前尘往事。</p> <p class="ql-block">离朱家角不远有座练塘镇,传说三国东吴在此地修建了操练水军的池塘,所以得名。又有人说因为五代时有壮举的高州刺史章仔钧及夫人练夫人曾经居住在这里得名。不论因何才有了练塘这个名字,这里池塘众多是毋庸置疑的。上塘街下塘街,延市河两岸分布是练塘老街的中心。这里没有繁华的店铺和人流,有的只是千年古镇在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练塘建镇已有1000多年,练塘老街宁静安详,青青市河犹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贯穿古镇东西,10多座古桥掩映在垂柳之间。练塘古镇文物古迹充盈,自然环境怡人,可概括为“三色练塘”,即红色、古色、绿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色,是指练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和吴志喜、高尔松、方强等英雄烈士的故乡。古色,是指练塘古镇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是练塘独特的景观。绿色,是指练塘位于清冽洁净的黄浦江上游,太浦河、拦路港贯穿东西,以及2万多亩郁郁葱葱的涵养林、生态园,如果说青浦是大上海美丽的后花园,那么练塘就是后花园中的氧吧。</p> <p class="ql-block">章堰在重固镇西北2.7公里处,曾经是青浦的一个古老集镇、繁荣之镇。据《青浦县志》记载:“青浦之有章氏,自章楶始”。正德《松江府志》卷之十七“冢墓”也提到:“江南章氏,系出浦城,居松江之上海青龙崧宅里者,自宋秦庄敏公楶始。”相传,章楶监华亭盐务时,于此筑堰安家,故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章堰镇(现已改名章堰村)以章堰泾为市河,南经崧泽,穿越太浦河至松江,北过青龙江(原经青龙江可出海),交通便利。南宋后,人口增多,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商品交换日益扩大,至清乾隆年间,士绅商家纷纷迁居章堰,有居民200多户,有章家、李家、顾家、王家、袁家、沈家等20所厅堂。清乾隆年间于此设新泾巡检司。镇东西原有府城隍庙和县城隍庙各1座,每逢昔闰三月初三,六月二十四都有庙会。河西有市行、米厂、典当、商店、作坊、茶楼、酒馆等百余家,其时,有“金章堰、银重固”之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章堰古镇如今虽已仑落为村庄,在市河章堰泾及支流上,还横跨着大大小小三座古桥:金泾古桥、汇福古桥、兆昌古桥。其中金泾桥最为有名,金泾桥坐落于章堰村河东街南市,清乾隆四十七年建,宣统时重修,桥长18.8米。宽2.8米,高3.7米,是一座单拱石桥。相传,古时常有文人墨客在此饮酒赏月,吟诗作对,所以金泾桥又被称为观月桥。尤其是北侧老街及西街为核心地带,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民居主要集中在这一片,如今虽已破败不堪,还好,小镇深处,流水犹在,古月尚明......</p> <p class="ql-block">重固镇地处青浦区,北接白鹤,东邻华新,南连赵巷,西通香花桥街道。镇西有一山,形似覆船,古称‘覆船山’。属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积高台墓地。因古重固控冮镇海,航船甚多,此名不利,改称‘福泉山’。传南宋名将韩世忠在此练水军抗金,阵亡将士甚众,葬于此处。夜晚众鬼出没,鬼重鬼固,人们称此地为‘重固’(重固二字均带鬼字旁)。至明代,人们觉得不雅,改为重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泉山现为古文化遗址。所发掘的地层,自下而上出现了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早晚有序的文化层叠压关系,为研究上海地区原始文化演变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依据,被考古学家誉为“古上海的历史年表”、“东方的金字塔”。山上还有福泉禅寺遗址,薛道士(薛冷云)和任仁发(元代水利专家)的雕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泉山麓东傍通波塘。通波塘两岸俗称“郏店”,宋水利专家郏亶曾在此建別业。重固有通波、崧泽两塘贯通南北,水路航运称便,向是粮棉集散地,据清人诸联的《明斋小识》记载:“……马嘶人沸,一市称雄。贸易毕集,游人凑聚”,生动地描摹了古代重固地区的盛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固老街沿着南北走向的通波塘原本有东街、西街、南街与北街,现在剩下的只有东街和西街。通波塘南存有南塘桥,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单孔石拱桥,半在河上半入街。通波塘北有法会庵,相传于元至正十年(1350)由僧人开山,系青龙古寺下院,逢初一、十五庙会鼎盛。通波塘两岸保留有清代的民居,尤以西街54号为最,曾为清代名医何其伟行医处,门楼还是当年的残存,门匾有“映辉先后”题字,仿佛向人们叙说着重固镇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青浦镇老城区,宋代为一小村,以控淀湖而为吴门要冲。地在横泖岸边,古称横溪。元时有大姓唐氏在此贩买竹木,逐渐发展成大市,遂称唐行镇。明万历元年(1573年)复置青浦县时,因以位置适中,县治由青龙镇移此,翌年开始修筑城墙,明万历三年(1575年)建造县署,自此至今,一直成为青浦县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浦城厢小西门,旧时码头舟船,经赵屯浦可达苏州城,故又称"来苏街"。码头岸边形成小西门老街,因位于老城厢原小西门外而🉐️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西门现位于海盈路和支家路口,是青浦唯一保存完好的有观赏性的老建筑。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也总算为青浦留下了历史的痕迹。这条小西门古风貌街,由二十多组明清和民国建筑风格的建筑群组成,黑白灰三色的基调,斜坡屋顶、漏窗、回廊的极简设计,一派深远静穆的隐逸之美中掩映着低调的奢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福桥,旧名高桥,位于小西门街小西门关外,跨西门江上。清乾隆八年(1743年)由里人王裕来等筹建,后仅存桥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桥座上架水泥板代之。现已修旧如旧,。只可惜西门街两侧,原来还分布着一些弄堂,如小西门街熊家弄、小西门弄、茅正泰弄等,均在旧城改造中拆除。</p> <p class="ql-block">青浦区,金泽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西南,距离上海市中心66公里。境内湖塘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叉,是典型的江南鱼米水乡。古镇历史悠久,最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镇,有兴于宋、盛于元之说,因此地为水乡泽国,且盛产鱼米赛金,故称“金泽”。现留存古桥7座,保留了"两街夹一河"的格局,以朴素明快见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像上海其他的水乡古镇,上海金泽的河道里并没有拥堵不堪抢着生意的游船,看上去就让人心情舒畅。散步在古镇,处处可见白墙、黑瓦、老宅、古街、深巷。河塘、古树、小舟、人家,景色秀丽和谐地散落在这江南人间,你很难在别处找到这样的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泽是一个以桥而闻名的古镇,素有"江南第一个桥乡"之称。水乡共保存了宋元明清四朝所建的七座古桥梁。分别是迎祥桥、祖师桥(如意桥)、放生桥、普济桥、天王桥、万安桥与关爷桥(林老桥)。最为著名的是普济桥,是现存上海最古老的石拱桥,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建於宋朝三年(公元1267年),用紫石砌置。此桥也称紫石桥,又名圣堂桥,是古镇上唯一一座一桥三名的老石桥。古镇里的“颐浩禅寺”,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因相传为宰相吕颐浩故宅而得名,现存“颐浩禅寺记”碑一方,古银杏树等遗迹。每逢秋日到访时节,古寺银杏景观,尤其美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古镇的普庆桥也颇具特色。虽然不是古桥,却是99年应美国WBGH制版公司制作《中国虹桥》节目需要,仿照《清明上河图》汴水虹桥之单孔木拱桥所建。完全依照古代建桥工艺,采用无支架施工法,全部用捆绑式结扎在一起,没用一根钉子,再现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造桥工艺。桥身两边各嵌有五个狮子探头,狮子造型神态逼真。</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行政版图的最西面,有一处上海最大的天然湖泊——淀山湖,而被湖水四面怀抱的地方有一处古镇——商榻古镇。这里属于上海市青浦区,但在朱家角、金泽、锦溪、周庄等古镇的光环下,似乎商榻已渐渐被人们所遗忘,曾经这个往来商人下榻休息的繁华商镇,现已成为行将没落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榻古镇又名双塔古镇,这里原本只是淀山湖中一个小村落,宋、元时期形成小集市,明初成为城镇。因为地处苏州和松江两地的中间,是太湖到黄浦江往来的必经之地,所以往来商船多会在此处下榻住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榻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全镇因河成街。其实商榻老街并无出奇之处,和传统江南水乡一样,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开门见河,出门动撸,江南民居独特的风格在商榻体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商榻可以说是一座长在淀山湖里的古镇,为了保护淀山湖的水源,保护自然生态,商榻的交通还是相对闭塞的,古镇的老街上没有商业,也没有游客,但相比于旁边的周庄和朱家角,这里更具有人间的烟火气,住在这里的村民每天日升而起,日落而息。有一种,你若愿过那闲云浮水自在时日,我便陪你流水斜船平淡此生的感觉,这里绝对是一片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浦东十八镇,周浦第一镇”,从唐天宝十载(1751年)始,周浦已有1300年的文化历史,从海边渔村发展为浦东腹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周浦方圆4.32平方公里,有十多条河道:东八灶港、咸塘港、六灶港……河流形成桥多,有七十二座石桥:汇龙桥、聚龙桥、老石桥、积善桥……紫东高桥(又称紫龙高桥,意为紫气东来)所以周浦也称“醴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镇周浦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支离破碎,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老周浦人是这么描述的:古镇、古庙、古楼的小镇建筑有亭台楼阁,寺堂庙院众多。街坊沿河而建,民宅似吊脚楼,人们依窗望水,庭院人家墙门间小花园天井,街路两头建露台连接。镇内石库门建筑纵横交错,沿街店铺连店铺,大街小巷商业繁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上竹行街的长廊露棚下,有着轮船码头,沿街市河可驶向四面八方,小火轮每天可直达黄浦江码头。这里的轮船呜笛声夹杂着小商贩的叫卖声,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民国时建造的周浦火车站位于镇西侧、蒸汽小火车途经百曲、三林、杨思、塘桥车站到周家渡轮渡码头摆渡往浦西的十六铺、董家渡。黑黝黝的火车沿着铁轨冒着蒸汽轰隆隆在呜叫声中进进出出,曾是周浦人的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浦镇美名“小上海”,历来是南汇地区的商贸交通重镇。如今的古镇再也不是原来的模样,古镇仅保留的 小上海步行街区,根本不是古镇的建筑风格。最近修复的傅雷旧居,这是仅存的一很小部分原汁原味的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高桥,又名“清溪”,原为渔村荒滩,屯垦开发,捍海自卫,农桑既兴,市集渐成。北宋末期,中原望族为避战乱,南渡居此者颇多,自此建镇。自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起,隶属昆山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始建临江乡,为高桥建置之始,隶属嘉定县。明成化、弘治间,已成市集,商贾颇盛。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高桥乡,隶属宝山县。民国年间,设高桥区,又隶上海特别市,商业更胜。与此同时,历史也为古镇遗留下宋黄俣墓、顺济庵 、法昌寺,明永乐御碑、老宝山城及双孝坊文物等众多古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桥古镇三面环水,依“丁”字形河道而建,“丁”字之横为高桥港,竖为黄潼港,万寿桥横跨水上。古镇老街分为东、西、北三街,总长约2000多米。这里有着上海开埠以来最早的城市烙印,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旧宅,如钟氏民宅、杜月笙家祠、钱慧安纪念馆、三峡石图艺术馆、高桥绒绣馆、凌氏民宅、黄氏民宅、敬业堂、仰贤堂、印家花园……无愧营造之乡,犹如“清明上河图”的再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名的高桥绒绣,原流行于欧洲,是用彩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手工绣制的艺术作品。绒绣虽是舶来品,但在高桥绣娘手上不断改进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多达二千多种不同色彩的纯毛绒线,巧妙地将形、色、神、光相融合,使绒绣品形象逼真,达到忠于原作,胜于原作的艺术效果。如今高桥绒绣已经是国家非遗项目,高桥绣娘们还在坚守传承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桥美食中的松饼是古镇四大名点之一,因其入口酥松而得名。松饼的酥皮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别称千层饼。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镇上赵姓大户之妻为做塌饼高手,她所做的饼,小巧可口,又松又脆,入口即化。后来赵家败落,为谋生计,赵妻将自制的松饼放于竹篮内,提篮卖与茶坊、烟铺,被邻里乡亲赞为“松饼”。如今古街的松饼专卖店有好几家,但那家是赵氏真传就不🉐️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明初,上海有七大盐场,八团镇占了三强。八团就是今天的川沙。八团一带为沿海滩地,盛产食盐。非常幸运的是,沿海滩涂有10余个洼地可以泊船,其中,尤以川沙洼最深最宽,船只能够直达八团老护塘脚下,是理想的运输港湾。八团镇也因此逐渐崛起,成为盐商云集,帆樯林立的浦东大镇。直至嘉靖年间,八团及其周围地区倭寇猖獗,朝廷采纳了当地民众的建议,在镇的四周一一修筑城墙。城墙筑罢,八团镇就改名为川沙堡城。川沙之名由此流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见过老川沙城模样的人已不多了。据记载,老城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东为镇海门,南为迎瑞门,西为太平门,北为拱极门。现在还能看到的东南那段城墙,可称川沙城古迹荟萃之处。城墙上有魁星阁、岳碑亭,城角下是观澜书院,即现在的观澜小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史第是座赫赫有名的川沙老宅,位于兰芬堂74弄1-8号,三进二院两厢房,主人为清咸丰九年举人、官至内阁七品中书的沈树镛。沈博学多才,酷爱秘籍、书画、金石、碑帖,其收藏的《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铸就了川沙文化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史第是名人辈出的风水宝地,南厢房为宋庆龄以及宋美龄、宋子文等宋氏家族成员的诞生地,东厢房为黄炎培次子、民主战士黄竞武烈士,堂侄、著名音乐家黄自及其弟会计学家黄祖方的诞生地。内宅楼东首则是现在的黄炎培故居。全国政协常委黄大能、著名学者胡适等近现代名人也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大团镇,又是一个以盐兴市的地方。明代,大团地区成为下沙盐场最重要的生产、运输和集散中心之一。当时盐场由南向北共有9个团,大团地处下沙盐场最南端而名“一团”,后称“头团”“图团”。清雍正《分建南汇县志》记载:“大团镇在县南二十四里,止一街。上塘俱店铺,下塘皆盐仓,居民约四五百家。”至清中叶,下沙头场盐大使署搬迁到了大团,南北向街道增至五里。此后,人口开始大量集聚,各方富户商贾纷纷前来开店经营,创办实业,建造楼堂馆所,修桥筑路,建庵修庙,集镇不断扩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老一辈人的记忆当中,大团上塘老街商业繁荣,大小商行店铺林立,花行、米庄、南北货商号、绸缎棉布店、药店甚多,仅百年老店就有24家,号称“三步一家,五步一店”。还有大大小小的米厂、电厂、纱厂、袜厂、布厂、水厂和手工场、作坊等160多家。20世纪30年代,大团镇有80余个行业370多家商店,营业额超过惠南镇、新场镇和周浦镇。于是,民间就有了“金大团”的美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团镇还是座文化古镇,也曾名人荟萃。原有古宅园33处,现在老街上仍可找到不少挂着文保标牌的宅院,可是里面的亭台楼阁支离破碎;曾经有蟠龙桥、起凤桥等古桥24座,现在市河上的桥都已旧貌换新颜;那些城隍庙、道院庙、马家祠堂的戏楼、戏台已不见踪影。民间艺术:浦东说书、滩簧(申曲、沪剧)、江南丝竹、山歌(踏车山歌、种田山歌)也难觅知音。只有残存在老街上的老字号吸引着远走他乡的游子们再来品味家乡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下沙镇是上海南汇地区最古老的集镇之一,在其未成镇前,此地因地僻风清和鹤的产地而曾名鹤沙。鹤是象征长寿、清高和吉祥的一种鸟类,自古已深得人们的青睐和钟爱,更何况一千多年前这里所产的鹤“丹顶绿足,龟背斑纹”,不同凡响。正因为这样,很久以前就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向往。众多文士的到来既为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同时也使这里变成了一个人文荟萃之地。以后,这里的鹤虽然不知已于“何年海外去”了,但是此处“招鹤轩前的好风景”和“鹤窠村里的鹤坡塘”却依然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吸引着大家能继续来此追忆那世事之悠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鹤沙地区形成集镇,根据史志的记载,那应该是南宋乾、淳年间(1165年-1189年)华亭县设置浦东、袁埠、青村、下沙、南跄五大盐场以后的事情了,由于下沙盐司署设置在这里,才使这里逐渐成集,并从此改名成了下沙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宋末期,特别是元代,是下沙镇最为兴旺的时期,在此期间不仅由于这里是下沙盐场盐监司署的所在地,当时下沙镇官商云集的确繁荣已极,俨然已成了当时松江东部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沙镇在元代以前的确是浦东最大的集镇,以后随着瞿氏家族的被籍没和盐监司署的迁去新场,这里才开始逐渐衰落了下来。下沙古镇因为熬波制盐兴盛了几百年,但随着上海海岸线的东伸,下沙的几个支柱产业逐渐衰落,从制盐业到建筑业,如今下沙最为人熟知并津津乐道的只剩下下沙烧卖了,然而老街上还能买到正宗的下沙烧卖吗?</p> <p class="ql-block">新场古镇原为下沙盐场的南场,是当时盐民用海水晒盐的场所。后来海滩慢慢长出去了,这个盐场也逐渐成了盐民居住和交换商品的地方。在新场成镇之时,正值下沙盐场鼎盛时期,盐产量和盐灶之多,胜过浙西诸盐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如今古镇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美誉,积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其静谧、美丽、多姿得到了更多世人的青睐。小桥、流水、人家、长街、茶楼、老店、小庙与古寺,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场盐业的兴盛,商贾的云集,市井的繁荣,吸引大批志士仁人,在新场留下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笋山十景”、“十三牌楼九环龙”、“马鞍水桥石驳岸”,虽然有些已经不为我们所见,但是仍可以见证古镇曾经的繁荣。新场至今保存大小不一的100多户明清古宅院,白墙、黛瓦、雕花门窗,古镇老宅的风味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场镇旧时多石拱桥,是江南水乡特色之一。著名而遗存的石拱桥有:洪福桥、千秋桥、白虎桥、扬辉桥、玉皇阁桥、永宁桥、盛家桥。新场镇仍保留着古镇风貌,遗存着部分古景古迹。电影《色戒》里演员汤唯从桥上走过的唯美画面,真的令人心矿神怡。</p> <p class="ql-block">坦直古镇,原名富丰庄,又因镇上居民以陆姓居多,故又称“陆家行”。相传为明初饶州知府陆文旺的居住地,曾建有大石桥一座,后逐渐坍损,人称“坍石桥”。清嘉庆年间,该镇逐渐兴旺,另建一桥于西市,坦而直,因以“坍石”谐音名之为“坦直桥”,镇名由此而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坦直地区成陆于唐末至北宋年间,先民以煮盐业为生,署嘉兴府华亭县下沙盐场。元代以后盐场东移,遂垦殖为农业区,地名富丰庄,隶属松江府上海县。明清时期,三灶港、四灶港及运盐河内船只南来北往,水路运输发达,富丰庄成为当时夜泊休息的驿站,据《光绪南汇县志》载:“坦直桥市廛相接,东西绵亘约二里许,市中贸易较就近各小镇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坦直古镇早已被世人遗忘。寂静的老街上很难找到原住民,家家户户房门紧闭,很难想像昔日的集镇上遍布着百余家店铺,生意兴隆的场景。今天老街中段两侧还有一层或二层的传统建筑,沿街的界面完整连续,起伏有致,东段建筑愈发低矮和古朴,举手便可触及屋檐。也许正是小镇的寂静,才让人们细细体会这原汁原味、古朴自然江南小镇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横沔,因枕横沔港而名,在交通以水路为主的年代,他是川沙、南汇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横沔老镇距县城三十公里,原为煎盐处小五灶所在地,地形如盘,因此曾有小五灶、吉氏盘之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代时,因该地多水,溪水常满,而改称为沔溪。横沔之名始于明代,据传横沔港形似旗杆,其南端的摇纱港西北走向,至小高峰地与东西向的沿船港交汇,呈三角旗状,小高峰是块氽地,恰似旗珠,俗有歇后语“旗杆跌倒——横沔(眠)”之说,横沔之名因此而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这里也是繁盛一时,在以水路为主的那个年代,纵横交错的水道,横沔与外地的贸易往来相当频繁,形成川沙、南汇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也被称为“浦东十八镇之一”。很多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的丝竹、琵琶、皮影戏、说书等民间艺术在当时真的就是司空见惯,只是在如今这个年代,人们很少看到这些比较“老旧”的东西了,在后来的岁月中,水运被陆运替代,横沔老街就此慢慢消沉,仿佛被遗忘在城市一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镇的一草一木见证了千百年的风雨,历史的洪流无人能阻挡,横沔就这样安静祥和,仿佛与世无争,在上海这样一个发达的城市里也不为所动,就像一个无欲无求的古稀老人,享受当下,而人们能记住的大抵就是关于老街的那些美好、温暖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三林,别名“筠溪”。三林塘老街又称三林老街。据说,宋代隐士林乐耕的后裔居于此,并分居于这里的三个村,这三个村从东到西,名为东林、西林、中林,故这里统称为三林。过去三林地区有一条塘河,它东起过去的陈村塘,西流入黄浦江,是三林地区主要的灌溉、排涝和航运的河道,因此该河塘也叫三林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三林地区逐步兴旺,至明初形成了由东塘、西塘组成的三林镇,并成为以棉花与棉纺织专业为主的,与朱家角、南翔、枫泾等齐名的江南名镇。清时西塘趋于繁盛,东塘渐渐衰落。不过三林塘还是值得留恋的江南古镇,青石板街道,二、三层的老铺沿塘而筑,店铺后门都有古码头或古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古镇的三林塘对岸,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而古镇这一侧,依旧保留了原三林的容貌。文昌阁、古桥、古民居完好的保存了下来,三林的本帮菜更是极具鲜明的地方个性,体现了“形制精巧、色香味浓”的特色,保持了“灵活善变、兼容并蓄”的特点,以私房菜著名的有“林家菜”、“储家菜”、“赵家菜”、“张家菜”等,尤以“老八样”声名远扬。三林塘古镇,是一个生活幽静,环境宜人,还原生态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召稼楼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召稼楼文化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元代初期形成村落,兴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召稼楼也是汇流黄浦江、吴淞江的明代水利家叶宗行的故里。明代工部右侍郞谈伦为激励父老不误农时,勤耕细作,多产丰收,特意命长子谈田在朋寿园东首建造了一座钟楼。从此,每日清晨鸣钟不止,逢天气有变时即鸣钟告示。钟楼题名召稼楼,以示重农礼耕。这一带就此人勤田丰,赢得四乡好评,因此人们将这里呼作“召稼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拥有五百年历史的召稼楼,这里不仅有荷花墙、骑马墙、青砖黛瓦等充满明清文化韵味的建筑,也不仅有着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所共有的风貌特征,更打动人的是这里承载着厚重的海派文化和上海之根,这皆是人们寻寻觅觅、向往以久的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古镇,那丁字形的平西街、兴东街、保南街与纯佑街相向展开;那波光粼粼的姚家滨、复兴港水道呈十字形逶迤伸展;那新栽的绿杨与参差错落的街舍相偎河岸,给人们赐予的是一种宁静与从容。</p> <p class="ql-block">诸翟,位于闵行区华漕镇西南部。最初人称白鹤村。因地处古冈身,即数千年之前的海岸线上,自然也曾是白鹤的故乡。后来,海岸线不断向东推出,白鹤依然光顾旧地,与这里的先民们相伴,人们就取了这么个美丽的地名。最初,当地屋舍傍双鹤浦者为多,后渐向东及北部发展。至明代,已形成相当规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逶迤曲折的蟠龙港流过这里,匆匆汇入吴淞江。当年,人们在蟠龙港畔种植了大批紫薇花,足有一里长。为此,自明代起,这里又称紫隄村。弘治年间形成诸翟市,万历年间称诸翟巷市,清乾隆年间称诸翟镇,嘉庆年间商贾骈集,市集日扩。更因当地棉纺织业的兴盛,而成为重要的棉布集散地,促进了集镇的兴起和繁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诸翟地区地处蟠龙汇一带,蟠龙港水系将它与周围四乡紧密相联,分而不离。当年的紫隄村规模虽不大,但是它“介两郡以得聚,并以三邑而增廛”,成为嘉定、青浦、上海三县交界的热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已有300多年历史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诸翟老街,</span>掩映在村宅深处,分东、西街,至今还保留有两幢老式建筑。在老街不远处,还有一座关帝庙,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蟠龙塘上的鹤龙古桥都修缮一新,作为闵行的一张文化名片,向人们展现江南的悠悠古韵以及文化魅力与内涵。</p> <p class="ql-block">七宝,自后汉起形成,到宋初发展、明清繁盛,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七宝镇,汉为丁家庄。宋初七宝寺迁入,地以寺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晋代的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人称“云间二陆”,陆氏的后人曾建家祠于吴淞江畔之陆宝山,初名陆宝院,后更名陆宝庵。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巡游驻庵,赐金字莲花经一部曰:“此乃一宝也。”因此改名七宝寺。后因江水啮岸,三移其址于蒲汇塘之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宝寺迁到蒲汇塘北,寺前有香花浜,右接横沥港,左有横沥港。香花浜上有三座桥,寺的四面都有水,而且和蒲汇塘贯通。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原来是本地乡绅张泽的宅基地。张泽将这一风水宝地让出来拓展七宝寺,使七宝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扩展到有千余间佛殿僧舍,使七宝寺在宋初的蒲汇塘北有了一定的规模。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赐额“七宝教寺”。志云:“镇无旧名,因寺得名,寺无它重,因镇推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历史上的松郡重镇,七宝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民间流传着“七件宝”之说,曰: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如今,七宝古镇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终日游人如织。它带领着多少新上海人穿越着千年的上海。</p> <p class="ql-block">马桥镇位于黄浦江上游、上海西南部,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马桥文化遗存,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考古史和上海成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马桥镇东俞塘村曾发掘出土过从新石器时代到唐宋时期的马桥遗址。马桥遗址为研究上海地区的成陆年代和文化历史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具有很高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桥镇旧时有四座石桥,分布呈马状,故名马桥。清初称马桥市,乾隆年间称马桥镇。因为畅通的水脉成就了本地繁盛的商贸,在明末清初时,马桥集镇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市。20世纪50年代马桥集镇陆续分化出了老东街、东街、中市街、西街、寿安街和新南街诸条街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的马桥镇建有以举办国际顶尖网球赛事为主的国际网球中心和18洞高尔夫球场等,形成了上海重要的具有马桥特色的现代休闲运动区。此外还是黄浦江上游一级水源保护区,建立了以保护上海母亲河为主题的水文化公园—韩湘水博园。辟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示范粮田现代农苑展示农耕文化。充分展现了马桥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和新马桥的形象和风貌。</p> <p class="ql-block">颛桥老街位于上海西南交通要道的沪闵路旁,六磊塘横贯镇北,东有横泾港。当年,镇跨六磊塘有座众安石拱桥,俗称砖桥,后讹称颛桥,地因桥名(颛的字义为和善、谨慎,取纪念古帝颛顼之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颛桥老街,明代设颛桥市,相传时有杜、徐、王三大姓。清乾隆年问称镇,嘉庆时又复为市,咸丰年间设立中渡桥团练局。1948年前,镇区分治于松江、上海两县,以六磊塘市河和北街为县界,市河以南和北街的东半街以东属上海县,市河以北和北街的西半街以西至竹港属松江县(光绪年间称颛桥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镇以众安桥为中心,分东、西、南、北4条街呈十宇形,东西街为主街。据《颛桥志》记载,以前南街有华阳庙,北街有永宁庵,西街有福智庵,现在已经没有了踪影,老街以前是青砖铺就,现在早已成了水泥路。六磊塘上的古桥也先后拆除,只有老街,代代相传,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今走在老街,古朴、庄重、肃穆,一股远古韵味扑面而来。走进里弄,可以发现隐藏在深处的老宅。周宅、何家宅院、陈家宅、杨家宅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增加了一派昔日繁盛的新潮感,也让人有了望而止步的幻觉。随着时间的变迁,老街即将走向尽头,昔日繁华落尽,再见,颛桥老街。</p> <p class="ql-block">荷巷桥镇位于马桥镇西南同心村境内。初因镇南有小溪荷叶田田,称荷溪镇。又因镇小,实为巷,溪有小桥,后改名荷巷桥。它兴起于清嘉庆年间,遂称荷巷桥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颇具古朴风情的江南古村——荷巷桥传统村落,得益于旧时老镇上有座规模不小的货运码头,每天均有来来往往的船只穿梭在柳条港上。秋收之后更是粮商云集,东西向老街上是人流不息的商市,典当行、药材店、烟纸店、布庄、酒楼……大小茶馆多达7家之余,也可见其旧时的热闹程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落内现有金氏宗祠、同心村金家住宅、顾言故居、金庆章故居和多处历史建筑。其中金氏宗祠是一栋老式古宅,是晚清外交家金庆章在老镇西侧创办的金氏义庄,以行善事为义举而享誉江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的金氏宗祠虽显破旧,但从墙体外保存完好的雕花梁木和砖雕门楼,依稀能感受到当年的恢弘与风采。近期金氏宗祠的修缮工作已近尾声,拆迁改造工程即将大规模启动,相信不久,老街将重新焕发生机。</p> <p class="ql-block">松江仓城,为松江和仓城两个词组成的复合词,是一个历史地理名称。松江即古松江府,仓城来源于当地是明清两代松江府的最大漕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古代的松江仓城在今天的松江区中山西路一带,这里仍有使用仓城名称的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嘉庆松江府志载,永丰古街区(今松江区中山西路老街一带),明清两代皆有仓城之称。从明朝起,仓城为漕粮重地,是松江府最大漕粮(税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城筑四门,米业兴旺。市河两岸,宅第、商铺鳞次栉比。漕粮启运时,漕舟云集,水运繁忙,江淮卫、兴武卫、镇海卫各漕帮数以百计船只至仓城市河排开,装载起运之场面蔚为壮观。史载至清代中期,松江府征漕粮41万7千3百余石,半数以上贮于仓城。明代松江,就有“苏松税赋半天下”之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今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仍存有明、清和民国时期古建筑共计128处,其中有颐园、杜氏雕花楼、费骅宅、葆素堂、杜氏宗祠和赵氏宅等历史建筑和大量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跨市河有云间第一桥、秀野桥为首的三秀桥和大仓桥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的再现仓城的历史风貌,政府已拟复建娄县牌楼、古粮仓景观、祭江亭、沿河廊棚、云间龙舟等明清建筑,移建盐铁塘上的五座元明石桥,让后人再睹仓城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松江泗泾镇位于松江区东北部,西接佘山,南连洞泾,东临九亭,北望徐泾。泗泾镇在元代后期始成集镇,素有“百年上海,千年泗泾”之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泗泾北宋时形成村落,称会波村。南宋改称七间村。因有四泾相会(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和张泾)元代中叶称之为泗泾。明万历年间泗泾塘上由东向西相继建成“普渡”,“福连”和“武安”三座3孔石拱桥。且东有“东田禅寺”,寺内有一铜塔。民间称为“三弓一箭安一方”(桥为弓,塔为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战乱与人为,二弓(普渡,武安)和一箭已毁。第三弓“福连”桥于1986年旧址重建。2001年为应“三弓一箭”民谣,在古镇牌楼临河处重建“宝塔福殿”,取名“安方塔”。今泗泾塘上东西各有一座水泥大桥,中有福连桥,再加上安方塔,依稀有“三弓一箭”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镇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由于水运便捷,泗泾的米业曾扬名一方。当年全上海三分之一的米粮供应,都是从泗泾运出去的,商船往来好不热闹。然而岁月变迁,当时光如刀不再温柔,泗泾的繁华和韵味也在蹉跎的岁月里被洗尽光华。现在泗泾古镇历史风貌恢复计划已经启动,曾经的老镇将重现沉淀百年的文化肌理。</p> <p class="ql-block">泖港镇位于上海市域西南,是松江区南部的中心镇。松江二十四景中的“泖田问秋”,说的就是松江的泖港镇,它位于黄浦江的上游,境内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池塘众多,水资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坐拥上海市黄浦江水源保护区“万亩涵养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细说泖港,还得先从“泖”字说起。《康熙字典》注释:“泖,水名。在吴华亭县有圆泖、大泖、长泖,共三泖”。古时候的三泖漫水巨浸,春夏则荷蒲演迆,水风生凉;秋冬则葭苇藂蘙,鱼屿相望,无江湖凄凛之色。所谓冬暖夏凉者,正尽其美。三泖之中的“大泖”故地,就是今天的泖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泖港镇上有一条被历史尘封的百年老街,即中大街。昔日这里商贾往来,颇为繁盛,如今已是破败不堪、繁华不再,以待拆迁。但是,走在这条幽静的老街上,掀开历史的尘埃,却感觉到岁月沧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时候这里不叫泖港,而名为“氽来庙”,氽:寓意水上飘来。相传,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秋,斜桥旁,突然地面有响声,并裂开了一道二尺多的口子,成为水沟,此后沟中有一佛像氽在水面,乡民们感到很是惊奇,于是便筑庙供像祭祀,故此庙称为“氽来庙”。后来这里渐渐发展成了集镇,氽来庙就被沿用为镇名。集镇的形成在清晚咸丰初期(约1851年),在此设立厘卡局,因为地处浙沪水路通道,有“活水码头”之称,官府便在这里拦船收税,俗称“卡子”。当时有顾、吴、陈三姓搭草棚设摊,之后,便逐渐成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泖港镇名是解放后才改的,至今一些上了岁数的泖港当地人,仍旧习惯把泖港叫做“氽来庙”或“卡子”。当走出泖港老街的厚重沧桑,来到大泖港河边,看着江水激荡,忍不住还是会感叹光阴如梭,世事的变迁。40年前的这里,没有一座通往外界的桥梁和公路,走出这里,需要联系船只渡河。时光作伴,岁月长情,曾经所有的骄傲与隐忍都算不了什么,在这里,连沧海都变成了桑田。</p> <p class="ql-block">现嘉定西门老街一带,早在先秦时期已有人类活动,至南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已形成聚落。唐时嘉定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设县治,依年号命名“嘉定”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定州桥老街位于嘉定老城区中心,以法华塔为中心,是宋代建邺时县治练祁市的中心之地,至今已有近800 年的历史,州桥老街见证了宋元明清和民国五个朝代的兴衰,经历了无数的战乱与灾荒,始终保持了嘉定地区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州桥老街由一塔二河三街四桥组成。一塔即法华塔,历经800 个春秋,古朴而雄伟。二河即练祁河和横沥河,是嘉定地区的水上通衙,小桥流水,杨柳低垂,一派水乡风光。三街指城中街、南大街和北大街,幽深狭窄的街巷,临水而建的旧式民居,古色古香的长廊式店铺,毗邻而设的茶馆酒楼,活脱脱一幅古镇风韵的风景画。老街地区有四座古桥,即州桥、济川桥、宝庆桥和德富桥,其中,德富桥为嘉定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旭日东升,塔桥辉映,为嘉定一大胜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条老街,把孔庙、汇龙潭、法华塔、秋霞圃、城煌庙等宋明时代的珍珠串联成一道风景线,“老店旧宅相伴,小桥流水相依,古塔古桥相映,酒楼茶馆相倚,吴歌丝竹相闻”“不是周庄,胜似周庄”。</p> <p class="ql-block">嘉定南翔镇历史悠久,古名槎溪。相传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有农民坌地得一石,以后经常有两鹤飞来伫立石上,有个叫德齐的和尚募款建寺,寺成后鹤南飞而不复返,故名白鹤南翔寺,因寺成镇,取名南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朝年间,南翔经济繁荣。镇上,布庄林立,成为全县土布业集散中心。至清代,人口不断增多,南翔农业发达,棉花、水稻、大麦小麦等量产颇高,百货业兴起,商家纷至沓来,于是有“银南翔”之美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今,南翔遗存古迹很多,其中有唐五代砖塔(双塔),南宋抗金民将韩世忠曾留下烽火墩用以通讯联络――鹤槎山(相传在镇南处)。明代建成的古猗园、檀园等园林、千年古刹云翔寺(重建)等无不使这座古镇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翔不仅有历史、有文化,它还有美食,“南翔小笼包”是其代表。南翔小笼包最早由南翔“日华轩点心店”店主黄明贤始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好多游客正是冲着小笼包走进南翔古镇。</p> <p class="ql-block">安亭老街,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载:“十里一亭,以安名亭,以亭为镇”,安亭镇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亭镇自古以来就是物产丰富、商业繁华之地,河流安亭泾南北走向,沿河两侧为市街,市街南北约1里.以菩提寺、永安塔、严泗桥等为中心,是一条江南风格的老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亭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老街保留了江南水乡的“路—桥—街”格局,建筑内敛而有气度,明清时代韵味扑面而至。人们徜徉在青堂瓦舍、飞檐斗角古意盎然的安亭老街,不仅可以在始建于三国时期、有“上海第一寺”之称的千年古刹菩提寺祈福,还可以登九层永安塔,赏老街特有奇石书画,在绿树成荫的水上泛舟,享受江南水乡的风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安亭不能不去震川书院,震川书院遗址在安亭中学里。明末著名散文家归有光会试落榜后,带领妻女居岳父王致谦家,在“食美堂”讲学达13年之久。其讲学期间,“四方来学者常数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有《震川先生集》传世,为“明朝一代大家”。清道光八年(1828年),为表彰其业绩,道光皇帝御准江苏巡抚陶的奏折,设立“震川书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安亭,除了可以在老街品味厚众的历史,还可以到F1国际赛车场、汽车博物馆体会时尚的汽车文化。</p> <p class="ql-block">娄塘古镇,地处上海嘉定区西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据清《娄塘志》记载,娄塘镇因娄塘河而得名。古镇因处在娄塘河而得名娄塘古镇,在1403~1424年就已成一个热闹的集市,在清朝末年,娄塘的核心区为南北长0.75公里,东西长1公里余,街道两旁更是有着很多商店,一度也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有一句民谣说的是这么说的: “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教化嘉定,食娄塘,武举出在徐家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如今的上海,还能看到以“历史风貌”留存下来的古镇老街实属不易,而娄塘古镇却仿佛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古镇曾经有大小26条街巷,这些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街巷,很多都保存了下来,成为娄塘的历史见证者。娄塘老街更是以“娄塘街条条歪,七曲八弯十八个天井”而闻名,娄塘现存19条依河而筑的街道,没有一条是笔直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古老的弹硌路上,还能看到很多明清时期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娄塘纪念坊、天主堂、印家住宅、春蔼堂、敦谊堂、润德堂、陈氏住宅、陆氏住宅、中光中学旧址等都被完整保存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娄塘,古镇的房屋很多都是一堵粉白高墙兀然入目,黛瓦下一道门檐悄然突出,狭窄的小巷里,旧宅鹤立鸡群,当下的人们都喜欢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里面,所以这里仿佛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p> <p>历史上,罗店一直是嘉定的第一大镇,嘉定县城发展水平处于下风,这主要是罗店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决定的。罗店史上是重要产棉区,有“七分棉花三分稻”之说,陆路水路交通发达,为重要的棉花集散地。罗店大贾众多,私家花园住宅据记载达四十余处,可以反映当年罗店的富庶程度。</p><p><br></p><p>清末民初罗店三里长的亭前街商业繁盛,民国初店铺有六七百家,酒楼茶肆、木行、鱼行、米行、各类百货店等应有尽有,大多沿河设市。老人说,当时一日有早市、中市、夜市三市,四方商家汇集于此。随潮水上潮落潮,渔船从浏河港、罗泾小川沙港经过界泾河到罗店下货进入市场,引得四方商家、百姓前来采货,夜里酒肆茶楼也是人声鼎沸,市面十分兴旺。</p><p><br></p><p>石拱桥是江南水乡的一张名片,是水乡所特有的古迹。 罗店古镇现存三座石拱古桥:大通桥,但罗店人都把它叫作大石桥,旧时桥上有亭子,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古亭子桥;丰德桥,本地人叫为张家桥,曾是“一镇桥梁之冠”;来龙桥,旧名蒋家巷桥,单孔石拱桥,秀丽好看。三桥历经岁月沦桑,见证了古镇的前世今生。</p><p><br></p><p>镇上的宝山寺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系当地士绅唐月轩以私宅捐建而成,初名梵王宫。清乾隆二十七年重修真武阁。2010年重建宝山寺工程峻工,新的宝山寺采用传统伽蓝纵轴式布局,为晚唐宫殿建筑风格。以非洲红花梨木作为材料,纯手工卯榫结构,法度严谨,古朴厚重。寺院建筑规模居沪上佛教寺院之首,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大场境域成陆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519年),初属昆山县。“大场”,相传宋时设盐场于此,因盐场甚大,故名。据清光绪《宝山县志》记载:“大场镇,在县治西南三十里,宋时置盐场于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元、明时期的大场镇,曾作为商业活动的通海港口,本地生产的棉布等由此销往闽浙等地及海外。至明代中期的正德至万历年间(1506—1620年)大场集镇已颇具规模,曾称“大场虽小三里长,镇上九桥十八弄”。清代雍正年间,按经济状况,大场镇始有“铁大场”之美称,而与“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并举,成为历史上上海市北郊的四大名镇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场镇南傍市区,东倚机场。境内河道纵横,遍布城乡,大场实为水陆交通之枢纽,因此也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屡遭战争之祸。大场镇在漫长的岁月里几经兵燹又几度复原重现生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大场镇还有“小桥流水,人家尽枕河”的景象,1982年填河筑路,江南水乡风光消失殆尽。现仅存民国时期的山海工学团原址,建造了陶行知纪念馆,成为大场古镇上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菊泉故里坐落在现在的宝山区顾村镇,这个建立在刘行古镇原中心老街旧址上的文化项目,重现了菊泉市井繁华风貌,被誉为刘行版“清明上河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菊泉,是古代刘行的旧称,为宝山发轫之地。菊泉滨于东海,兴于长江,溯其成陆,肇于六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相传宋初,人们在此凿白荡河。辟通之日,地涌灵泉,喷珠溅玉,状如菊花,乡人如获至宝,名曰“菊泉”,此地遂名“菊泉里”。明嘉靖年间,南京富贾刘翰到菊泉置铺行商,四方辐辏,市井繁华,远近闻名,因此菊泉又称“刘家行”。历代以来,菊泉商贸发达,人文兴盛,群贤辈出。如今,华井亭内被木栅栏保护起来的古井,据说就是古时泉水喷出如珠的“菊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菊泉故里,建筑特色为明清仿古式亭台阁楼。走在石板路上,两边白墙黛瓦的明清仿古式建筑错落有致,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绿水环绕,江南水乡气蕴丰裕。这里汇聚了数十家或老字号、或摩登商业品牌,或文化艺术类场所,共同烘托打造出新海派文化的福地。</p> <p class="ql-block">打开上海版图,取“城”为名的集镇,奉城当属绝无仅有。奉城西部(即高桥一带)地区,在唐代初年已成陆,北宋皇佑年间修筑吴及海塘,后称里护塘。北宋元丰年间,今奉城地区已有青墩(后改青村)盐场。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渐成集镇,易名青村。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大将汤和督筑青村堡(即奉城)防倭寇,翌年设青村千户数。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华亭东南境设立奉贤县。清雍正九年(1731年)县治设在奉城。民国元年县治西迁南桥,奉城设立县治达181年,后成为城镇建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奉城老街呈十字形,有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之分。旧时大街之北又有一街东西绵亘,叫奉贤街,后称古游里,相传孔子弟子子游曾到此,故名。奉城设县治后,县署、都司署、城守署、典史署和监狱等行政设施相继设立,学署、肇文书院、言子祠、尊经阁等文化设施亦次第兴建;文庙(圣人殿)、武庙(关帝庙)、城隍庙、镇海侯庙、元通庵、三官堂等庙祠陆续修建完善,同善堂、节孝祠、抚孤局、养济院等社会慈善设施先后创设。可惜,其中的不少设施均于1937年11月被日军炮火所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走进奉城老街,六百多年前 的万佛阁还在,原来仅是乡间小庵,经历代重建,万佛阁已是三层楼面,主建筑座北朝南,回廊连接东西厢房,共计百余间房,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所有建筑风格协调,色彩统一,回廊通达,连成一体,整体严谨而紧凑,成为古城最为重要的建筑群。建于明代的古城墙只剩余拱辰门月城一段。2000年,为配合万佛阁大殿改建工程,古城墙向北平移了四十余米,同时在城台上恢复了望楼,新量法师重题了“拱辰门”门额,使奉贤区内唯一的一段古城墙又展现出往日的风姿。其余旧宅仅残存零星数间,古城已成往事。</p> <p class="ql-block">青村古镇大部分地块成陆于隋末唐初,宋、元、明时期称“青溪”,清雍正年间称“青村港镇”,民国时期在行政区划中称“青村镇”,并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溪这块地界上有两处曾经很热闹的老集镇“陶宅”与“青溪”,两者相距仅三公里,一个明嘉靖年间遭受倭寇烧杀掠夺后衰败凋谢了几百年(现在叫“陶宅村”),从此一蹶不振;一个延续至今,还留有一条近两公里的老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村老街市河北边分东街、中街、西街,市河的南岸为南街。江南的古镇离不开水,枕水而居则离不开桥。整个青村老街有六座老桥,东街三座:三祝桥、广济桥、中和桥,中街有永寿桥和南虹桥,西街有继芳桥,也称“糖桥”,该桥是奉贤地区最古老的桥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桥”是水乡人生活中离不开的物件,淘米、浆洗、小船儿往来停靠等都离不了它,不过绝大多数的水桥都在屋外河边,而青村里的楼内水桥在上海地区的古镇中却很少见。青村老街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只有浓浓的传统文化气质,正是人们苦苦寻觅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庄行在三千年前已成陆,宋时有了村落,元末明初成集市,明洪武年间设镇。明嘉靖年间已是浦南地区有名的花米贸易集散之地,据清乾隆年间的《奉贤县志》记载,庄行素有“衣被天下”、“花米通八江”之称。最早的庄行以盛姓为主,最初叫“盛家厍”,到了明洪武初年,由南桥庄氏迁入并开设花米行,生意兴隆,庄姓逐渐势盖盛姓而得名庄家行。到了明万历年间称“庄行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行属江南鱼米之乡,盛产棉花和稻米。明嘉靖二年疏浚了南桥塘,使得庄行受益匪浅,由此花米生意更加发达。庄行老街店铺林立,与松江的叶榭、金山的亭林形成了当时上海浦南地区三镇鼎立的商业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百多年前的那条庄行老街长约一千多米,现在的东街中间石板路,道两旁还保留着不少明清时期的老建筑,应该说是奉贤地区保存较好、并有着江南水乡意蕴的明清老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行有着光荣的红色印记,1929年,共产党领导爆发了庄行农民暴动,600多名农民佩带红领带,手拿大刀、铁叉、棍子、长矛和土枪,在陈云、刘晓、杭果人、严朴、唐一新等同志领导下,发动了著名的“庄行暴动”。1967年庄行人为了纪念唐一新等烈士树立纪念碑,现在我们看见的是1985年重新建立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阮巷村位于上海西南远郊金山区,那里有一条600多年历史的老街巷,古名阮溪,相传三国魏人阮籍晚年择居于此,因而得名。明洪武年间成镇,清代市容颇为兴旺。乾隆《奉贤县志》载:阮巷“与华邑接壤,街道盘旋,市井栉比,居民200家,椎者耕,黠者贾,各行各业,熙熙攘攘,颇称巨镇”。阮巷老街有东街、西街和南街,交汇处被称为三角街,为浦江南岸水乡集镇,据说明、清时市集兴旺,名震一隅。往来商贾云集,贸易兴盛,日行肩夫,夜歇客商,南来北往,一度成为周边的商埠重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镇东的青龙桥、西街上的胡家祠堂、阮溪河畔张氏的亭台楼阁、南街上的木吊桥、北街大户人家高大的青石狮子已经成为久远的记忆。现在走进老街,不少老房子的屋脊、墙面刚维修过,黑白线条分明,缺损的门板换成了新的,色彩对比强烈。有一些木质结构的老商铺,传统手艺的理发店、豆腐坊、铁锅铺照常营业,虽无昔日的繁华,但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安逸自在。历史悠久的阮巷书场是老街最为深沉的符号。旧时老街上的茶馆,茶客们谈天说地,调南侃北。听着说书人抑扬顿挫的语调,或是一部金戈铁马的历史,或是一段帝王将相的风流韵事,抑或是一朝公主凄凉的和亲之路,一口茶之间,一段故事就飘然而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时代变迁,如今的阮巷早已归于平静。老街中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哗,放眼望去皆是古老的印记,一些藤蔓和枝丫攀上楼房,墙上是斑驳的印记,门窗多已锈蚀。老街老了,街上的房子也老了,房子里的人也老了。而老街就像是这些沧桑的老人,在阳光下睁不开眼晴,漫漫地沉睡去。</p> <p class="ql-block">上海之南有座千年古镇朱泾镇,朱泾,亦名洙泾、别名珠溪,更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别名——落照湾,朱泾镇便以河道“朱泾”得名。这里是江浙水上交通要道,物产丰富,在唐代已有集市。元置大盈务(专管贸易、税收)。明清时期,手工纺织业盛极一时,为松江府纺织业中心的重要生产和集散地之一,全国闻名。清代和民国时期,米粮业和酒酱业颇有规模。因此有诗云:春潮覆草伴江青,长水分途客未经,少理蚕丝多织布,百家烟火傍朱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朱泾作为浦南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元末,法忍寺、东林寺随同镇内些许房屋毁于兵燹;明代遭倭寇骚扰;清代又有镇压太平军之役;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混战殃及朱泾,1937年日军入侵,朱泾镇70%的房屋毁之一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泾最引人瞩目的是东林寺。东林寺始建于1308年,原名观音堂,后改额为东林禅寺。700多年来,战乱几度倾毁,又几度重建。现今重修并扩建的东林寺以重现元代古刹特点的雄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的东林寺是一座耀眼的山体奇观:佛是一座山,山即一尊佛,山佛一气,佛山一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市河边的东林街、西林街,曾经繁华的商业街区或已拆迁重建,或是斑驳陆离,老街尽头那座600岁的济众桥下,市河已经变得又浅又窄,孙旭初宅孤孤单单的站立在街头,不知何去何从,如今的老街为我们留下的只是稀疏的影子,在大兴土木的浩大动拆迁过程中,朱泾老街就象是一个濒临迷失的老人,不远处,一座新城已经崛起,古镇将焕发青春!</p> <p class="ql-block">古镇枫泾,地处上海西南。历史上,她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枫泾镇成市于宋,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式建镇,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枫泾古镇区建筑多为明、清风格, 均具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房屋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前后进房之间有厢房和天井,大宅深院有穿堂、仪门及厅堂等,前后楼之间有走道相连,称走马堂楼。屋面多为观音兜和五山屏风墙。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镇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沿河古街绿树成荫,古镇水巷幽静;39座古石桥横跨河上,其中元代建1座,明代建11座,清代建21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枫泾镇文化发达,金山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都说朱家角,枫泾是上海不得不去的古镇,但却没有人知道其实“上海第一镇”是张堰古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上海南部的张堰古镇从名字来看就有着厚重的历史。张堰镇旧名赤松里,相传“张”字的来历,传说二千年前的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功成身退,追随赤松子云游四海,曾到此隐居。此地晋朝已形成商市,时称留溪镇。唐代为御海潮置华亭十八堰,其中之一为张泾堰,镇袭堰名,俗称张堰,时设浦东场大使署于镇。明代设金山巡检司署和税课局于镇。清代镇设有金山分府署。张堰镇之名从唐末五代沿袭至今有一千一百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说张泾堰的遗址,就在今张堰镇石皮弄口,张堰镇就建在古代张泾堰的旧址上。张堰老镇区,原有大小弄巷29条,有保存较好的清代以前建筑群4大块:石皮弄建筑群、政安弄建筑群、西河沿建筑群、南社纪念馆建筑群。除此之外,新尚路有白蕉故居和高天梅故居,高天梅故居中清代金、银桂各一株,已有150年历史,至今仍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众多的江南古镇一样,整个张堰古镇也是一个柔美的江南水乡风格的小镇,虽然小镇现在充满了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但因为古建筑群的存在,让张堰古镇看上去既古朴又现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镇上的张堰公园,原先是元代的名门望族的私宅,后来被扩建成吴家花园,也就是说这里从古至民国一直都是私家花园,里面的古建筑经近年来多次修复,让张堰古镇成为金山的“后花园”,张堰古镇无论是从现代生态还是古典园林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张堰古镇成为了不输朱家角,更能和枫泾媲美的名镇。</p> <p class="ql-block">说了张堰和枫泾两座古镇,那就该说说曾经浦南的另一座小🈶️名气的亭林。亭林古镇成陆于6000年前,地处冈身(古海岸线)西部。近年来出土的许多文物证实,距今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传,南朝梁陈年间,此地居住着十二来户人家,人气渐旺,逐渐形成了一个鱼米小集市,起名叫十二家棣。一日,著名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来此小集市,见集市东有片高洁幽静的梧桐树林,甚喜,便在林内筑茅隐居,人称“顾亭林宅”,大家就把此地称为“顾亭林”。过了很多年,顾字被省略掉,亭林之名由此叫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明清时期,由于农副业的发展,亭林成为粮棉等集散地。民国时期,亭林已成为松江重镇,与奉贤南桥、金山张堰并称为浦南三大商业重镇。亭林在历史上胜迹颇多,据《松江府志》记载,“亭湖八景”,可惜因天灾人祸,现今仅剩下一处“读书堆”了。“读书堆”俗称“大寺山”,建于南朝梁初,园主是语言文字学家、史学家顾野王,是顾晚年读书写作之处,故称为“读书堆”。这是现今上海地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宅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镇政府兴建了古松园,园内有一株被誉为“江南第一松”的古罗汉松,为元末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六十寿辰时所植,距今已660余年,古松的主干已开裂,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距古松园不远,往西可至亭林老街。沿市河两侧,东岸有和平南街,西岸有中山街,市河上尚存两座近百年的石板桥。亭林老街虽比较冷清,几乎没有商业气息,但它是真真切切的原生态老街。</p> <p class="ql-block">吕巷镇,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中西部,西与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交界,它历史悠久,宋代时就已形成,旧称“璜溪”。后因元代名士吕良佐居此而改名吕巷。古镇在清季纺织业极盛,以制造纺织工具称著,素有“洙泾锭子吕巷车”之谚。镇区沿惠高泾两侧呈正方形分布,老街有新东街、新西街,分处惠高泾东西两侧,历史上为吕巷集镇商业繁华地带;南文街地处吕巷塘之南,原为繁华商业区域,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大火五昼夜,尽成灰烬,后商业区逐渐北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如今,沿市河北岸的老街、老建筑群还残存着,古镇面貌只是隐约可见。老街上可以找见较为完整的清末民初时期的顾乐明宅,名人叶雪安故居。镇东、西分别存有建于宋代的玉秀桥和寿带桥,并有600多年的古银杏树。玉秀桥俗称蒋家桥,建于宋代,明代重修,清光绪年间的县志记载亦称观音桥。历史上元代著名文学家杨维桢等曾在此桥上眺远酬唱。寿带桥俗称油车桥,建于宋代,至今约800多年历史,寿带桥为浦南最古老的石桥之一,2003年作为中国百座著名古桥之一入选《中国桥谱》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年古镇吕巷还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巷小白龙”舞龙活动已有百年历史,是吕巷地区民间流传下来的特色传统文化,是农耕时期的文化遗产;吕巷土布纺织技艺是元代黄道婆棉纺织工艺的发展和传承,吕巷土布品种式样繁多,有宽形条纹、细形条纹、方格纹、骰子花纹、井字纹及提花等;灶花,又称“灶头花”,吕巷的灶花丰富多彩,表达着农民对丰衣足食的期盼、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对子孙安康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山塘古镇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一条山塘河穿镇而过,对岸是浙江省平湖市 广陈镇山塘村,“一桥两山塘,山塘一样大”,宛如一个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塘,原名罗村,原先是片荒地,因有山塘痕迹,故村民惯称“假山塘”,亦称“西山塘”。山塘镇风光秀丽,民国初期《盐溪竹枝词》描写道:“山塘桥下水东流,渔火江枫几度秋。宛似姑苏城外路,烟波十里荡轻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这里逐步形成集市,为方便两岸村民上镇与商品交易,在山塘河上建立了石桥,取名山塘桥。桥长22米,桥宽2.12米,净跨15米,桥堍两边各有桥石级。桥跨南、北山塘镇,南镇属浙江平湖广陈镇,北镇为金山廊下镇,牵连双镇,又划桥而治,是上海与浙江的界境地标。历史上,山塘桥对金山平湖两地交流沟通起到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因山塘地理位置隐蔽,一镇跨两省,抗日队伍活跃,日军曾三次焚烧山塘镇。解放初,二胡“二泉映月”代表人、民间艺术家瞎子阿炳曾在这里教曹姓居民拉二胡,度过了他在山塘的文艺生活。今天的山塘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荣景象,但江南小镇的气息依旧,除了河塘上的山塘桥,古镇齐集了古戏台、古建筑、老街、园林、农家等乡村元素,极具特色的“粉墙黛瓦观音兜”,让游客们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金山嘴渔村是上海市沿海陆地最早的渔村,也是上海最后一个渔村,滨临杭州湾畔,沪杭公路北侧与大海仅一步之遥,与海中的金山三岛隔海相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山嘴是上海地区有名的渔港,历史上海洋渔业十分兴旺。在清末民初,小镇上有商店、作坊36家,仅经营渔货的渔行客栈就有10多家:每逢春、秋两汛,大鱼、海蜇旺发,来观潮的、买鱼的、经商的游客、商贾云集,海塘上人流摩肩接踵,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原住民主要是出海的渔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里的渔民就有一千多人,捕鱼范围也从杭州湾走向远洋,南至钓鱼岛,北近韩国济州岛。如今他们停止渔猎,静静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金山嘴妈祖文化馆不能不看,因为它是上海妈祖第一馆,又是了解我国妈祖文化资料最齐的文化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渔村精致小巧的老街上,一脚的青砖铺地,加上石木庭院,花草婀娜,是想象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朴实情调。湖景有如一幅静村山水画卷,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店铺没有那些声嘶力竭卖便宜小货的几元店,没有那些唱滥的廉价的流行歌曲拼命揽客。这里有一种风来则应,风去不留的自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