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妈妈的信

议莹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牟平区实验小学 孙春</p> <p>亲爱的老妈:</p><p> 这是您大女儿第一次给您写信。虽然您老总说我是个话唠,但提起笔真的不知从何说起。记得今年2、3月份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怕把病毒带给您和老爸,我们不敢回家,只能隔两个星期送一批生活用品放在门口,您出来拿进去,我知道您很想我们,但嘴上从来不说,怕您寂寞,我每天晚上给您去个电话说些家长里短,由于我足不出户,家长里短说完了,就开始读我每天写给班上孩子们的信和您大外孙的作文,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电话这头我读了一篇又一篇,电话那头您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点评一翻,还大手笔地出稿费鼓励我和您的大外孙多多创作。现在想来,您多么希望其中有一封是写给您的呀!如果不是这次参加烟台《论语》百人百日行,其中有写家书的环节,我也不会想起给您写信。</p><p> 老妈,去年我们回老房子修下水道,看着满屋的旧家具和物品,我真的感觉它们会说话,看着您那一件件不舍得扔的旧衣服,您用过的条笤、锅铲、小板凳等,看着老爸那写的整整齐齐的电话号码,曾经的生活细节立刻就浮现在我的眼前,真的就像电影的画面,我的眼圈立刻就红了,真有那种“睹物思人”的伤感。回到家,我边哭边说给您的大外孙听,他安慰我说:“妈妈,幸好姥姥,姥爷都健在,他们只是身体衰老了,干不动活了,这是自然规律呀!”是啊,妈,在这之前,我一直都觉得您一直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能干!不曾想到,衰老就在不觉间悄悄地发生着。</p><p> 妈,在学论语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做的很不好,四十多年习惯了您的照顾,我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活能力差,干起活来手忙脚乱,干不好还容易烦躁,特别是生活上一些事儿,给您和爸提建议不采纳时,我根本做不到孔夫子说的:“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的不高兴就立刻挂在脸上,很多时候还出言不逊,现在知道这就是孔子说的大不孝“色难”——不给父母好脸色看啊!老妈,我错了,总是把坏情绪给了最亲近的人,以后一定改,力求做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p><p> 妈,和您一起在沁水河边散步,望着那宽宽的河面,小时候趟河去看姥姥的情景就在眼前:车把上、后座上总是绑着各种好吃的,车梁上坐着小小的我,而您总是踩着石头过河,水大时,还得挽起裤腿,先把我抱过去,再把车提过去。就这样也不挡不住你三天两头回家的脚步。记得姥姥去世前的最后一个生日,下了齐腰的大雪,大金鹿车子没法骑了,我也吵着跟你回老家,没办法你就领着我步行,六七岁的我现在还记得,那真的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就看不出路在哪里。您先在前面趟出路,我在后面跟着,您身上背着给姥姥准备的寿桃和她爱吃的各种食物。那时没有电话,等我们走到家时,已经成了两个雪人,姥姥既高兴又嗔怪说:“这么大的雪,回来干什么!”后来您说幸亏那天回去了,谁知道那是姥姥最后一个生日呢?爷爷奶奶在我们家住的时间最长,他们也觉得最自在,最后,姥姥和奶奶都是在我们家去世的。现在已经四十不惑的我慢慢懂得了您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尽心伺候就是为了不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无声的教育。</p><p> 妈,您知道吗?这些日子您生病了,您的侄女们都很着急,都在积极想各种办法让您的身体好起来。四、五十多岁的她们嘘寒送暖,变着花样送饭,陪您洗澡、散心,真的令我感动。姐姐们跟我说,她们的小姑对她们的恩情大啊!她们很小的时候没了妈,您对四个侄女都很疼爱,只要有好吃的,都捎回老家给她们吃;给她们买衣服;等她们大了,又张罗给他们找工作,找对象,只要调济好饭,总把姐姐们都招呼来,记忆中,我们家吃饭总是人很多,很热闹,而您在边上,总是近着这些大姑娘们吃,自己不舍得吃。来的不仅有亲侄女,连表侄儿,表侄女们只要有事儿都扑着您来,您都热心地张罗。他们至今都没忘您对他们的好,他们说:“小姑家从没有门槛!”</p><p> 瞧,老妈,这么多人爱您、关心您!您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啊,就像您从小对我说:“一百岁也要个娘!”“有妈就人疼啊!”人老了,身体机能退化因人而异,只要我们积极治疗,积极锻炼,保持良好心态,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听老爸说,看着我们忙活,您总过意不去,还偷偷掉泪,妈,您知道吗?只要妈在,我和妹妹就永远有人疼!“父母双全”这是多幸福的人生时刻,我们一定要互相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呀!您可答应了您外孙挣稿费请您吃大餐的邀请,到时没牙也得咬两口呢! </p><p>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祝妈妈身心愉快!和老爸携手安享晚年!</p><p> 永远爱您的大女儿:孙春</p><p> 2020年10月30日</p>

姥姥

我们

她们

老妈

外孙

老爸

总是

真的

侄女

孙春